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1922 年,挪威动物学家谢尔德鲁普-埃贝发现,鸡群里总有一些鸡被啄得遍体鳞伤,不禁苦恼,大家团结有爱不好吗,为什么要互相伤害?

但他随后发现,鸡群中存在严格的线性啄序(Linear pecking order),阿尔法鸡(αmale)可以啄其他鸡,贝塔鸡(βmale)可以啄阿尔法鸡之外的所有鸡,每一只鸡都有自己的排名,α、β、γ、δ……它们只能去啄排在自己后面的鸡,排名越靠前,越有享用各种资源的优先权,比如食物、领地和雌性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啄比自己地位低的鸡

排名最末的鸡只能吃别人的残羹剩饭,看着异性和老大哥缠绵自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虽然处处受欺压,生活在群体之中总比一只鸡单打独斗强

他将这些现象,总结为社会优势理论(Social dominance)。有社会动物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选择了做社会动物,就要有,做不成统治者就必定沦为被统治者的觉悟。

而现代研究者发现,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优势,不仅在性选择上,甚至在遗传方面都同样成立。

性选择,就是选爹

许多生物中,雌性会偏爱社会地位高的雄性,雌性辛辛苦苦挑来拣去就是为了给娃找一个好爹,而头号雄性拥有的社会资源最多,自身的遗传物质也可能更好

在强奸行为普遍的物种中,雌性的这种偏好更明显,因为社会地位高的雄性能提供更好的保护,降低雌性被性骚扰的概率。但是如果该雄性后宫中已经有很多雌性了,雌性就会转而考虑下一个地位还比较高又比较专一的雄性,因为有限的社会资源要和那么多雌性一起分享,万一他不雨露均沾,自己能不能怀孕都成问题。

但也有不少物种雌性不 care 雄性社会地位,而更看中他能提供什么,以及能不能做一个好爸爸。

灵长类动物中,生活在底层的雄性承受了更大的精神压力,它们需要时不时忍受来自上层雄性的打骂、欺压和剥削,老大一个眼神就可以吓死一个小人物。它们缺乏对猿生的掌控力,没有改变社会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勤勤恳恳地工作,它们唯一的发泄就是欺负比它们更弱小的猿类,那最底层的雄性又去欺负谁呢

小人物的愿望很简单,它们希望能住得离老大远一些,享受一点点自由,拥有自己的妻子,过平凡的小日子。阶级地位始终是它们相亲途中最大的障碍,但底层猿类欣喜地发现,做一枚暖男也可以俘获佳人芳心,它们频繁给雌性顺毛(Grooming)表达爱慕之情,最终抱得美人归。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顺毛是重要的社交方式

它们梦想着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能屌丝逆袭,可梦终究是梦,它们一出生身上就戴着沉重的枷锁。

社会地位可遗传

研究人员发现,社会地位高的父亲更可能生出社会地位高的儿子,社会地位低的父亲更可能生出社会地位低的儿子

他们以鹿鼠(Deer mice Peromyscus maniculatus bairdi)为实验对象,父代(S0 代)由一群遗传物质相近的雌性(姐妹)随机和一群雄性(与社会地位无关)交配产生。S0 代雄性随机两两配对,根据攻击行为确定谁是优势雄性(Dominant male)谁是劣势雄性(Subordinate male),更多发起攻击行为、一段时间内总是胜利的为优势雄性。

分别让它们与一群遗传物质相近的雌性(姐妹)交配,每个雄性挑选一个雄性后代参与后续实验,重复上述过程四代,结果发现 S1 代、S2 代、S3 代、S4 代分别有 71.4%(15/21)、75.0%(9/12)、87.5%(7/8)、85.7%(6/7)的优势雄性有一个同样是优势雄性的爹

因为样本一代比一代小,该差异只有两组是显著的,实验排除了雌性因素和环境因素,差异可认为由遗传因素造成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鹿鼠

无独有偶,蟑螂(Cockroach Nauphoeta cinerea)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社会地位可遗传现象。

实验方法与上一段类似,雌性随机和雄性交配产生父代(P1),随机选两只 P1 雄性,让它们打一架确定地位,再分别与雌性交配,把优势雄性的儿子和劣势雄性的儿子配对打架,

40 次较量中,85%(34/40)的胜利者有一个优势爹,该结果是显著的,说明父亲社会地位与儿子社会地位有联系。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优势雄性更受雌性青睐,把妹成功率更高、追求的时间更短、啪的时间更久、啪完之后雌性还舍不得离开它。更有甚者,研究人员发现把妹能力也能遗传,爹会把妹的,儿子通常也会把妹,爹频频被发卡,儿子通常也被发卡。

有一些雄性频频被妹子拒绝,最后在研究人员神助攻之下(孤雄寡雌共处一室,不交配就不放你们出来,爱耗多久耗多久)耗时多天终于成功交配。结果发现雌性被迫和不喜欢的雄性交配后,生下的儿子有 34.4%(11/32)属于找不到老婆症候群,而雌性和喜欢的雄性交配后,生下的儿子只有 3.8%(4/106)找不到老婆。

拼爹无罪,遗传有理?|大象公会

・蟑螂

「拼爹有理」的科学争议

当然有一些科学家立马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地位高的老爹更容易生出地位高的儿子,不代表社会地位是可遗传的。很多特征都可能影响一个个体的社会地位,比如体型大小、肌肉强壮程度、警觉性、智力、体味,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才能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领导者。

我们能说身高可遗传,但不能说社会地位可遗传。社会地位是相对的,你比我好,你就占优势,他比你好,你就占劣势。再者,动物的一生既要靠自身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一个时代的佼佼者错生一个时代可能就碌碌无为了。实验室的环境太过简化,评价标准太单一,结果可能并不足以令人完全信服。

只是想到,那么多东西都是先天决定的,就不禁感到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