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WEY和吉利的領克,誰成功的可能性大?

用戶58610753256

長城的WEY和吉利的領克都是自主品牌走向高端路線的探索,自主品牌在近幾年可以說有了質的改變,從銷量能看到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認同提升。

長城和吉利屬於目前自主品牌裡口碑最好的頭兩位,眼看產品線趨於飽和,用戶又願意掏錢買更高級的產品,所以推出高端品牌的時機到了。但要說誰成功的可能性大,這個真不好說,畢竟WEY和領克品牌誕生到現在才一年,現在就來談成功太早了吧,我們可以試著對比雙方的實力。

WEY屬於自主品牌,WEY的車型都是基於現有長城哈弗產品升級而來,聚集1600多人的國際研發團隊歷時四年打造出的中國豪華SUV品牌。領克雖然是國產的,但它是吉利控股、吉利汽車與沃爾沃的三方合資,本質上算合資品牌。所以有人說WEY是高端哈弗,領克是低端沃爾沃也沒啥問題。

大家一直將和WEY VV7拿來對比,畢竟兩臺車幾乎同時推出,15-20萬價格有重疊,不過領克01是緊湊SUV,WEY VV7是中型SUV,但領克01的價格比WEY VV7高,看出品牌定位差別了吧。

領克01由哥德堡的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和哥德堡設計團隊負責研發與設計,外觀設計更加個性前衛。領克01最有力的武器是和沃爾沃XC40共享CMA平臺,還有沃爾沃的主被動安全技術和Drive-E動力總成,就是S60L T4那臺發動機,說到底和沃爾沃還是一脈相通的關係。領克01售價15.88-22.08萬,而吉利定位最高的博越9.88-15.98萬,價格拉開差距負責瓜分不同的市場。

憑藉哈弗品牌在中國SUV市場積累的口碑和經驗,長城深耕國人消費喜好自然對產品有信心,WEY VV7基於哈弗H7打造,走的是傳統豪華品牌高端大氣的路線,設計、做工、駕乘質感、配置上都有升級。 VV7外觀設計原創度高,車身尺寸夠大,軸距夠長達到2950mm,搭載和H7相同的2.0T發動機,功率和扭矩有提升。但是,H7售價13.90-18.00萬,VV7售價16.78-18.88萬,價格接近這樣容易造成自家產品的內耗,更高端的WEY難免吃掉一部分哈弗的市場份額。

WEY VV7去年4月上市,10月銷量已破萬,領克01則是11月才上市。有趣的是,2018年第一季度領克01和WEY VV7累計銷量都是2.78萬臺。居然一樣!兩個品牌註定相愛相殺,自主品牌高端市場競爭才剛剛開始。而吉利+領克集團對戰哈弗+WEY集團第一季度的銷量分別為22.51萬臺、22.34萬臺,兩大集團競爭進入新一輪白熱化。


汽車知否

兩者都是主打15萬以上的高端市場,都有成功的可能性,並且領克有可能後來據上。

因為現在的中國品牌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不僅在性價比上佔優,在造型設計和做工用料不亞於合資品牌,成為大部分人的選擇。

長城WEY的首款車型VV7已經上市一段時間,目前月銷量在7000輛,在市面上初步站穩了腳跟,稍小的VV5即將上市,無疑將進一步壯大的WEY的陣營。

VV7長寬高為4749/1931/1655mm,軸距為2950mm,相比哈弗H7來說,軸距更長,車長和車寬也優於H7。VVT的動力系統將採用2.0T+7速溼式雙離合的組合,這套動力系統正在成為哈弗的主打。

筆者剛剛目睹了WEY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的發佈會,相當具有國際範,水平遠遠甩出同樣在車展登臺的奇瑞汽車。

WEY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其強大的經銷商網絡,大多數是從哈弗經銷商系統挑選出來,對長城很忠誠,在3、4線市場競爭力很強。

領克的推進速度比WEY慢一點,其主要是瞄準一二線市場,首款車型將於今年年底上市,但有吉利、沃爾沃加持的領克勢不可擋。

前不久青主專門去杭州試駕了一下領克01,試完堅定了之前的判斷——領克,起碼01這款車會大獲成功。車太棒了,一是動力強,我們試的是2.0T版本,與沃爾沃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的那一臺硬件完全一樣,最大功率14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120km/h以後提速還特別有勁。

可以這麼理解,領克01是掛了領克標的XC40,價格在18萬元起,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經銷商網絡也飛速推進。筆者的一位朋友就拿下了領克的經銷權,首期投資在700多萬,而廠家各種補貼就達到500多萬,這樣的商務政策,哪個經銷商不玩命幹才怪呢!能不賣好嗎?(王燦彬)


