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卑,所以我们更加勇敢

因为自卑,所以我们更加勇敢

全部人类文化前进的动力都是建立在自卑感之上。每个人追求目标的过程也是对自卑感进行补偿和超越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以迸发出来。——阿德勒

在我们的主流文化里,“自卑”是一个非常负面的词汇。我们无数次被告知要自信而又坦然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即使自卑感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心底。然而,自卑感一定是一种消极情感,或者是心理变态的征兆吗?不!实际上,自卑是每个人在追求更加优越的地位和完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因为我们内心里有一个更完美的自己,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而事实难以尽如人愿,我们便产生了自卑感。

<1>

通常而言,有三种情形会让我们产生自卑感:受宠爱、被忽视以及身体缺陷。这些因素,足以让一个不及五岁的孩童形成深深的自卑感:对于受宠爱的婴儿而言,他就是整个家庭的关注重心,他所有需求都会得满足,他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是,如果他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再以自己为关注重心的环境中,比如家庭里面多了一位比他年幼的新成员,那么他便会感到无所适从,养成自卑感。这类孩童会觉得生活的意义就是独占鳌头,自己是最重要的人物,自己一定要得到心中想要的每件东西。只要抱着这种信念,那么他为之而采取的每种方法都是错的。

他们中的很多人到了成年阶段都或许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试图再次获得别人的关注,然而这些努力的尝试注定徒劳无功;被忽视的孩童的自卑感,来源于对爱的渴望以及对别人的不信任。他们建立起了一种没有把友善的力量考虑在内的生活解释,当他们面临生活的困难时,他学会高估其中的困难,而低估自己应付问题的能力和旁人的帮助及其善意。被忽视的儿童必然没有发现值得他十分信赖的人;身体缺陷会让儿童养成自卑感,他们很多会变得只对自己有兴趣,最终成为失败者。

<2>

我们的自卑感,最早在五岁之前就可能养成,这也是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一书的核心观点:外在的环境本身没有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了其意义。决定一个人的不是环境,而是他对环境的估计或者解释。如果我们在五岁之前就养成了自卑感,这些自卑感很可能就会如影随形,很难随着我们成长而消除。

在五岁左右,我们开始形成对生活的解释,这之后的日子,我们开始用自己形成的解释来解释发生在自己周遭的一切,而解释的看似合理性又让我们对自己的解释更加深信不疑,最终达到了一种自循环。即使我们的解释实际上错得一塌糊涂,但也不会被我们轻易摒弃。

如果我们在那时已经养成了自卑感,那么自卑感的印记甚至到了我们青年甚至壮年时期都还会存在。要想让我们最终放弃这些对生活的错误解释,最终只有两条途径:第一,这错误解释让我们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最终被我们抛弃;第二,我们持续学习,不断反思,最终不断完善了自己对生活的解释,并主动抛弃了原来那些原始且充满错误的解释。

<3>

如果自卑感在我们的早期生活中就陪伴我们,那么,自卑感会导致哪些问题呢?在阿德勒看来,所有生活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职业问题。人类必须学会和他人合作,在社会化分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为别人创造价值、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在娇惯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难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因为他们过分关注自我利益,很难做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社会关系问题,也就是和别人的交际能力。自卑感太强的人很难和别人保持正常的交流,因为他对自身的境况过于敏感。

第三类是两性问题,自卑感太强的人很难拥有美满的婚姻关系,因为在婚姻关系中讲求平等和尊重,而自卑感太重的人们很难在婚姻关系中做到这两点。

<4>

阿德勒通过对罪犯心理的研究表明,其实很多罪犯在内心都充满了强烈的自卑感。自卑感太重,最终会毁灭一个人。我们如何才能驾驭自己的“自卑感”,超越它,并让它成为我们自己前进的动力呢?或许,《国王、武士、祭司、诗人》一书中关于成熟男人的描述(这也是我自我激励的人生信条),是最完美的答案:

• 他们沉稳,处事不惊。能够在危险中保持镇定。

• 他们不容易被冒犯,却很容易能给人带来安全和可靠感。

• 他们习惯于慷慨的给于他人帮助。他们深知,助人强者无不自强。

• 他们的生活有确定的使命,行动和思维从不混乱。

• 他们能够忍耐痛苦,但依旧敞开心活着。他们不怕被骗,被看不起。

• 他们从来不为自己辩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那么,自卑感将不再是我们生活的掣肘,而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让我们积极乐观,勇敢向上,成为最好的自己。

关于自卑最后的一点碎碎念:很多人将谦卑等同于谦虚,在我看来却并不如此。我相信,谦卑一词中的“卑”,是指自卑之心。正是因为自己的自卑之心以及对自身及所处现状的不满足,才让我们保持以谦虚心态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