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門頭溝文化古蹟游

潭柘寺

京西門頭溝文化古蹟遊

潭柘寺,始建於1600多年前的西晉,故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傳說,又因“寺後龍潭,寺前柘樹”而得名。九峰擁立,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輝煌,整座寺院建築依地勢而巧妙佈局,落錯有致,峰巒疊翠,濃淡相嵌無瑕。既有“九龍戲珠,雄峰捧日,千峰拱翠,平原紅葉,錦屏雪浪層巒架月,御亭流杯,殿閣楠薰,萬壑堆雲,飛泉夜雨”十景,又有“金鑲玉”“玉鑲金”美稱的貴翠竹,芬芳姣豔的紫玉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寺中兩株高大的銀杏樹,東為帝王,西為配王,樹名均為清乾隆所題。壯觀神奇的潭柘寺,無愧於“京都古剎”的盛名。

戒臺寺

京西門頭溝文化古蹟遊

戒臺寺,始建於唐武德五年,以擁有全國最大的佛寺戒臺而盛名久負。戒臺為正方形漢白玉臺,高丈餘,是僧人受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之處,故有“天下第一罈”的盛名。113尊戒神彩塑,個個神態逼真、形象生動。與戒臺同樣聞名遐邇的還有“五大名松”,古詩云:“潭柘以泉勝,戒臺以松名。一樹具一態,巧與尤物爭”。自在松,枝條舒展,灑脫飄逸,宛若仙子閒遊,自在自如;臥龍松,凌空橫臥,虯曲離奇,酷似巨龍翹望蒼穹;九龍松,九條碩大枝幹尤如蛟龍騰空;抱塔松,頗免巨龍探首,將金鋼伽藍佛師塔抱於懷中;活動松,“牽動一枝動萬枝”,真是風姿綽綽,儀態萬千。加上融南北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牡丹園和多種名貴花卉,更為這座古寺平添了幾分清幽雅緻。

京西古道

京西門頭溝文化古蹟遊

早在一萬年前京西門頭溝區廣袤的山地中就有人類活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西北的遊牧部落、西山的山林部落、華北平原的農耕部落、沿海地區漁民部落,往返穿行於西山,永定河及山隘、谷地成為交通孔道,而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又使西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和邊防戍守的有利地形,從燕長城到明長城,都展示出這一地區戰爭風雲的歷史畫卷。懷來各地的糧食、齋堂至門頭溝一帶的煤炭,這一地區所需的布匹、食鹽等生活用品,都使交通道路不斷地發展。釋、道、俗神文化及其寺廟,又陸續形成多條進香道路。所以說,京西山地是古道最多,最集中的地區。而最具代表性的是縱貫東西的三條交通幹道、沿長城內兵道和潭、戒二寺及妙峰山的進香道,有些路段保存較好,可供大家尋覓遊覽。

靈水舉人村

京西門頭溝文化古蹟遊

靈水舉人村形成於遼金時代,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村中現仍有明清時期的院落建築。舊時從北京城走西山大道,經大賽嶺,出七里溝去往沿河城,靈水村是必經之路。由於來往的官員、客商很多,靈水人對外交往頻繁,眼界開闊。自科舉制度盛行以來,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很多,靈水村曾出過兩名進士和劉懋恆、劉增廣等22名舉人,人稱“舉人村”。民國初年,村裡還有6人畢業於燕京大學。靈水舉人村除了舉人文化外,村裡的神樹靈木也是一絕。其中一棵古柏的側枝上長出了一棵榆樹,名為“柏抱榆”;另一棵古柏的分叉處寄生著一棵桑樹,名為“柏抱桑”。此外還有一棵“雌雄一體”的銀杏樹。北山上還長一棵形為“靈芝”的柏樹,名為“靈芝柏”,這四棵被專家稱為“世間罕見奇樹”的千年古樹。靈水村還保留著多年的醇厚鄉俗民風,如“轉燈節”,流傳了300餘年的“秋粥節”等。

琉璃渠

京西門頭溝文化古蹟遊

琉璃渠村位於永定河攔河閘西岸,是永定河出山前最後一個山村,海拔120米,背靠九龍山,面臨永定河。琉璃渠在古代就開始燒製琉璃製品,清乾隆年間,成為皇宮建設的專用琉璃製品廠。北京的主要建築,故宮維修、天安門維修以及美國唐城、新加坡九龍壁等的琉璃製品均是這裡燒製。

後桑峪天主教堂

京西門頭溝文化古蹟遊

門頭溝區是天主教最早傳入的地區之一,後桑峪天主教堂是北京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堂之一。在元代,天主教隨蒙古大軍傳至北京,於元朝後期傳入門頭溝地區。元統二年(1334年),外國傳教士以行醫為名,在門頭溝西部山區傳播天主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後桑峪村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後桑峪村修建了一座小教堂,這是在門頭溝區西部出現的第一座天主教堂。現今的後桑峪天主教堂,為一四合院式建築,為尖頂哥特式建築,鐘樓與大堂相連,大堂內東側為祭臺,西側為音樂樓和懺悔室,兩側牆壁上掛有耶穌十四受難圖,堂內有40排坐椅。聖母山在教堂後側,倚南山而建,山路曲折而上,沿途有14塊標牌,象徵耶酥十四難,並有兩塊聖訓碑。聖母山用山石壘砌而成,為金字塔形,塑有彩色聖母像,聖母山前有祭壇,下方為一小廣場。每當聖誕節,門頭溝區的天主教徒大部分來此進行宗教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