DearAuto

如果要說成功的可能性,都有,至於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誰更大,一句話說不清楚,關鍵是看產品好不好。

對於長城汽車來說,哈弗H6在銷量方面取得的成功,成就了哈弗品牌。WEY的首款車型VV7c/VV7s據說平臺來自哈弗H7,但問題是,哈弗本來也不是一個高端車品牌,哈弗H8之前還因為傳動系統的品質問題一再推遲上市,使不少消費者對長城做高端車的技術能力表示懷疑。現在長城突然用一個全新的WEY來做高端車,總給人一種欲蓋彌彰的感覺。從現在VV7的銷量來看,也確實非常一般,進比哈弗H7稍好一點點,給人的感覺是換了一個殼子,用了一個不同的名字包裝而已。

而吉利領克的車型平臺是有沃爾沃的背景作為背書的,雖然領克的車型肯定會用到不少沃爾沃汽車的安全技術,不過這些技術都不是沃爾沃好幾年就已推出過的老技術了,沒有太新的獨家的東西。據說領克品牌也會推出注重分享的智能互聯繫統,但上汽現在已經第一個把互利網汽車榮威RX5量產了,領克在這方面是否有真正的新東西,還有待觀察。

雖然長城WEY和吉利領克今年都會推出SUV新車,這一點算是找準了市場熱點,不過,定價15萬元左右起步的車就說是豪華車品牌,相信沒有多少人會認同。而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之前都是做廉價低端車起步,產品品質留給消費者的印象也一會不太好。對於他們的新品牌來說,消費者很容易產生不好的品牌聯想。

還有一點,油耗是長城和 吉利等心頭無法承受之痛,深挖具體數據,其實還是技術之殤,也是中國消費者最不能接受的。其實,奇瑞也想做高端車,但看看觀致現在的銷量,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所以說,長城WEY和吉利領克想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不大,現在中國汽車市場真的不缺少品牌,缺的是新技術和新產品。


齊格帶你飛

什麼都不想說,簡單粗暴一點。直接上真圖,《我和領克01高清無碼.avi》不對,《我和領克01高清無碼.jpg》

型白

型黑

型棕

型Pro白

勁Pro白

型Pro黑

型Pro棕

耀Pro藍

勁Pro紅

壓軸的時間限量版

怎麼樣,過癮嗎,吸睛吧、

接下來看看中控和內飾吧

因為白天屏幕多少會有點反光,所以特意晚上拍照,可能噪點會有點多,大家包涵。當汽車啟動,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個主界面。主要有媒體、導航、互聯、功能四個主要模塊。屏幕的下方可以直接操作座椅加熱。

在主界面,屏幕從左向右滑動,可以切換出個快捷操作菜單。裡面有很多日常的設置,有點像手機的上拉或者下拉菜單,大家應該也比較熟悉了

收音機和導航模塊比較普通,就不展示了,這裡主要展示一下互聯的模塊。右上角的應用中心相當於APP商店,需要賬戶登錄以後才能進去,遺憾的是,目前應用商店,只有屏幕顯示的7個應用,相信後期會有更多適配的應用添加上去

後面我不多講了,原諒我倒一下你們的胃口,快去4s試駕吧

內飾大讚

畫質有點不咋地,後期會給大家更多高清的,耐心等待

差點以為自己跑題了,其實並沒有。

因為長城wey我是真的不喜歡,尤其是外觀和性價比不能和領克比的。在這說多了wey怕你們誤會我是吉利派來的車黑。

其實買車選車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喜歡wey的可以自己去了解,喜歡領克的看我這個就行了。


秋名山車神小胖

長城的WEY和吉利的領克,誰成功的可能性大?毋庸置疑,肯定是領克呀,因為我就是型的車主,哈哈。。。。

領克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有沃爾沃背書,從這個品牌一問世,我就開始關注著這個品牌的一舉一動,還沒有公佈價格的時候,我每天對價格翹首以盼,希望在我的預期範圍內。我開始成為了領克的狂熱粉絲,每天為領克瘋狂的打CALL,除了工作就是關注領克的價格。心裡暗暗祈禱領克價格可以低一些。我看到官方宣佈預售價為18萬起的時候,說實話有點心灰意冷的感覺,感覺有點小貴,但是卻因為在看到實車後,這車給我很驚豔的感覺,在加上看了領克的動態測評,發現配置挺豐富的,動力也還不錯,在與同級別車中算佼佼者的。後來參與了領克的搶定活動。

