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今天,還是老朋友“石山下”的文章。

一位老同學問胡適,“小山,你說人生在世,究竟是為什麼的?”

“我每天五點鐘起來,冬天六點半起來,午飯後靠著桌子偷睡半個鐘頭,一直忙到夜深半夜後。忙的是什麼呢?我要吃飯,老婆要吃飯,還要喂小孩子吃飯,所忙的不過為了這一件事!”

“像我這樣終日忙著養老婆,喂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嗎?”

胡適後來寫了一篇《與某君書》,算是回答了這個問題。

“生命本身不過是一件生物學的事實,有什麼意義可說?生一個人與一隻貓、一隻狗,有什麼分別?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總之,人生沒有意義,事情有意義,多做有意義的事,人生就有了意義。

他老人家就是這樣一個回答。很早便聽聞胡適大名,但到有所瞭解,是讀嶽南的《南渡北歸》。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1955年,大陸掀起批判胡適運動,幾乎所有的知名學者、教授尤其包括胡適當年的朋友、同事、學生等都捲入其中,參加學者之多、波及範圍之廣,堪稱歷史之最。

批判胡適的人,都是一些學有專長、卓有建樹的知名學者,他們絕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受過胡適的影響,有的還是胡適幫助過的學生。

有人說,胡適在一生裡所承受的最惡毒、最不堪的語言,都來自他當年的學生。

三聯書店把批判他的文字收集出版,發行了《胡適思想批判論文彙編》,厚厚的八大本,數千萬字,所收錄的文章形形色色,都是用類似的語言從不同的角度在各個領域內對胡適進行清算。

胡適在美國一一搜集,又一一認真作了批註。嶽南說,胡適可能是世上唯一完整看完這八本書的人。

看到那些清算的文字,面對那些反目成仇的親友,胡適是什麼心情呢?憤怒?咒罵?反擊?都沒有。

他只是覺得可笑、可悲、可嘆,他在為一些昔日同僚的言不由衷感到擔憂和痛苦。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當時,我就想,胡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有什麼影響力,值得這樣去批判他呢?他怎麼有這麼大的胸懷,去為那些投來文字匕首的人著急憂慮呢?

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出生於鴉片戰爭,逝於抗日戰爭。生於憂患,死於憂患。彌留之際,老人傷感地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還沒有將中國叫醒。”

最近讀完胡適先生的作品集《人生有何意義》,忽然意識到,胡適也是這樣一個不斷嘗試叫醒中國人的人,他叫的最響,叫的最執著,叫的最專一,他的叫聲從始至終、從生到死都未曾變過。所以,他產生的影響也最大。

李敖評他的老師胡適,說胡適天天忙著到處講學,講的太多,寫的太少,一部《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寫出了上半部。他不學胡適,他要不停地寫,所以,李敖一生筆綴不斷,寫了幾千萬字。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胡適作為一介書生,為何堅持這樣做,以致荒廢了主業?

也許,這就是他所認準的人生的意義,九死而不悔。

他在報紙上回信,為他人作品做序,給畢業學生演講,向工程師講哲學……他就像一隻勤勞的蜜蜂,想要給每一朵遇見的花朵授粉。

他不講身份,沒有架子,他只是想多叫幾聲,多改變一些。他這種大胸懷,不會計較一時得失浮沉,不會在意他人沸沸揚揚。

胡適的學問不是最一流的,但他的做人是最一流的,他的影響是最一流的。

他的很多呼喊呼籲至今仍是晨鐘暮鼓、震聾發聵,他描繪的現象、提出的方法、指出的思路,至今依然很有啟發。

深入讀過胡適的作品,才明白為什麼他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而不是其他人,才愈發感受到思想力量永恆。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他建議,我們應該發憤振作起來,決心去尋求生命的意義,去創造自己的生命的意義,那麼,我們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義,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生命無窮,生命的意義也無窮了。

就算人生是做夢,也要做一個熱鬧的、轟轟烈烈的好夢,不要做悲觀的夢。既然辛辛苦苦地上臺,就要好好地唱個好戲,唱個像樣子的戲,不要跑龍套。

他覺得,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說不出“為什麼這樣做”的事,都是沒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說得出“為什麼這樣做”的事,都可以說是有意思的生活。

我為什麼要幹這個?為什麼不幹那個?回答得出,方才可算是一個人的生活。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他倡導,我們做人做事應該講科學求真理,要拿科學做人生觀的基礎,也要拿科學的態度、精神、方法,做我們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方法。

要把思考技術應用在我們整個生活上,並且使我們在處理日常活動時,成為比較懂得判斷的人,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公民、更聰明的選民、更有智識的報紙讀者,成為對於目前國家大事或國際大事一個更為勝任的評論者。

他認為,真正的個人主義在於把我們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個東西。救國須從救出我們自己下手。他說,有時候我覺得這個世界就好像大海上翻了船,最要緊的是救出我自己。

國家的紛擾,外間的刺激,只應該增加我們工作的熱心與興趣,而不應該引誘我們跟著別人去吶喊,吶喊救不了國家。即使吶喊也算是救國運動的一部分,我們也不可忘記自己的事業有比吶喊重要十倍百倍的。

我們的事業是要把我們自己造成一個有眼光有能力的人才。(看到這裡忍不住評價,這個道理放在盛世的中國可以,放在救亡圖存的中國,就有些不那麼暢快淋漓了。)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他主張,人人都是一個無冠的帝王,人人都可以做一些改良社會的事。這種改造是零碎的改造,要一點一滴地改造,要一尺一步地改造。

我們應當朝夕地去求真理,不一定要成功,因為真理無窮,宇宙無窮;我們去尋求,是盡一點責任,希望在總分上,加上萬萬分之一。勝固是可喜,敗也不足憂。明知賽跑,只有一個人第一,我們還要跑去;不是為我為私,是為大家。

他指出,“實事求是”,才是最可靠的反省。我們要明白過去的黑暗,懂得祖宗罪孽的深重。自認貧乏,方才肯死心塌地地學;自認罪孽深重,方才肯下決心去消除罪愆。如果因為發現了自家不如人,就自暴自棄了,不肖是不肖的紈絝子弟的行徑,不是我們的有志青年應該有的態度。

先明白了“任重而道遠”的艱難,自然會不輕易灰心失望了。凡是輕易灰心失望的人,都只是不曾認清他挑的是一個百斤的重擔,走的是一條萬里的長路。今天挑不動,努力磨鍊了總有挑得起的一天。今天走不完,走得一里前途就縮短了一里。“播了種一定會有收穫,用了力決不至於白費”,這是我們最可靠的信心。

胡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他相信,那個“人本主義與理智主義的中國”的傳統沒有毀滅,而且無論如何沒有人能毀滅。我們的光榮的文化不在過去,是在將來,是在那掃清了祖宗的罪孽之後重新改造出來的文化。

中國的文藝復興已經漸漸成了一件實事了,這是慢慢地、悄悄地,又非常明顯地。這個再生的結晶品看起來似乎使人覺得是帶著西方的色彩,但是試把表面剝掉,你就可以看出做成這個結晶品的材料在本質上正是那個飽經風雨侵蝕而更可以看得明白透徹的中國根底。

這就是胡適的吶喊。為民族、為國家,也為所有人,他不斷的講,重複的講,講給每一個願意聽的人,講了一輩子,喚起了許多人。

人生的意義,就是用無意義的人生追逐有意義的事,雖久經挫折亦不屈不撓不悔,這就是胡適先生教給我們的回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