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代人上廁所都用啥清潔,關於古代廁所你又知道多少?

提起上廁所,但凡去過印度的朋友都心有餘悸。印度人清理乾淨自己的方式很原始,印度廁所都沒有衛生紙,人們也不習慣自帶衛生紙,全部是在馬桶旁備有一個水壺,是伸手可及的。大便過後,便用左手手指去擦肛門,然後馬桶邊水槽裡的水沖洗左手。所以,在印度,千萬不要用左手和人握手或者打招呼,否則,對方便會認為你這是對他極大的侮辱。

看看古代人上廁所都用啥清潔,關於古代廁所你又知道多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印度新娘結婚新家一定要廁所

有位常去印度的網友就說過,印度人看咱們還覺得可笑呢。為什麼呢?有個印度人就說過想到他們用紙擦,我都不願意和他們握手。 為什麼印度人會這麼想呢?後來清楚了。原來印度人認為,所有用紙清潔大便的人,都是不洗手的?誤會就是這麼簡單。跟印度人解釋清楚了。他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些人用紙擦完以後,還要洗手的。但是問題馬上來了,他們又開始不解了:你們用紙擦一遍,然後用水洗手,我們直接用手,然後用水洗手。你們不全然對!關鍵的是印度的手抓飯聞名於世,不知道看過這篇文章的朋友還敢去吃印度手抓飯嗎。

  既然標題是談論古人怎麼便後清潔,為什麼還要說印度呢?你猜對了,咱們古人大多也是這樣,不過這是上古時期的事。直到文明誕生開始,咱們的祖先就覺得那樣的清潔方式過於原始和不雅,隨即發明了廁籌。由於衛生和易製作,隨即傳播到周邊國家(印度除外)。

所謂廁籌就是竹片兒,很多的竹片兒放在一個籃子裡,用完之後放在一邊,湊多了再一起拿去用水清洗。雖然現在的人感覺不可思議,但是比起印度來說,起碼心裡可以接受,畢竟就那樣的條件。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無一不是用竹片兒做便後清潔。古人有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其真正的意思就在於竹子這東西是生活的必需品。覺得好奇的朋友可以自己製作一兩個試試,竹子取材及其方便,必須要提醒的是,切記將竹片兒打磨光滑,不然竹籤子扎進去會讓你痛的懷疑人生。

看看古代人上廁所都用啥清潔,關於古代廁所你又知道多少?

廁籌

  東亞地區曾廣泛使用的廁籌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就會說,咱們國家那麼大,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竹子。沒有竹子的地區,人們便後如何清理呢?你們就放心好了,絕對不會和印度一樣的,這些地區的人們要麼是用木頭代替竹子做成廁籌,要麼是學會了把黏土搓成團並風乾使用,沒錯,就是土疙瘩。前提是土是黏土,否則正用著就碎了,你的心也跟著碎了。土疙瘩的製作更加簡單和容易取材,用完之後吧、擺上一排,待風乾之後繼續用。相比之下還是廁籌好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時期歐洲大陸還在用粗麻繩來便後清潔,每個廁所裡都吊著幾根麻繩,至於怎麼使用,大家可以腦補下。你要是回到那個時代,一定會羨慕咱們中國的智慧。至少我是寧願用樹葉子也不會用繩子的。

看看古代人上廁所都用啥清潔,關於古代廁所你又知道多少?

古歐洲居然用麻繩

  相對於中世紀還在使用廁繩的歐洲來說,咱們的老祖宗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紙,並在唐宋時期大範圍的使用廁紙。也就是從此咱們中國人基本上告別了廁籌和土疙瘩的時代,由衷地感謝改良造紙術的陝西漢中人蔡倫。和咱們一起享福的還有咱們的周邊的幾個國家(除了印度),這樣的歲月直到近代歐洲人發明了只能馬桶才得到變化。那就是智能馬桶的誕生,智能馬桶擁有許多特別的功能:如臀部清淨、下身清淨、移動清淨、坐圈保溫、暖風烘乾、自動除臭、靜音落座等等。這才總算是解決了人類上千年的難題。

看看古代人上廁所都用啥清潔,關於古代廁所你又知道多少?

古代歐洲廁所就已經是坐馬桶形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