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離鄉不丟地 不種有收益

發展多種模式土地託管服務

攸縣:離鄉不丟地 不種有收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29日訊(記者 李文峰)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多外出打工,誰來種地、地怎麼種?“攸縣供銷合作聯社控股成立大農和生態農業責任有限公司,打造‘3公里土地託管服務圈’,幫助農民實現‘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近日,攸縣縣委書記譚潤洪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

據瞭解,攸縣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18萬多人,佔全縣農業人口近三成。為解決無人種地的問題,近年來,該縣積極探索,發展以土地託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該縣供銷合作聯社以其社有企業惠農公司為主體,先在皇圖嶺、江橋等6個鄉鎮(街道)試點建立土地託管服務中心,在村裡建立土地託管服務站或惠農服務社。去年2月,惠農公司注資210萬元,聯合5家水稻、農機合作社及農資、農技服務大戶等,共同創辦大農和公司,在堅持土地權屬不變的前提下,推出“保姆式”“菜單式”“勞務式”等多種模式的土地託管服務,服務內容包括播、耕、種、管、收、儲、加、銷等。

“目前,全縣土地託管面積達10萬畝,其中農機服務雙季稻5.5萬畝,農資供應服務4.5萬畝。”大農和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為不流轉土地、又常年外出務工或無勞動能力的農戶,提供“保姆式”全託服務;對有部分勞力的農戶提供“菜單式”半托,將服務項目列成單子,統一價格標準,讓農戶自主選擇;對僅需要勞務服務的農戶,還提供“勞務式”託管,承擔其生產中的勞務項目。

“通過土地託管,實行統防統治、機耕機收、代儲代銷等,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水平,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每畝增收400到600元。”攸縣寧家坪鎮筆武村村委會主任、惠農服務社社長陳建平說,土地託管把一家一戶零星分散的土地整合起來,提高了效益。筆武村惠農服務社除了託管本村2700畝耕地,還託管了周邊7個村8000畝耕地,不僅種植水稻,還種植雜糧、蔬菜、中藥材等,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得到前來調研的省政府領導肯定。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