11月17日搶訂那天也是“搞笑至極”,為什麼說搞笑呢。是因為4S店拉著我們一車人去網吧搶車。我還是頭次經歷這種搶車的形式。我們一車人被拉去了經銷商包場的網吧裡,那氣勢可謂是浩浩蕩蕩。然而我很幸運,在20:01分的那一刻,我用盡了自己的洪荒之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型”被我搶訂入口,哈哈哈。。。。那種喜悅的心情無法言表。可能是領克太過於火爆了,後來把我們搶定的照片拿出來說是經銷商暗箱操作,也是沒誰了,不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搶訂完之後就開始漫長的等待的等待,那個煎熬啊,誰經歷了誰懂得。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上市。終於盼來了領克的上市時間11月28日,我清楚的記得直播是在19點開始的,我也坐在電腦前等待最終價格的公佈,看完各個領克官方的領導講話,講述領克的品牌歷程,也是很受感染,一個開放時尚互聯的互聯網汽車正在閃耀。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領克的一個領導開始公佈價格,我看到最終價格15.88-20.28萬的時候,我又一次被領克驚到了,又給了我一波驚喜,我訂的“型”價格竟然才16.88萬。比預售價低的多的多,真的是物有所值啊

價格知道後,又開始了漫長的等車過程,領克給我的就是漫長的等待啊。在等車的這段過程中,第一時間知道可以試駕的時候,我便立馬前去預約試駕了一番。試駕結果也是讓我非常滿意,果真沒讓我失望,不得不為領克點贊。我試駕的是型白Pro,在一些安全智能配置比我訂的型配置高些,但是對於我來說,那些智能配置都是可有可無的,只要動力足,操控強就夠了。其他安全智能配置無關緊要的。試駕結果也是讓我感到了滿滿的誠意。平整的底盤調教,精準的方向盤、充足的動力、優秀的剎車制動,良好的隔音效果等都讓我很是滿意。試駕完我就安心的等待我的“型”了。終於在前幾日迎來了我的“型”。

說實話,領克這車真的值得你購買,不管是性價比還是外觀都很驚豔,你若不信可以去店裡試駕一番,可能有很多人說不願當小白鼠,等個一兩年在看,那也行,反正買車不就是看自己的感受嗎?自己覺得怎樣都行,反正我個人覺得這車價有所值,買的值!


彭于晏本人l

如今隨著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甚至衝破了十五萬元的天花板,真正的和合資品牌車型來一較高下。當然,若讓消費者從眾多品牌中挑出最能代表自主品牌衝高的代表,我想WEY和領克絕對是最佳的選擇。作為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的高端品牌,WEY和領克均有車型上市,並且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至於兩個品牌該如何選擇,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的對兩個品牌做個簡單的介紹,看下誰更適合自己。

首先我們從WEY說起,作為國內首個自主豪華SUV品牌,WEY如今可謂是風光無限。如今WEY旗下共推出了兩款車型,佈局中型和緊湊型SUV。在剛剛公佈的十一月份銷量排行榜中,WEY旗下兩款車型都取得了月銷過萬的好成績。另外,在安全上,WEY更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相信VV7的小重疊碰撞實驗和VV5上市時的車頂靜壓測試,如今依然記憶猶新。

說在WEY之後,我們再來看下領克的表現情況,和WEY不同的是,目前領克只有一款車型上市,定位於緊湊型SUV,售價區間為15.88萬元-20.88萬元。相對WEY來說,領克的最大優勢是領克採用了沃爾沃的CMA平臺,相對來說,在三大件方面更成熟。

總的來說,對於這兩個品牌,都是我國自主品牌衝高的傑出代表,也都得到了消費者很高的關注和認可,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於誰的可能性更大,我想未來兩個品牌都會獲得成功,代表自主品牌進軍世界市場。


汽車很聽話

首先,作為自主品牌衝擊高端市場的兩款車型,WEY和領克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一技之長。

WEY目前是基於長城現有的平臺打造。特點是在這個價位軸距長,後排空間大,內飾觀感奢華,配置十分十分高,尤其是流媒體後視鏡。 但是缺陷是動力總成搭配還不夠完善,而且目前只要兩驅。車身比H7更輕,但是制動並不比H7快。一方面是長城自主研發的雙離合,是經過犧牲換擋速度換取的平順性;另一方面是傳動效率還有待進步。在三大件的匹配和標定上,長城還要花更多功夫。

就目前來看,WEY主打的輕奢理念,抓住了相當一局部消費者的痛點:後排空間大、奢華、配置高。而且價錢跟哈弗差不多,至於消費者目前還不太注重的動力性和操控性,還有待進步。

