「吐血整理」p2p平台提現困難 投資人怎麼辦

6以來,氣溫逐漸炎熱,但許多p2p投資者心裡卻寒氣逼人。網貸天眼的數據顯示,6月以來,問題平臺新增106家,其中超過半數在江浙滬地區,並且不乏人人愛家金融、聯璧金融、唐小僧等百億級平臺。一時間,投資人風聲鶴唳。那麼,當一個p2p平臺體現困難後,投資人該怎麼做呢?今天就給大家深入分析一下。

「吐血整理」p2p平臺提現困難 投資人怎麼辦

原則

一、抱團取暖。團結力量大,特別是抱聲望高、人脈廣的投資人大腿;

二、注意投資信息留存。包括投資項目合同、投資協議、銀行流水、項目信息等;

三、充分發掘身邊資源,有媒體記者、律師、相關公務員的最好;

四、快速行動。很多次經驗表明,第一批去現場的投資者拿到錢的希望很大。

形勢分析

p2p公司的運營情況多種多樣,提現困難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首先要深入分析股東背景和實力,以及平臺標的的真假情況。

如果股東實力雄厚,平臺標的真實,那麼可採用談判的方式。投資人代表與股東或高管簽署聲明,承諾回款方式、期限。全程要錄音錄像,最好找第三方進行公證。另外,需要有人記錄高管法人的身份證照片。總之,把跑路和違約的風險降到最低。

如果p2p公司實力一般,發假標,一般情況下是沒法兌付的,即使公告說是清盤,一般也是拖延。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報警,凍結平臺資產,防止資金轉移。同時,要投資者要一起控制好法人和高管,防止跑路。

跑路後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如果公司不跑路,拿回部分資金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大部分平臺早就發現了形勢不對,提前人去樓空。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一、引起媒體關注

可行性:★★★★★

投入成本:★

難度:★★

效率:★★★★

首先是需要引起媒體關注,通過媒體的力量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樣才能匯聚力量。

由於比較敏感,主流媒體一般報道此類時間比較謹慎,可先通過自媒體和論壇報道,比如今日頭條、微博、微信公眾號、百度百家號、網貸第三方平臺論壇、貼吧等。

可邀請文筆較好、有新聞稿件撰寫經驗的人寫一篇新聞報道,注意要描述客觀事實,不夾帶個人感情,用第三人稱不用第一、第二人稱,不用不文明語言,這樣媒體予以關注的可能性才會增加。

當然,如果有認識記者朋友的是最好了,可以向ta提供新聞線索。

待自媒體傳播到一定成效後,再撥打主流媒體聯繫方式。如果主流媒體報道出來,就能對相關單位施加壓力,立案調查的進度就快很多。

組團報警

二、可行性:★★★★

投入成本:★

難度:★★★

效率:★★

平臺相關人員如果尋找不到,注意一定不要相信平臺清盤、兌付的公告,因為十有八九是付不起才跑的,發公告只是為了拖延時間轉移資產。

這個時候,大家要抱團取暖。在平臺註冊地的投資者有著先天的優勢,可帶頭建立抱團群,第一時間發佈最新消息,組織投資者有序開展工作。

本地投資者需前往平臺公司註冊地報警,外地投資者建議撥打公司所在地的報警電話。如果在當i地有認識的人最好,可由其代替報警。

當地報警時,要帶好資料,包括身份證、銀行卡、銀行流水、標的投資合同、銀行存管協議等,都打印出來。

三、數據收集統計

可行性:★★★★★

投入成本:★★

難度:★★★

效率:★★

為了提高立案的速度,可由當地的投資者收集外地投資者的投資信息資料,包括姓名、所在地、身份證號、聯繫方式、投資金額等。數額很大或人數眾多,立案的速度就大大增加。

由於p2p的投資者遍佈全國,理想的狀態是每個區域確定一個數據收集員,之後由數據收集員前往平臺所在地報案。

⭐注意:投資者一定要確認信息收集者的真實身份,銀行卡信息不能透露!如果收集者需要你付款,無論什麼緣由都是騙子!不要因為心情急切造成二次傷害!

