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和嬴政小時候關係很好,長大後卻反目

太子丹是燕國的太子,小時候被送到趙國當人質。而這時候,嬴政也在趙國,他的身份可能更尷尬,因為嬴政的父親子楚才是人質,而當秦趙交戰之時,子楚拍拍屁股走了,把嬴政留在了趙國(那時候流行要人質)。


太子丹和嬴政小時候關係很好,長大後卻反目

那嬴政的處境就遠比太子丹危險。兩個人都是人質,同病相憐,都面臨著死亡的危機,都是被排擠被歧視的人,自然關係不錯,算是生死之交的發小。

司馬遷就說:太子丹與王善、秦王少時與丹歡。到了後面,兩人的命運發生了轉變。
太子丹和嬴政小時候關係很好,長大後卻反目​首先,兩個人都回國了。嬴政回去後,父親死的早,他成了秦王。而太子丹的父親燕王喜還活著,太子丹還是太子,而且又被送到了秦國當人質。去的時候,太子丹心情是不錯的,畢竟以前關係好啊,去了秦國怎麼說也會受到關照吧。但是,他看錯嬴政了。嬴政這個人是什麼人?他的太尉尉繚會相面,他就給嬴政看過相,他說: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


太子丹和嬴政小時候關係很好,長大後卻反目​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就是說這個人是不念舊情的,是薄情寡性的。像呂不韋,對他們父子有再造之恩。好的時候叫人家乾爹,父親節狂曬朋友圈。不好的時候,直接一句,你有什麼大功,敢稱仲父?最後把呂不韋逼死了。說白了,就是能用你的時候,對你特別好,不能用你,你哪涼快哪待著去。
太子丹和嬴政小時候關係很好,長大後卻反目​太子丹對現在的秦王來說,就是無足輕重的人,甚至我猜測,也是秦王平定天下的一個障礙,他要是顧著舊情,就不能滅燕國。所以,故意冷落太子丹,讓太子丹先翻臉,這樣就有藉口了。

於是,太子丹到了秦國,嬴政對他相當不友好。太子丹是個單細胞思考者,沒有想到後面的家國關係,一下大怒逃回國。回去之後,就想辦法刺殺嬴政。所以,太子丹不是因為秦國會滅燕國而刺殺,而是為了報私仇,平私憤去刺殺嬴政。
太子丹和嬴政小時候關係很好,長大後卻反目​最終他拉擾了荊軻,差一點真的成功。而得知荊軻是太子丹所派後,嬴政心裡一是暗叫僥倖,差點真的死了,另一面,可能是暗自高興,終於有藉口發兵了。他派大將進攻燕國。燕王走投無路之下,將太子丹殺死,割下首級獻給了秦國。而秦國並沒有因此而放緩進攻,最終將燕國滅亡。

友情?不存在的,當了皇帝,這一輩子也不會有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