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銷量恢復中,但「五連跌」告訴本田在華仍需謹慎

就算沒有“機油門”,本田在中國市場也需要留神了,並非緊盯著產品力和SUV熱潮便能安然無虞。

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本田在中國零售銷量(含謳歌和進口車)同比跌幅收窄至6.0%,並且在5月份跌破10萬輛之後重新回到“六位數俱樂部”,達到107,985輛。

CR-V銷量恢復中,但“五連跌”告訴本田在華仍需謹慎

“寒冬”似乎漸漸隨著現實中炎夏的到來而褪去,不過統觀整個上半年,本田在華累計零售銷量有5個月出現同比滑坡,累計銷量同比下降6.4%至609,100輛。這和過去兩年裡本田的躊躇滿志構成了反差。

CR-V銷量恢復中,但“五連跌”告訴本田在華仍需謹慎

上個月,廣汽本田實現止跌回增,同比提升 9.8%至61,301輛,東風本田則仍然同比大幅下滑20.9%至46,684輛。但和前幾個月有所區別,兩家合資公司支撐增長或導致下跌的主要車型發生了變化。

對廣汽本田來說,6月份除了奧德賽和鋒範,其他主力車型如雅閣、飛度等盡皆同比增長,繽智、飛度和凌派是增量主要貢獻者。而1到5月則是雅閣的大起大落更能決定總體銷量。

隨著燃油版恢復銷售,東風本田的CR-V上個月銷量同比跌幅收窄至1.8%。最大的減量來源是XR-V,同比大幅下降27.6%至11,299輛。

CR-V銷量恢復中,但“五連跌”告訴本田在華仍需謹慎

如果將本田前幾個月的銷量同比下挫歸結為“機油門”所致,那麼在CR-V燃油版重新開啟銷售之後,這種影響理應逐漸消減。但是本田需要面對的挑戰並非只有“機油門”的拖累。

從上面分析可知,本田的SUV出現了輪番重跌的情況,CR-V恢復之後則是XR-V顯著滑落。除了內部競爭、產品新鮮感下降之外,這也和中國車市的大環境吻合——轎車正在迴歸消費者的視野中央,SUV銷量增速在減慢甚至轉跌。而本田恰恰是在華享受SUV紅利最多的日系車企。

CR-V銷量恢復中,但“五連跌”告訴本田在華仍需謹慎

在B級SUV冠道、UR-V與A級SUV CR-V、A0級SUV繽智、XR-V構成完善的矩陣後,本田還打算為廣汽本田推出CR-V的姊妹車。這意味著本田在華的關注點仍然沒有脫離SUV。雖然產品規劃早於投放數年,但倘若不能提前預見變化趨勢,則勢必會在新一輪浪潮中受到衝擊。

在產品架構的底層,低端產品顯然越來越難以為本田貢獻多少價值。在過去5個月中,本田全系主力車型裡,平均同比跌幅最大者自然是CR-V,而其次便是低價的鋒範。至於8到12萬元左右的哥瑞和競瑞,銷量絕對值在一兩千輛徘徊。

中國自主品牌越來越穩固地佔據了12萬元以下的細分市場,除了飛度這種帶有傳統優勢和粉絲經濟特徵的產品之外,本田在10萬元以下的車型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直至在市場上消亡。

CR-V銷量恢復中,但“五連跌”告訴本田在華仍需謹慎

本田習慣聚焦產品力和技術標籤,並在SUV熱潮中得乘東風,但汽車行業的形勢卻在變化之中。就算沒有“機油門”,本田在中國市場也需要對自身進行反覆審視。

終究,中國是絕大多數汽車製造商都輸不起的市場,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學鈴木,而鈴木的印度靠山也很難依靠萬年。【END】(來源:每日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