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無罪,遺傳有理?|大象公會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1922 年,挪威動物學家謝爾德魯普-埃貝發現,雞群裡總有一些雞被啄得遍體鱗傷,不禁苦惱,大家團結有愛不好嗎,為什麼要互相傷害?

但他隨後發現,雞群中存在嚴格的線性啄序(Linear pecking order),阿爾法雞(αmale)可以啄其他雞,貝塔雞(βmale)可以啄阿爾法雞之外的所有雞,每一隻雞都有自己的排名,α、β、γ、δ……它們只能去啄排在自己後面的雞,排名越靠前,越有享用各種資源的優先權,比如食物、領地和雌性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啄比自己地位低的雞

排名最末的雞隻能吃別人的殘羹剩飯,看著異性和老大哥纏綿自己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但雖然處處受欺壓,生活在群體之中總比一隻雞單打獨鬥強

他將這些現象,總結為社會優勢理論(Social dominance)。有社會動物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選擇了做社會動物,就要有,做不成統治者就必定淪為被統治者的覺悟。

而現代研究者發現,統治者對於被統治者的優勢,不僅在性選擇上,甚至在遺傳方面都同樣成立。

性選擇,就是選爹

許多生物中,雌性會偏愛社會地位高的雄性,雌性辛辛苦苦挑來揀去就是為了給娃找一個好爹,而頭號雄性擁有的社會資源最多,自身的遺傳物質也可能更好

在強姦行為普遍的物種中,雌性的這種偏好更明顯,因為社會地位高的雄性能提供更好的保護,降低雌性被性騷擾的概率。但是如果該雄性後宮中已經有很多雌性了,雌性就會轉而考慮下一個地位還比較高又比較專一的雄性,因為有限的社會資源要和那麼多雌性一起分享,萬一他不雨露均霑,自己能不能懷孕都成問題。

但也有不少物種雌性不 care 雄性社會地位,而更看中他能提供什麼,以及能不能做一個好爸爸。

靈長類動物中,生活在底層的雄性承受了更大的精神壓力,它們需要時不時忍受來自上層雄性的打罵、欺壓和剝削,老大一個眼神就可以嚇死一個小人物。它們缺乏對猿生的掌控力,沒有改變社會的能力,無時無刻不勤勤懇懇地工作,它們唯一的發洩就是欺負比它們更弱小的猿類,那最底層的雄性又去欺負誰呢

小人物的願望很簡單,它們希望能住得離老大遠一些,享受一點點自由,擁有自己的妻子,過平凡的小日子。階級地位始終是它們相親途中最大的障礙,但底層猿類欣喜地發現,做一枚暖男也可以俘獲佳人芳心,它們頻繁給雌性順毛(Grooming)表達愛慕之情,最終抱得美人歸。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順毛是重要的社交方式

它們夢想著自己的兒子有一天能屌絲逆襲,可夢終究是夢,它們一出生身上就戴著沉重的枷鎖。

社會地位可遺傳

研究人員發現,社會地位高的父親更可能生出社會地位高的兒子,社會地位低的父親更可能生出社會地位低的兒子

他們以鹿鼠(Deer mice Peromyscus maniculatus bairdi)為實驗對象,父代(S0 代)由一群遺傳物質相近的雌性(姐妹)隨機和一群雄性(與社會地位無關)交配產生。S0 代雄性隨機兩兩配對,根據攻擊行為確定誰是優勢雄性(Dominant male)誰是劣勢雄性(Subordinate male),更多發起攻擊行為、一段時間內總是勝利的為優勢雄性。

分別讓它們與一群遺傳物質相近的雌性(姐妹)交配,每個雄性挑選一個雄性後代參與後續實驗,重複上述過程四代,結果發現 S1 代、S2 代、S3 代、S4 代分別有 71.4%(15/21)、75.0%(9/12)、87.5%(7/8)、85.7%(6/7)的優勢雄性有一個同樣是優勢雄性的爹

因為樣本一代比一代小,該差異只有兩組是顯著的,實驗排除了雌性因素和環境因素,差異可認為由遺傳因素造成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鹿鼠

無獨有偶,蟑螂(Cockroach Nauphoeta cinerea)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社會地位可遺傳現象。

實驗方法與上一段類似,雌性隨機和雄性交配產生父代(P1),隨機選兩隻 P1 雄性,讓它們打一架確定地位,再分別與雌性交配,把優勢雄性的兒子和劣勢雄性的兒子配對打架,

40 次較量中,85%(34/40)的勝利者有一個優勢爹,該結果是顯著的,說明父親社會地位與兒子社會地位有聯繫。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優勢雄性更受雌性青睞,把妹成功率更高、追求的時間更短、啪的時間更久、啪完之後雌性還捨不得離開它。更有甚者,研究人員發現把妹能力也能遺傳,爹會把妹的,兒子通常也會把妹,爹頻頻被髮卡,兒子通常也被髮卡。

有一些雄性頻頻被妹子拒絕,最後在研究人員神助攻之下(孤雄寡雌共處一室,不交配就不放你們出來,愛耗多久耗多久)耗時多天終於成功交配。結果發現雌性被迫和不喜歡的雄性交配後,生下的兒子有 34.4%(11/32)屬於找不到老婆症候群,而雌性和喜歡的雄性交配後,生下的兒子只有 3.8%(4/106)找不到老婆。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蟑螂

「拼爹有理」的科學爭議

當然有一些科學家立馬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地位高的老爹更容易生出地位高的兒子,不代表社會地位是可遺傳的。很多特徵都可能影響一個個體的社會地位,比如體型大小、肌肉強壯程度、警覺性、智力、體味,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才能在特定的時代產生特定的領導者。

我們能說身高可遺傳,但不能說社會地位可遺傳。社會地位是相對的,你比我好,你就佔優勢,他比你好,你就佔劣勢。再者,動物的一生既要靠自身奮鬥,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一個時代的佼佼者錯生一個時代可能就碌碌無為了。實驗室的環境太過簡化,評價標準太單一,結果可能並不足以令人完全信服。

只是想到,那麼多東西都是先天決定的,就不禁感到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