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冷靜看待豐田的營銷,兩個問題讓C-HR/奕澤「顯出原形」

新車|冷靜看待豐田的營銷,兩個問題讓C-HR/奕澤“顯出原形”

有兩個問題提給豐田C-HR/奕澤,一車給兩家的伎倆自不用多說,第一題,TNGA是豐田降低成本的平臺,關消費者什麼事兒?第二題,中國消費者在意後排空間,你們的後排空間如此小,怎麼破?

上一週,藉著全新小型SUV車型C-HR/奕澤的上市,南北豐田很是火了一把,TNGA神性平臺首款SUV車型上市、2.0L+10速CVT鑽石動力組合、同級別唯一雙叉臂式獨立後懸掛賽道調教操控好到沒朋友,等等,朋友圈刷屏、各大平臺極力彰顯自己的文采秀溢美之詞,車是真好,14.98萬起售繽智顫抖吧,馬上“大麥”。

事實上,雖說是全新的車型,但小型SUV這一細分市場早已走了下坡路,早已不復當年哈弗H2、H1,瑞風S3、S2當年幾萬臺的銷量盛況,新入局者如現代的ENCINO銷量已經跌破千輛,日產勁客也迅速跌至兩千多輛,而最好的本田的繽智或者XR-V也就萬輛左右。

那麼,為什麼豐田進入這樣一個“落寞”的市場,還會引發大的關注呢?

新車|冷靜看待豐田的營銷,兩個問題讓C-HR/奕澤“顯出原形”

有一部分人,當然是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想法,看看豐田將如何在這個市場灰頭土臉。也有一部分人,是被豐田的這一波營銷搞得有點懵圈。

我們先看看這兩款新車的上市發佈會上,豐田集中爆發的點在哪裡,毫無疑問,是新車誕生的TNGA架構,它是這一全新架構下的首款SUV車型。

所謂的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翻譯過來就是“豐田新全球架構”。對於架構或者平臺,中國消費者早已被大眾教育多年,第一反應肯定是這是豐田研發的新的模塊化平臺,那麼它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成本。

豐田並不希望大家這麼認為,它的話術是這是豐田的全新造車理念,中文名稱是“豐巢造車理念”,具體意思不太好懂,記住這是一次涉及到設計、採購、工藝、生產等汽車工業全領域的變革就可以了,而且你們看目前所出的海外版C-HR、凱美瑞、普銳斯外觀都不一樣,沒有出現“套娃”設計。

新車|冷靜看待豐田的營銷,兩個問題讓C-HR/奕澤“顯出原形”

實際上,平臺概念的核心模塊化的生產方式,除了零部件通用之外,確實是“涉及到設計、採購、工藝、生產等汽車工業全領域的變革“,說的沒錯,而且查看配置表上述三款TNGA下的車型確實存在不少零部件通用的情況,只不過在產品研發上,豐田並沒有和大眾一樣,連外觀設計都”平臺化“了,這一點他們稱為”個性化服務“,意圖掩蓋“平臺”的概念,掩藏“削減成本”的實質。

當然,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大工業生產就是不斷削減成本獲取利潤,這本身無可厚非,但TNGA絕對不是可以拿出來“大說特說”的概念。

只不過,豐田在上市前已經對TNGA至少做過四次大規模的傳播,從理念、到動力系統、設計等細分方面逐漸給整個市場“洗腦”。

發佈會上,另外一個造成全場嗨的就是C-HR海外的業績,是唯一一個豐田月銷過十萬輛的SUV車型,而且在中國市場預售期間已經收穫了八千輛的訂單。

收穫如此多的訂單,對一個全新的車型來說,實際上並不是算什麼,而且訂單的“水分”是可以進行操作的。也不得不承認,海外市場的數據,是真實的,但是這並不能成為同樣會在中國市場火熱的充分理由。

很簡單,消費習慣存在地域化差異,尤其對於一款新車來說,需要時間來被認可。但是C-HR卻有一個硬傷,那就是後排空間。根據之前的媒體評測,後排空間只夠用來“應急”的短途乘坐,長時間來說並不友好。

中國消費者對於空間的“痴迷”是印到骨頭的,沒有認可一款空間表現不好的車型可以實現“大麥”,即便是小型SUV。豐田並沒有對C-HR進行過常用的加長措施,也許就會像當年的雅力士一樣,車也是好車,但是必須加長到致炫後,才會收穫市場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