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专题8: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解

从近几年的考试题来看,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难度为中、低档。客观题主要考查由三视图得出几何体的直观图,求其表面积、体积或由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得出某些量;主观题考查较全面,考查线、面位置关系,及表面积、体积公式,无论是何种题型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数学专题8: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解

之后的高考仍将以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为主要考查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1 几何体的表面积

(1)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能够对给出的三视图进行恰当的分析,从三视图中发现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2)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

(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

高中数学专题8: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解

高中数学专题8: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解

2 几何体的体积

1. 求体积常见技巧

当给出的几何体比较复杂,有关的计算公式无法运用,或者虽然几何体并不复杂,但条件中的已知元素彼此离散时,我们可采用“割”、“补”的技巧,化复杂几何体为简单几何体(柱、锥、台),或化离散为集中,给解题提供便利。

(1)几何体的“分割”:几何体的分割即将已知的几何体按照结论的要求,分割成若干个易求体积的几何体,进而求之。

(2)几何体的“补形”:与分割一样,有时为了计算方便,可将几何体补成易求体积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另外补台成锥是常见的解决台体侧面积与体积的方法,由台体的定义,我们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将台体补成锥体研究体积。

(3)有关柱、锥、台、球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应以公式为基础,充分利用几何体中的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求有关的几何元素。

2.求体积常见方法

①直接法(公式法);

②转移法:利用祖暅原理或等积变化,把所求的几何体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几何体的体积;

③分割法求和法:把所求几何体分割成基本几何体的体积;

④补形法:通过补形化归为基本几何体的体积;

⑤四面体体积变换法;

⑥利用四面体的体积性质:

(ⅰ)底面积相同的两个三棱锥体积之比等于其底面积的比;

(ⅱ)高相同的两个三棱锥体积之比等于其底面积的比;

(ⅲ)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三棱锥,截得的小三棱锥与原三棱锥的体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立方.

求多面体体积的常用技巧是割补法(割补成易求体积的多面体。补形:三棱锥、三棱柱、平行六面体;分割:三棱柱中三棱锥、四棱锥、三棱柱的体积关系是1:2:3和等积变换法(平行换点、换面)和比例(性质转换)法等。

高中数学专题8: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解

【反思提升】综合上面的两种种类型,我们可以概括出在解决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中的方法与技巧:

1.几何体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几何体侧面积是指(各个)侧面面积之和,而全面积是侧面积与所有底面积之和。对侧面积公式的记忆,最好结合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来进行。

2.求体积时应注意的几点:

(1)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常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

(2)与三视图有关的体积问题注意几何体还原的准确性及数据的准确性。

3.求组合体的表面积时注意几何体的衔接部分的处理。

4.解答三视图问题的关键是由多面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并画出其直观图。三视图中“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因此,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及相关数据推断出原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相关数据。

请及时分享身边有需要的童鞋或朋友,

另外别忘了点下广告呦,谢谢。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奉献更优质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