就目前消費需求來看,WEY是無機會獲得成功的,但從久遠角度來看,包括市場年老化和將來銷售和用車形式的改動,領克成功的能夠性無疑是更大的。

小編總結:假如大家智商正常的話,應該領克成功能夠性更大,緣由很複雜,長城的魏是哈弗的換殼版…三大件的實質還是哈弗,奢華的其實是內飾…多花的錢買的是內飾和所謂的品牌。他的戰略有點像雪鐵龍和DS,DS成功不成功…你們也看到了。而領克是沃爾沃同平臺的換殼版…相當於是沃爾沃的平價版,三大件是沃爾沃同平臺的,只和沃爾沃共享卻沒有和吉利共享…只需吉利不腦殘,大家售價和配置都差不多的狀況下,你問一下你本人,你情願買哈弗換殼還是沃爾沃換殼?這樣答案不就不言而喻了?

王者榮耀張老良

首先,WEY和領克都是自主品牌向上突破所創立的高端品牌。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

WEY目前是基於長城現有的平臺打造。特點是在這個價位軸距長,後排空間大,內飾觀感豪華,配置非常非常高,尤其是流媒體後視鏡。 但是缺點是動力總成匹配還不夠完善,而且目前只有兩驅。車身比H7輕,但是加速時間並不比H7快。一方面是長城自主研發的雙離合,是通過犧牲換擋速度換取平順性;另一方面傳動效率還有待提高。三大件匹配和標定,長城還要花更多功夫。

領克用的是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研發的CMA模塊化平臺,而且是該平臺的首款車型。首款車型01配置同樣非常高,內飾很有科技感,外觀很個性。而且提出了全新的用車模式:互聯、共享、分時租賃,都是時下非常流行的概念。還有終身免費質保、免費道路救援、免費wifi服務。但是因為外觀過於個性,空間比較小,可能會損失一部分消費者。

就目前來看,WEY主打的輕奢理念,抓住了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痛點:後排空間大、豪華、配置高。而且價格跟哈弗差不多,至於消費者目前還不太重視的動力性和操控性,還有待提高。

而領克,更多的是代表未來,外觀過於個性,空間不夠大,可能上年紀的消費者和家庭為導向的消費者不會考慮,但年輕人不太在乎空間,而且這個品牌本身就是面向年輕人的,定位比較明確。

就目前消費需求來看,WEY是有機會取得成功的,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包括市場年輕化和未來銷售和用車模式的改變,領克成功的可能性無疑是更大的。


老豬佩奇說汽車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靠數據來說說。前段時間,吉利公佈了公司2017年的銷售快報,其中包括了領克的首月銷量,領克01自去年11月28日正式上市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了6012輛的銷售量。作為比較,長城WEY VV7首月的銷量是3000臺,而VV5首月是4000臺。

但這意味著領克的成績會遠超WEY嗎?也不見得。WEY作為自主高端品牌已經獲得了大眾的認可,11月VV7和VV5的銷量便紛紛突破了1萬,而領克後勁能否這麼足還是一個未知數,原因為何,得從兩個品牌的區別說起。

WEY是長城向高端夢發起的一次衝擊,更是代表長城老闆魏建軍本人的意志,是長城厚積薄發的表現。WEY的高端,高端在設計與品質。由前奧迪、寶馬設計總監親自操刀,為WEY品牌的產品帶來了卓越的外觀設計,轎跑式的車身設計運動感十足,視覺效果已經超過了它所在的價位區間。簡約而又奢華的內飾、極其豐富的配置大大提升了品質。而在揣摩消費者心理上,常年高居SUV銷量榜第一位的長城自然也是輕車駕熟,WEY在外觀、配置乃至定價上都深得消費者的喜愛。

但從產品實力來看,說到底WEY在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上的技術,依然是在長城哈弗之前的基礎上誕生的,比如哈弗H7與WEY VV7都使用了4C20A發動機,只在調校上有所不同,而GW4C20A又脫胎於哈弗H6上搭載的4C20發動機,WEY在技術結構上仍舊有非常重的哈弗影子,所以在動力、油耗、變速箱綜合實力、操控表現等WEY並沒有與作為平民品牌的哈弗拉開距離。

而領克源自同沃爾沃共同研發的CMA平臺,所以在包括三大件在內的平臺技術實力方面,領克確實有其出彩之處。比如領克01搭載的2.0T發動機,最大馬力190Ps,卻能實現7.7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以及35米左右的百公里制動成績。在動力、隔音、制動這三方面,領克甚至已經大幅超越了大部分同價位的合資SUV產品。