四、儘快立案

可行性:★★

投入成本:★★

難度:★★★★

效率:★

首先要科普一下非法集資警方立案的過程。

1、案件受理。

案件受理實行屬地管理,由行業主(監)管部門負責具體辦理。行業主(監)管部門應建立健全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受理登記制度,確定部門及人員負責案件的受理工作,區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2、調查取證

(1)案件調查取證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行業主(監)管部門主辦。省級人民政府應組織、督導各相關部門依據工作職責和實際需要,及時開展涉嫌非法集資案件調查取證。

(2)對案情單一、主(監)管部門職責明確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公安機關、行業主(監)管部門應在職權範圍內開展調查工作。

對案情複雜、涉及面廣、調查難度大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召開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聯合調查組,確定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開展聯合調查取證。

3、立案偵查

(1)立案偵查由公安機關主辦,行業主(監)管部門配合。省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立案偵查的組織領導,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公安機關根據舉報、報案或有關部門移送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線索,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立案偵查,並向省級人民政府報告。

(2)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後,需相關主(監)管部門配合的,可商有關部門或通過省級人民政府協調。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區域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偵查工作需要其他地區公安機關予以配合的,由上級公安機關負責協調,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特大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偵查工作需要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予以配合的,由公安部負責協調。

(3)公安機關在偵查重大案件過程中認為需檢察院、法院提供業務支持的,可直接或通過省級人民政府進行協商。

可見,立案的流程是比較繁瑣的,需要協調多方力量,5天內立案已經算很快的。各位投資者心態焦急可以理解,但也不要有過激的舉動。

「吐血整理」p2p平臺提現困難 投資人怎麼辦

這個時候,投資者可以選出代表與涉及上述流程涉及的單位溝通,瞭解案件受理進度及需要提供的支持,也可以繼續通過媒體或內部人士進行催促。如果人數眾多金額較大,派出所和公安局一定會了解情況向上級報告。只是立案的過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所以隔幾天立案是正常現象。

五、提供證據

可行性:★★★

投入成本:★★

難度:★★★★★

效率:★★

一旦立案,案件就進入了漫長的取證調查階段。從立案到宣判少則一兩年,多則三四年,而且一般只能要回部分比例的本金,所以投資者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個時候,如果平臺app或網站還能打開,可協助對平臺進行調查和取證。這裡,要科普一下非法集資的兩種罪名定義。

集資詐騙罪:根據現有的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釋,集資詐騙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行為,達到騙取集資款的目的。其“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採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四個特徵:

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除刑法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瞭解了這些罪的定義,我們就可以進行證據收集。如果平臺虛構借款合同,實則將資金據為己有,這就是集資詐騙罪。這個時候,就要拿出證據證明資金流向與平臺的信息顯示不符的證據。當然,平臺的資金流向一般無法查明,所以我們只能提供借款合同給警方,幫助他們調查。

另一種證據會相對容易一些,就是證明平臺標的流向其關聯公司。這個時候可以結合天眼查等工具查詢企業關係,證明平臺講資金據為己有。

六、民事訴訟

可行性:★★★

投入成本:★★★★★

難度:★★★★

效率:★

法律上一般有“先刑後民”的原則,即在民事訴訟活動中,如發現涉嫌刑事犯罪時,應當在偵查機關對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實查清後,由法院先對刑事犯罪進行審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責任進行審理,或者由法院在審理刑事犯罪的同時,附帶審理民事責任部分。在此之前不應當單獨就其中的民事責任進行審理判決。

這裡面就複雜了,非法律專業人士很難把握。所以,如果需要提起民事訴訟,可諮詢專業律師朋友。如果可行,建議投資者一起提起民事訴訟,這樣可以分擔訴訟費,降低成本。

七、行政訴訟

可行性:★★

投入成本:★★★★★

難度:★★★★★

效率:★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做出裁判,從而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它對保障一個國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確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利免受行政權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如果上述手段都沒有效果,這是最後的手段,但一般情況也用不到,而且難度比民事訴訟還大,也需要有實力強大的律師才能做到。

最後,需要強調一下,p2p提現困難後追回本金是一條漫長的路,可參考e租寶平臺。不慎踩雷的投資者要調整好心態,保持清醒的頭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