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韻文化
謝邀,“十生九唐”的這個唐指的是唐喜成。
至於為什麼有“十生九唐”的說法,是因為豫劇界有名的“生行”藝人,十個有九個出自唐喜成的唐派。
當然,這個說法是2004年提出的,當時為了紀念唐喜成誕辰80週年,來自全國各地省市院團的60多名唐派弟子云集鄭州,在河南英協劇場聯袂演出了唐派優秀劇目。
那時的電視臺和媒體,藉此宣傳唐派藝術,就提出了“十生九唐”這個說法。
但是實際上,這個說法是有失偏頗的,因為豫劇界還有另外一個“唐派”,也稱“唐門”,是唐玉成老師建立的,同樣也出了很多優秀弟子!
我認為,“十生九唐”應該算上唐喜成和唐玉成,這樣才算得體!
順便介紹一下唐喜成老師吧!唐喜成小名發伸,1924年生於河南省尉氏縣,那時候叫洧川縣,在10歲的時候就進入長葛縣萬樂班學戲,出科以後輾轉新鄭、漯河、許昌一帶。
唐喜成這一帶,以高亢、甜亮的二本腔唱法,立足於豫劇界數十年。
建國後,唐喜成進入鄭州市人民劇團,後調到河南軍區劇團,1956年成為了河南豫劇院二團的主要演員。
唐喜成的音域寬廣,音質純淨,創建了獨特的“唐派”藝術,唐派藝術在豫劇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唐喜成大師在創立了唐派藝術之後,收了很多弟子,並且很多弟子在豫劇界也打出了名號。
戲曲說
這是兩句話一是"十生九唐"是指唐喜成一派;二是"天下紅臉出豫東,豫東紅臉出唐門"是指唐玉成一派。顯然這兩句是誇大的,豫劇生行流派有很多有以唐喜成為代表的唐派(豫西與祥符結合),以唐玉成為代表的豫東調紅生,以王二順為代表的豫西調,以劉法印為代表的沙河調等豫劇鬚生行當。
其中很多人會將唐玉成老師與唐喜成老師弄混不清楚二位老師在豫劇上的成就認為唐喜成比唐玉成的修為更高,其實二位都可謂是豫劇宗師。唐玉成先生比唐喜成老師大二三十歲,唐玉成1906年從師學藝而唐喜成1924年生人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二人的藝術水準都很高不能以偏概全單方面去討論誰更厲害。比如著名豫劇黑頭表演藝術家李斯忠老師在1990年紀念唐玉成誕辰95週年演唱會上說:我的唱腔中“偷字、閃板”都是繼承了唐(玉成)派藝術,劉忠河老師雖非唐老師親傳也稱其為祖師由此可見唐玉成老師豫劇麒麟童之稱並非浪費虛名。眾人對唐喜成老師都比較瞭解因為其在省劇團經常在臺面上以其特殊唱腔而被大家熟知。之前也在一些平臺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是唐玉成老師的弟子楊啟超老師唱腔高低不擋與同期的李斯忠老師一起被抽調省裡劇團後來因為楊性格等原因沒留在省劇團而李斯忠老師留在二團才有後來成就,由此可想唐玉成唱腔流派不被重視也是有一些原因的。包括現在戲曲平臺都例如梨園春節目不太推崇豫東調目前也就劉忠河一脈活躍在網絡電視上,其他的眾支派長期活躍在基層但其影響也十分的廣。
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任何立場也希望各位能各抒己見共同討論。
小弗洛伊德
十生九唐指的是唐喜成大師,因為豫劇生行大部分都用二本嗓,而二本嗓又稱夾板音,是唐喜成大師最先應用於豫劇生行演唱的。唐喜成大師的唱腔適合老生、鬚生、小生等。幾乎適用於所有生角演唱。唐玉成大師唱的是豫東調,嗓音以大本嗓為主,真假音結合,唱腔基本以鬚生為主。所以說,十生九唐應該是指唐喜成大師。以上個人看法,不對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教。
探尋歷史的腳步
豫劇唐派二本腔的盛行源於唐喜成大師,唐喜成年輕時唱聲毀掉,才不得已用二本腔演唱,塞翁失馬因禍得福,經自己長期練習並借籤其它流派,自成獨特洪亮高亢唐派唱腔,並受到戲迷的一致喜歡,很多生角演員拜師學藝傳承唐派唱腔獨特藝術。豫劇唐喜成,曲劇海連池,越調申風梅是河南戲曲無人能超的藝術大師,在群眾當中享有至高無尚的聲譽,包括其它劇種名演,不能說演的不好,只是跟這三位藝術大師還是有差距的。
電動車力寶鋰電製造
唐玉成先生生於1895年,豫劇紅臉王,輩分、威望常人難望其項背。奈何居於鄉野,遠離廟堂,即如此,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豫東唐門傳人遍及豫魯蘇皖,代表劇目數十部。
唐喜成先生算是唐玉成先生徒弟輩,居於廟堂之內,藝術精湛,其影響力多現於專業劇團。
所以,“十生九唐”二人兼而有之,最為貼切,也更全面。
士老財
十生九唐當然指的是唐喜成,但是這僅僅是針對於國營的劇團並且有很大的誇大成份,而唐玉成創照的紅臉王流派在商丘乃至於豫東不管國營劇團還是民營劇團稱為十生九唐一點都不誇大。二者一個宗沙河調,一個正宗豫東調雖都為紅臉但特色不同沒有可比性,戲迷們還是不要拿來對比比較好,各人喜歡各人的何必論個高低!
幽燕浪子
豫劇有“十生九唐”之說,這個唐應該指的是唐喜成大師,因為唐玉成先生去世較早,沒有留下多少戲劇精品。後來唐喜成老師繼承併發揚了唐派藝術 使之發展壯大,唐派藝人遍佈全國 ,留下許多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