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在看專欄嗎?

還有人在看專欄嗎?

此刻,我在寫今日頭條的專欄,在電腦前敲著鍵盤,一邊查WORD裡的字數,一邊看錶,多麼想趕緊寫完,約一二好友,到城西路邊攤上,喝點夜老酒。可對於你,我的讀者來說,你打開今日頭條的首頁,你的目光停留在這個標題上,0.5秒鐘之後,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處。我永遠地失去了你!

天下的飯碗千千萬,幹什麼不好,為什麼非要寫專欄?

常言道: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對於靠寫字為生的人來說,寫專欄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是有個固定地方發表,有固定的稿費可拿;二是專欄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出書,可以一魚兩吃。

但是專欄確實不好寫。會寫雜文不一定寫得了專欄,這是因為專欄有自己的特點。一般來說專欄往往定期發表在固定的版面,固定的位置,還有固定的欄目名,這些欄目名字還由諧音拼湊的成語組成。寫專欄要有超強的抗壓能力,還要有韌性。寫專欄心裡裝著讀者,不能只顧自己高興,忘了展覽是給誰看的。實際上一位澳大利亞專欄作家的話一語中的:”專欄是一種寫給讀者看的有交稿時限的雜文。”專欄要想吸引人看,就需要有鮮明的個性,要有觀點,有時候為了取悅讀者,不得不出賣自己和朋友的隱私。

專欄作者最怕的就是沒東西寫,搜腸刮肚,抓耳撓腮。記得董橋講過一件事,他早晨起來就發愁,對著天花板想今天的專欄怎麼寫。忽然聽到收音機裡播出一條新聞,香港內衣銷量增長。董橋說:女人喜歡內衣,說明男人喜歡情趣,說明經濟開始回暖。這是多棒的題材啊。於是當天的專欄解決了。不過不是所有的專欄作家都能憋出一篇好文章,美國專欄作家鮑勃-康斯丁在1973年的一天,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專欄,全文如下:

“今天我實在沒什麼可寫的。”

像這樣誠實的專欄作家實在不多見,更多的是以次充好,以舊充新,倉促上陣,潦草應付過去。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專欄越來越不好看。

專欄質量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作者不專,內容不精。

我們看國外大報的專欄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專注於一個或幾個擅長的領域,只談自己知道的事。比如撰寫《世界是平的》的弗蘭克-裡奇,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他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專門寫百老匯劇評,他的評論可以決定一場演出的票房。進入90年代之後,他改寫中東問題,進入21世紀,他專門寫政論。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專欄作家最重要的一個素質是專業、懂行,絕不僭越自己專屬的領域。

然而,在中國卻不是這樣。我國盛產橫跨多領域、全學科、全知全能的維基百科式專欄作者,即萬能時評家。

在中國浩大的專欄作者隊伍中,用豐厚的知識儲備和常識寫評論的畢竟是少數。多數是搜索引擎加偏見學派的傳人,他們先預設觀點,再篩選材料。他們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部立陶宛獨立思想史,只要有人約稿,儘管動筆之前的24小時,還不知道波羅的海在地圖上哪個位置。他們也可以滔滔不絕援引凱恩斯、弗裡德曼、巴菲特、加菲貓來評述 CPI,FPI,QFII,QDII,只要他們認為此刻不該噤聲。他們忽而是物理學家、動物學家,忽而是社會學家、女權學家。根據需要,在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和法科生之間,自由變換角色。當然他們有幾樣”撒手鐧”一直握在手中,”憲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自由”、”真相”是不能不提的,如果還能祭出幾樣”公民社會”、”公共空間”那簡直就是完勝了,可以刊登在主流報紙上,並被各大門戶廣為轉載。

大家看到這裡,一定禁不住想問:”別光說別人,你最擅長什麼?”我嘛,讓我想想,讓我想想,讓我想想……謝天謝地,字數終於夠了,咱們下回再分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