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見面也要叫爹!滿清權臣多爾袞,給順治留下一生陰影!

順治是康熙的生父,清朝入關後的首任皇帝,他在剛上位的時候只有六歲,放到現在是一年級都上不了的。長大之後,還喜讀漢書,遭到滿清保守派的抵制,一生都活在多爾袞的陰影下。後來甚至準備跑去當和尚。

皇上見面也要叫爹!滿清權臣多爾袞,給順治留下一生陰影!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親兒子,正白旗旗主,順治時期的攝政王。可以說,多爾袞“區區”當個攝政王都是妥協的結果:多爾袞本身差點當上皇帝,又為滿清入關立下漢馬功勞。如果他當初狠狠心,估計後來就沒順治什麼事情了。

皇上見面也要叫爹!滿清權臣多爾袞,給順治留下一生陰影!

兩人一較,多爾袞根本不會把順治放在眼裡。朝廷唄多爾袞牽著鼻子走,每次多爾袞和順治發生爭執的時候,文武百官包括順治的母親孝莊太后,根本沒有人站在順治一邊。後來,多爾袞的稱號從“攝政王”最後變成了“皇父攝政王”,據說其中涉及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兩人的秘密關係,這裡就不多分析了。只說順治,他這個皇帝見到多爾袞要喊聲“皇阿瑪”,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吞。

可以說多爾袞不死,順治就只能當一輩子傀儡。不過多爾袞因為好騎射的干係,打獵墜馬身亡。死後,多爾袞還獲得了“清成宗”的稱號,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順治對這種稱號必然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終於掌權的順治,過了兩個月就宣佈了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屍。十多年過去了,還不忘這切齒之仇,當有大臣稱頌多爾袞的功勳,後果就是被流放寧古塔充軍。

皇上見面也要叫爹!滿清權臣多爾袞,給順治留下一生陰影!

順治對多爾袞的仇恨,甚至影響到政策的執行。他對多爾袞排斥到了只要和多爾袞有過交情的人,順治就會討厭。而成為多爾袞政敵或者被打擊過的人,順治執政以後都會重用。

有一個很慘烈的故事,可以說是“圈地引起的血案”。在這起血案中,喜歡漢文化、重用漢臣的順治,原本準備處置滿清貴族。最終卻360度大旋轉,下令處死漢臣陳名夏。這件事情過後,順治感到非常惋惜。後來一次遊玩時提到陳名夏,順治就說:“陳名夏多讀書,問古今事了了。即所未見書能舉其名。”後來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陳名夏終好。”

這件事情的起因和結局都是因為多爾袞。

多爾袞生前頒佈過“跑馬圈地”的政令,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順治執政後,堅決反對這條政策,一方面是因為政策是多爾袞頒佈的,另一方面是因為順治親漢。順治熟讀四書五經,學得都是“治國齊家平天下”這種理論。他還曾經在宮裡經常穿漢式服裝,還曾經頭戴明朝皇冠、身穿明朝皇袍,對鏡沾沾自喜,認為比滿服強多了。他自己的正宮,是一個也不喜歡,因為順治覺得他們漢語水平太低。後來董鄂妃在順治後宮中步步高昇,就是因為董鄂妃通曉漢文化。

皇上見面也要叫爹!滿清權臣多爾袞,給順治留下一生陰影!

當朝廷接到一起圈地案後,順治第二天召見群臣,讓大臣鰲拜把事情講清楚,準備處罰圈地的滿清貴族。與會大臣分成兩撥。一邊是代表官僚利益的滿族權貴,一邊是級別稍微低一點的漢人官員,他們代表的是平民利益。在鰲拜說完了案件的來龍去脈之後,漢官團結一致,都認為除了退地以外,主犯還應該殺頭。帶頭的漢官正是陳名夏,和其他漢官一起聯名上奏,給順治施加壓力。

皇上見面也要叫爹!滿清權臣多爾袞,給順治留下一生陰影!

滿清八旗

由於言辭激進,順治偏偏心情不好。便將陳名夏下獄審判,由吏禮刑三部從嚴審理這案子。六部掌權的都是滿族大臣,對陳名夏當然是沒什麼好印象,藉著這次機會落井下石,一致給出了殺頭的結論。

火氣過後的順治心軟,想赦免陳名夏。這時候八王之一的鄭親王急忙進宮阻止順治,把陳名夏曾經巴結多爾袞的事情說了一通。雖說順治親漢,但是一說起多爾袞。順治當場就怒火朝天,下旨:陳名夏,賜死!事後,就有了前面順治的哀思。若干年之後,順治也一直對鄭親王耿耿於懷,他覺得鄭親王用一句“多爾袞”,就改變了自己的判斷,非常可惡!

皇上見面也要叫爹!滿清權臣多爾袞,給順治留下一生陰影!

順治一生叛逆,後來他拒絕婚姻安排,再後來又想去當和尚。其中一點重要原因,就是多爾袞給他帶來的陰影太過沉重,令順治覺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想要掌控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