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討」葉面施肥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深度探討」葉面施肥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摘要】相關專家認為葉面施肥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我們為了幫助植物汲取更多的養分,實際上有時候會對葉子造成傷害,因為葉子天生並不具備攝取營養的功能。

葉面施肥作為農作物營養的重要補充,越來越受到肥料界和農戶的重視。如何提高作物葉面營養的吸收利用率,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眾多企業和科研院所的重要研究課題。

專家簡介ThomasEichert博士,波恩大學植物營養系作物科學與資源保護研究所助理教授(德國),世界葉面營養領域全球兩大頂級專家之一,近來對葉面滲透方式進行了徹底的變革。

托馬斯教授介紹:葉面吸收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吸收的原理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的物理過程。唯一的不同在於不同的葉面結構對肥料的吸收速度是不同的。葉面吸收作為植物吸收的一部分,與根系吸收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從植物生理角度講:第一,吸收的部位不同;第二,吸收的原理不同。

葉面吸收是簡單的物理擴散的被動過程,根系吸收是通過作物自身調節系統,主動和被動吸收土壤內的養分。

根系被動吸收養分時,跟葉面吸收一樣,是一個簡單的物流擴散過程,根系主動吸收則是由作物本身進行選擇性的吸收。養分進入葉片後融合到作物體內,是一個複雜的化學和生物轉化的過程。

同根系吸收相比較,葉面吸收有如下三個特點:

1、葉面施肥相對速度較快,對作物的養分的補充速度很快;

2、土壤根系的吸收並不是完全有效,根系對營養的吸收很容易受到土壤環境的限制。比如鹽鹼性的土壤內,鐵元素被固定在土壤內,根系無法對鐵元素進行吸收,而葉片吸收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3、葉面吸收的用肥量少,對補充作物的微量元素非常有效,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補充作用。

托馬斯教授研究葉面施肥多年,在業界享有很高的聲望。近年來,托馬斯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試驗,打破了葉面施肥認知上的“五個誤區”:

誤區1葉面施肥是土壤施肥的天然替換

作物葉面表皮的主要功能包括:

1、保護水分不流失;

2、阻止病原體、其他物質包括施的化肥的滲入。

但是肥料在葉面的滲透是由濃度梯度驅使的在葉面擴散滲入的被動過程,而植物葉面的疏水性給肥料的滲透設置了障礙。想要取得最佳的滲透率,幫助植物生長,我們對植物進行葉面施肥,但是由於現實的技術和工藝的原因,往往會適得其反,反倒對植物造成了損害。所以說葉子並不是植物攝取營養的天然器官。

誤區2存在葉片攝取營養素的活性成分

胞外連絲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普遍認為植物攝取營養是通過部分活躍的成分去主動吸收養分。有些研究人員指出“胞外連絲”是作物主動攝取養分的活躍因素。他們認為“胞外連絲”跟我們所說的氣孔非常相近。氣孔能夠連接起細胞並幫助細胞之間進行物質和信息的交換。

研究人員認為葉片攝取營養也是通過類似的結構。他們通過一種非常特殊的、粗糙的技術來證明這種“胞外連絲”結構的存在。但是在七十年代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營養元素進入葉片組織是一個物理沉澱現象而不是作物主動吸收。所以“胞外連絲”並不存在。

誤區3角質層是營養素唯一的葉面通道

人們以前認為植物所有的營養都通過角質層吸收。氣孔在葉片分佈是非常密集的,比如通常每平方毫米高密度分佈著100-500個氣孔。托馬斯教授在研究中使用共聚焦顯微鏡分析溶質滲透葉面的情況。研究選取的是40納米的分子,這個大小的分子不可能通過角質層滲入葉面。但研究發現分子沿著形成氣孔的保衛細胞的邊緣滲入到了葉片內,那就是說氣孔吸收養分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某些氣孔是可以滲透的,某些氣孔是不能滲透的。一般來說,葉片的氣孔滲透率不到10%;

誤區4角質層是攝取營養的主要渠道

角質層是疏水性的角質層,具有親脂性和疏水性。要想穿透角質層,溶質必須能首先在角質層溶解,因此滲透的過程取決於該溶質在角質層的可溶性。許多農藥的可溶性比較高,但養分和鹽的可溶性比較低,所以滲透率也很低。但是在角質層中有一些極細小的氣孔存在。通過這樣的氣孔,葉子能夠吸收比較多的營養。這樣的氣孔中也存在著很多的水,能幫助營養物質穿透葉面。相對溼度越高,角質層中存在的水分越多,吸收的效果也越好。溼度越高,氣孔“打開”得越多,滲透率就越高。

誤區5空氣的相對溼度越高越好

空氣的相對溼度對葉面攝取率作用很大。溼度的變化會影響角質層和氣孔的狀態。角質層吸收水分之後會膨脹,我們就能看到更多、更大的氣孔。氣孔的開啟間接地受到相對溼度的控制。溼度越高,氣孔更有可能開啟。但並不是相對溼度越高,葉面攝取率就越高。事實上,空氣溼度對葉面吸收是一個綜合作用,它對葉面濃度梯度和滲透率是有綜合作用的,往往是空氣溼度位於中間水平的時候,才能獲得最大的滲透率。何種相對溼度時才能取得最大的滲透率取決於噴灑的化合物(即DRH)和滲透路徑的相對分佈。

托馬斯教授觀點總結

葉面施肥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我們為了幫助植物汲取更多的養分,實際上有時候會對葉子造成傷害,因為葉子天生並不具備攝取營養的功能。

所以我們進行葉面施肥時必須“溫柔”,必須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並用瞭解到的知識來指導。我們必須考慮清楚,哪種營養、哪種濃度才是最合適的?

行業公司應該認真思考這些問題,並研製出合適的產品和正確的施肥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