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如何讓大數據引領區域教育革新

編者按: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教育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變得越來越個性化,隨著硬件的高速革新和軟件的高度智能化,新一輪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經不可抗拒地推送到了我們面前。作為教育人,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海珠區是廣州市的老城區之一,珠水環繞,潤澤一方,是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生態綠島,素有“海上明珠”的美譽。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海珠區東、西部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問題日益顯現。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也成為基礎教育領域內的難點。為此,海珠區教育局以“教育信息化促均衡發展”作為教育戰略和工作抓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如何讓大數據引領區域教育革新

讓數字變成數據

在傳統的教育管理中,面對的總是一堆生硬的數字,教師數,學生數,成績……面對區域差異,海珠區思考著如何讓這些數字“活”起來,切實關聯到影響這些數字的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學習態度、智力水平等因素,形成真正的“數據”。

為此,海珠區教育局與學信科技合作研發了“海教通”教育綜合應用平臺。該平臺採用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支持不同格式的文件(包括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展示和儲存,支持具有統一身份認證的移動實時交互,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實現家校溝通、創建個人學習知識樹、學生成長檔案、數據智能分析、課堂教學支持系統和校園一卡通等功能。從2015年4月開始在全區108所學校推廣應用,形成泛在化、個性化的學習環境,提供智能化、集成化的校園管理以及人本化、效能化的教育教學服務,使學校的信息化環境與教育教學實踐和諧交融,相互促進。

2016年,海珠區又引入了悅卷星系統,挑戰傳統的手工閱卷模式。起初,老師們一直存在著顧慮,擔心是否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學習?是否需要繁瑣的電腦操作?試卷分析是老師們想要的內容嗎……然而採用悅卷星後,只需將用普通A4或A3紙打印的答題卡,在考試結束後整理齊整放入小巧高效的掃描儀裡就可以自動閱卷。譬如一個學校700份試卷,只需要2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閱卷結束後,無需老師們再進行分數核對統計,悅卷星後臺直接生成成績單,並有題目相關分析,清晰明瞭,細化到每一個試卷知識點,關聯到每一位學生,使任課老師更能清楚教學中輕與重、放與收以及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性。讓以往考試生硬的“數字”,變成了詳細分析知識點和學生差異化水平的生動“數據”,最終有助於提升教學效率與改進教學方法。

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如何讓大數據引領區域教育革新

讓溝通移動互聯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參與,家校溝通一直是教育的一個重要話題。如果家庭和學校能合力關愛孩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配合,建立一個高效溝通通道,孩子的成長必將會更加順利。

海珠區教育局依託技術推動教育的變革,未來還將推進教育綜合管理大平臺建設,形成覆蓋全區、互聯互通的大數據,雲服務體系,深化改革、創新機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進一步完善基於大數據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模式。海教通的使用為學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樑,讓家校溝通變得更加便利。也讓教育實現了從單元體到多元體,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實現對等的共享與溝通,打造了一個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平臺,用信息化的手段創造協助教育。對於傳統教育而言,這是一次從時間到空間、內容、結構的顛覆性變更。

同時,為了提升教師素養,海珠區教育局結合“海教通”的應用,探索從“線上”到“線下”(O2O)的混合培訓模式。教師通過參加面對面的培訓和網絡課程學習,帶著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存在的疑問,在“海教通”協作學習群中與同伴深入交流、尋求解惑。同時,通過教學實踐,將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之中,完成培訓應用環節,實現線上到線下的混合學習,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O2O混合培訓模式

例如:基於網絡學習共同體的“東部研訓”是構建以專家、教研員、省一級學校教師、東部薄弱學校教師為主體的網絡學習共同體。使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研員之間、教研員與專家之間、教師與專家之間建立積極的夥伴關係,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在研訓實施的過程中,既有面對面的交流,也可藉助網絡雲平臺,不同區域的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隨時隨地進行實時互動、教學觀摩和研討。優質教育資源跨越了空間的限制,實現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引領,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如何讓大數據引領區域教育革新

讓課堂突破侷限

如今,教育資源正經歷平臺開放、內容開放、校園開放的時代,這是前所未有的。新的教學範式如慕課、翻轉課程等模式層出不窮,對數千年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形成極大挑戰。面對教學範式改革浪潮,如何反思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如何客觀認識新型教學方式並做到有效消化與吸收?這是值得教育管理者思考的問題。海珠區教育局以信息化教育為主線,倡導讓課堂突破界限,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瓶頸,形成教學新氣象。

在“海珠區中小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課評比活動”中,全區師生和家長可以利用移動終端或電腦在“海教通”平臺上觀看和參與“我最喜愛的微課”網絡投票,總瀏覽量達81088人次,總投票數10583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影響的對象包括學生與家長,活動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應。這是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進信息技術與德育教育深度融合的其中一個成功例子。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目標就是改變教師教的模式與學生學的模式,其落腳點與發力點就在課堂。在“海珠區數字文化引領學校內涵發展”交流活動中,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的初中數學“雙反饋三階段翻轉課堂”展示了課前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完成並提交自主學習任務單,教師利用“海教通”平臺的手機閱卷功能輕鬆獲取學生自主學習的反饋數據,並以此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依據;課中藉助一體化機、微課筆等信息化手段突破疑難、梳理深化和堂清檢測;課後學生可通過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掃二維碼看微視頻進行堂清習題的校對,實現個性化學習。幫助老師巧妙地將信息技術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水平。

廣州市南武中學的“學創空間”引進美國原版STEM學習項目,以項目學習為基礎、以問題解決為核心,通過動手實踐,推進跨學科融合。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主動學習和思考,導師在關鍵處點撥。探索取代傳授,過程取代分數,在動手的基礎上學習理論,培養主動性和創業精神,整體提升學生素養。

除此以外,區內學校關於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碩果累累:綠翠現代實驗學校的“綠翠教育+電子書包”有助於學生快樂成長;實驗三小的“互聯網+”道德實踐教育,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南武實驗小學的“海教通課堂互動系統”在各學科教學中常態化應用,有效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知信小學的“縱橫信息數字化學習教學實驗”,讓教師帶著現代科技理念上好每一節課……

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如何讓大數據引領區域教育革新

近三年,海珠區先後通過了“廣州市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終期督導驗收”、“廣州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暨規範化幼兒園督導驗收”;2012年、2014年先後被認定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中考成績穩居全市前列。海珠教育人用果敢的魄力、大膽的創新和紮實的工作,逐步向“基於公平、追求卓越,辦家門口的優質學校,辦人民滿意的海珠教育”的願景邁進。

構建生態智慧教育體系,推動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變革,致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海珠教育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