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有這樣一班「戲癡」,組建了民間藝術團,還把戲唱到了江蘇

人們知道,青陽是青陽腔的起源地,“戲窩子”就在杜村鄉,杜村鄉十一個村,村村都有唱戲的人。杜村人民熱衷演藝,自古蔚然成風。

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能丟

杜村姜是大姓,其宗譜上對杜村土橋姜演儺戲都有記載。據杜村《姜氏宗譜·儺神記》記載:“儺戲為制由來已久,古代有公曆、族歷、暴歷之祭……我族始則姜劉俞姓共之,繼乃各為一會。”“儺戲在土橋姜周邊一直上演不衰。”土橋姜家在南宋開禧三年自徽州婺源遷到杜村,至今已有八百餘年。

青陽著名畫家唐大笠,杜村人,他在《青陽風情憶舊·目連戲》中也講了上世紀四十年代杜村鄉演目連戲的故事,“打我記事起,青陽盛行演目連戲。演目連戲大致分會戲和願戲兩種,會戲是公堂出資,願戲多為私家出資。會戲財大氣粗,熱鬧非凡。開演那天,所轄範圍,每家每戶,殺一頭豬和一隻公雞,公雞當場宰殺。臺下擺滿殺好的豬,刮皮白豬還化妝一番,插上荷花燈,以示虔誠。”愛戲、演戲是杜村鄉人民的文化傳統。

池州有這樣一班“戲痴”,組建了民間藝術團,還把戲唱到了江蘇

“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能丟。”1992年,本身就是個“戲痴”的杜村鄉西河六組民間藝人王建中和14個年輕戲迷一拍即合,組建起一個鬆散的戲班子——西河班。這個戲班子不光唱儺戲、青陽腔、黃梅戲,還能唱目連戲和八都小調,他們忙時務農、閒時唱戲,近30年下來,積累了舞臺經驗,演藝愈精,經口口相傳,主動邀請他們演出的人多了起來,西河班也發展成為杜村鄉民俗文化藝術團。如今每年演出40多場,從村裡唱到了鄉外,貴池梅街、石臺七都、九華山大願文化園、安慶宜秀區乃至江蘇張家港市,都有藝術團的足跡。

表演是傳播、傳承的一種方式

在牽頭人王建中看來,這個藝術團就是村民們“玩”起來的,不打牌不搓麻將,閒來無事就愛唱唱跳跳。這些年,慕名前來學戲的人越來越多,學員大多來自本鄉、廟前鎮和周邊鄉村。

想參與藝術團也很簡單,只要有熱情就可以。王建中說,老帶新這樣手把手地教下來,現在足夠能撐起一整場演出,演出所到之處,深受歡迎,當地人樂意看,我們演起來也有勁頭。

池州有這樣一班“戲痴”,組建了民間藝術團,還把戲唱到了江蘇

“儺戲、目連戲這些文化習俗年年上演,大家不但不厭倦,反而越來越感興趣。”在王建中看來,這些具有濃濃文化氣息的民俗都是“珍寶”,創辦藝術團經常開展表演活動也是傳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現在面臨的一個難處就在於人員流動性大,不得不面對臨時培訓的情況。有人才能演,演了大家去看乃至去學,好東西才能流傳下來。不怕被別人學走了,就怕沒人願意去學去演。”

讓民俗表演迴歸到群眾中去

退休之後,身為中國書畫家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的青陽杜村人餘有水去黃山宏村、蘇州同裡、湖州南潯等古鎮,短則停留1、2個月,多則住上8個月之久。除了創作書畫,他還熱衷近距離接觸當地的民俗表演,領略氛圍,“看的時候我就想到我們杜村的儺戲、青陽腔、目連戲、十番鑼鼓、豐收鑼鼓、八度民間小調等民俗表演,不比他們的差,但是傳播上還不夠深入人心,文化旅遊的概念不夠強。”

池州有這樣一班“戲痴”,組建了民間藝術團,還把戲唱到了江蘇

回來後,餘有水把大部分時間都傾注在杜村鄉民俗文化藝術團,自覺自願擔負起顧問的角色,希望以這樣一個民間自發組建起來的劇團為載體,讓這種從群眾中來的民俗表演迴歸到群眾中去,被更多人尤其年輕一代所接受。

對於這些口傳心授的古老說唱,去記譜、作曲、改編劇本,把它們留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能隨便改,曲調要契合,字句要講究,劇本要貼近。”每回演出,但凡時間允許,餘有水都會去現場看,並琢磨怎麼再去調整、改進。

池州有這樣一班“戲痴”,組建了民間藝術團,還把戲唱到了江蘇

因為把大多時間、精力都放在藝術團上,餘有水婉拒了各地的書畫創作邀請,“不去做這件事,總覺得良心上過不去。不求名利,不圖錢財,就是為了心裡踏實,想看著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一直流傳下去,讓更多人看到,瞭解到我們杜村特有的文化。”


主辦 / 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 / 池州市信息辦公室

協辦 / 池州新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