在內飾和配置方面,領克同樣也非常出色,不過領克01配置上還是不如WEY來得豐富。被人詬病最多的,大概就是其過於前衛的造型。領克的設計不能說醜,只是這種美比較小眾,“蛤蟆臉”還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總的來看,WEY依託的是自身的實力與對國人需求的理解,它明白目前國人最看重的依舊是外觀和空間,這種選擇比較討巧,但卓有成效。而領克則依託於與高端品牌沃爾沃合作的平臺優勢和對國際資源的把握,核心技術過硬,但由於這些產品內涵很難形成像空間、外觀那樣外在的衝擊,所以有被叫好不叫座的風險。

WEY由設計入手從低端向高端滲透,而領克則直接藉助高端平臺打造更親民的自主品牌,這兩條道路並不存在孰優孰劣。但歸根結底,衡量一款車的好壞還是看它的產品實力,大眾套娃這麼多年地位依舊不可撼動,離不開捷達桑塔納打下來的皮實耐用、帕薩特奠定的品質形象和渦輪增壓時代先入為主帶來的技術先進感,而國內某些山寨起家的車企,雖然有漂亮的外觀,但是產品往往只能名噪一時。消費者的審美總是會發生改變,但追求更卓越的技術和動力的心永不會變。事實上,主流自主品牌在研發方面都有不小的投入,比如長城汽車每年也都有數十億元投入研發,只是相比有沃爾沃技術支持的吉利和領克,長城汽車和WEY的技術進度和爆發潛力顯然不及吉利和領克。

當然,潛力歸潛力,目前領克有沒有硬撼WEY的實力還得看消費者買不買單,畢竟這首月6012輛的銷量還報出了刷單的傳聞,開售當天便有6000的訂單,全月卻只有6012,究竟是銷售、產能原因還是有什麼水分,還是要靠時間來來檢驗。在疆哥看來,現階段的WEY,有點像大家經常調侃的研究中國人的大眾,但願技術領先的領克不要成為叫好不叫座的馬自達吧。

公眾號直接搜索:車域無疆,關注後回覆"車型庫“,即可瞭解疆哥最全的車型評價


車域無疆

先說下,是suv車型成就了長城,而不是哈佛引領了suv熱潮。月銷過萬就能做suv冠軍的2010年左右,哈佛從suv市場殺出重圍是因為沒有國產對手和柴油版!當時造suv的基本算是二線車企,比如力帆,海馬,BYD,中華,華泰(當時奇瑞就是自主一線,所以奇瑞除外)等,現在月銷沒個2-3萬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奇瑞瑞虎就是從前十,國產suv老二到現在這班模樣~ 年代不一樣了,現在長安,上汽,廣汽,吉利。當年是在苦心造轎車,還是想從三大件入手,好好造車,前三苦於國有體質,吉利是當時窮,線體小。長安當時的悅翔,榮威的350,吉利帝豪,廣汽還在玩GA系列轎車。不都是小有成就,知名度很差嗎?(特別說明一下,廣汽一開始玩suv個個幾乎是爆品,另外,造什麼車型是有牌照的,不是哪個車企想造什麼就造什麼,所以法規也會影響車企的戰略佈局)

完全被哈佛帶亂了節奏,現在騰出手,哈佛還是當年的那樣的難以望其項背嗎?博越,GS4,CS75,CS55,榮威RX5都很強,個個都是搶客戶的好手,出了H6已經沒有故事了,還靠類似於福克斯,伊蘭特,馬6等幾代同堂奇多車型的法寶維持數據,我覺得,步瑞虎後塵是遲早的事情~

總的來說,無論是從高科技技術積累還是互聯網化還是三大件的研發,以及全球佈局,哈佛乃至於長城都逐漸被對手超越。

以上純個人看法,不喜也無所謂,愛噴不噴……


回到問題:首先要澄清下,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吉利是控股母公司,沃爾沃是全資子公司。但不代表沃爾沃會把技術傾囊相授給吉利的,沃爾沃還在福特的時候,福特要沃爾沃的技術也是相互交換或者共同研發的。(有專題視頻自己查資料,不再贅述)。所以吉利和沃爾沃才一起打造領克,一個出技術一個出錢。

單從WEY和領克比較,領克略有機會成功一點。不過,我覺得,都或多過少步觀致後塵。豐田玩了多少年才有的雷克薩斯,本田的謳歌,日產的英菲尼迪。所以,個人覺得凡事急不得。沒得金剛鑽別攔瓷器活。不過,中國汽車碾壓世界只是時間問題,目前能看到的對手谷歌算其中一個(堅持做人工智能,從一開始這公司就是這個目標,不得不佩服)。因為漢民族太拼命了!比如我,這麼完了還再刷頭條!@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