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在孩子的世界裡,媽媽就是天,“媽媽沒了”“媽媽不要你了”,這樣嚴重程度相當於天崩地裂。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只是跟孩子開了一句玩笑,以為孩子就難過一陣子,其實,孩子簡直絕望了。語言的傷害能力,遠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最近,蔡少芬帶著兩個女兒,湯圓和包子去參加《不可思議的媽媽2》,結果第一期,包子就被節目組嚇哭了。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節目當天,孩子被安排了一個任務,在最喜愛的玩具和【媽媽陪伴卡】之間做出選擇。其他幾個孩子都選擇了【媽媽陪伴卡】,而湯包姐妹卻選擇了玩具。

節目組看到兩姐妹的選擇之後說,如果你選擇了陪伴卡,媽媽就會陪著你;但如果你選擇了玩具,媽媽就不能陪你了。兩姐妹仍然選擇了玩具。

於是,節目組當時就撕碎了【媽媽陪伴卡】,告訴他們【媽媽陪伴卡】碎了,接下來幾天媽媽都不能陪伴他們了。

停了工作人員的這番話,姐妹們都懵了:“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可以找媽媽?”

而工作人員卻再次強調:媽媽已經碎了。

妹妹不確定地說“但是,是假的”。工作人員卻肯定地說“你們選的,是真的”

“可是媽媽沒死,這是假的,我想跟媽媽在一起”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看著直播的蔡少芬坐不住了,顧不上游戲規則,感到拍攝現場,抱住姐妹倆一個勁地安慰:媽媽沒死,媽媽不會離開你們的,媽媽在這裡,不用怕。

蔡少芬說:她們不明白那個的重要性,她們覺得陪伴不需要卡的,我會一直陪伴她們的。

或許節目組是想讓孩子明白媽媽陪伴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卻傷害了她們幼小的心靈。

網友對於這樣的做法也不滿意了:幹嘛嚇唬人家孩子,太過分了,不應該這樣說的。

對孩子來說,沒有“玩笑”,她們會信以為真。

我們以為“逗孩子”,其實孩子理解的遠遠不是你想的。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去年有一個新聞。有一個6歲的女孩,在弟弟的滿月酒上,有人開玩笑跟她說:以後媽媽不要你啦。小女孩信以為真,在大家吃飯的時候,偷偷把弟弟抱到陽臺,從6樓推下去,弟弟當場死亡。

6歲的年紀,根本無法辨別真假,一句玩笑話,孩子都會信以為真。 為了奪回父母的愛,他們會作出一些過激的舉動。

看到這些悲劇,你還覺得挑逗小孩子無所謂嗎?語言暴力,其實就是一種犯罪。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我們身邊,這樣自私的人太多了,美其名曰挑逗,其實是在傷害。

2016年12月,沙溢和胡可帶著兒子安吉出席晚會,郭德綱給安吉頒獎的時候,當著沙溢和胡可的面多次說自己是安吉的爸爸,弄得安吉不知所措。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事後,郭德綱在其微博上發文,以朋友自居,說朋友間開這種玩笑很正常,不需要小題大做。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中國廣泛存在“逗小孩”的現象,其實就是把心靈單純、心思敏感的小孩,弄得跟成年人一樣粗俗。

“你這麼瘦,你爸媽肯定虐待你了。”

“你是豬腦子嗎?這麼笨。”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玩具都不肯給小朋友玩?”

……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隨意逗弄孩子,會讓孩子產生恐慌、焦慮,甚至失去安全感;隨意給孩子貼標籤,會讓孩子迷茫、膽怯,甚至失去自我。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被肯定。這樣才能在孩子受到語言攻擊的時候能夠自信地反擊:我只相信我感受到的!

蔡少芬上節目發飆:不要對我女兒開這種玩笑!

最好的父母,是永遠不會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幸福的家庭,是不會有犀利的指責和充滿怒氣的打罵。

話裡有溫暖,一舉一動都是愛的家,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