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這部電視劇真有大家評價的這麼深刻嗎?

智為天下

第一次看這部電視劇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初看之下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個很特別的感覺:這應該是一部有點超凡脫俗的電視劇,說不清道不明。

直到差不多五年之後,有一次與一個學生聊天的時候,無意間說到此劇,該學生對此劇評價甚高,還強烈推薦我去看原著小說,並且沒過幾天,他便從家裡的書架上把電視劇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帶給了我。

小說作者豆豆傳聞是建國初期某著名敏感人物的後人,我沒有去考證過,不敢下結論,也不方便點名道姓。看了電視劇,再去看小說,然後又去看電視劇,似乎有點開竅的感覺,但是也僅僅是一點點而已。

坐而論道容易,言能踐行頗難。男主丁元英生活中是一個痴迷音像的土匪級發燒友,為了一個承諾鑄就了一段殺富濟貧的商戰神話,同時也演繹了一段超凡脫俗的天國之戀。

說的過分一點,男主特別符合現代社會“高逼格”特徵的人物形象。王志文整個人的形象就讓人感覺特別高級。之所以大家都覺得該劇深刻,可能是因為人們都在尋求各自人生的“道”,悟道與踐行孰先孰後、孰輕孰重,可能是困擾許多人的難題。

劇中丁元英與高僧智玄大師的對話也堪稱經典,丁元英首先給了智玄大師一首自己寫的詞:《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

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

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後來又說了如下一段話: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昧因果者無住而住,無慾無不欲,無戒無 不戒,如是涅槃。

最後智玄大師感嘆:“以貧僧看來,施主已經踩到得道的門檻了,離得道只差一步,進則淨土,退則凡塵,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

以上都是個人見解,歡迎討論交流。


那些影像

用我自己的切身感受,來說說《天道》主人翁丁元英。因為他這三年特殊的經歷我也有過,無論行業、隱居、思想層面都很像,唯一不同的是他亂中取勝,得到找上門的愛情,我卻亂中失去所謂的愛情,這就是現實生活與文藝作品的區別。所以我有評判的條件。



《天道》剛出來那會,我還沒有劇中丁元英相同的經歷,只是覺得這個戲側重靈魂擺渡的描寫,有些深度,感到不錯。及至有了三年的相同遭遇後,再回頭看一遍,就明顯感到該劇的不足,明顯的匠氣,創作者單薄的生活積累支撐不住厚重的故事。只說三點主要的:


⒈故事的緣起就違背了現代社會的契約精神,告訴人們可以為了個人想法拋棄誠信。劇中丁元英因為不願為德國人賺中國的錢而單方毀約,經受了三年無事可幹的窘迫日子。劇中本來重筆描寫丁元英的愛國情操,其實無意表現出了他曾服務的德國公司職業規範,講信用,守契約,人性化。儘管你出爾反爾單方毀約,導致公司承受損失,但公司對你依然如初,給你足夠生活費,保護你的個人財富,滿滿的人文關懷。

⒉丁元英不是劇中所要表現的那麼思想深邃、談吐高深和大智若愚,神一樣的境界,確實是一個劇中定論的“高級混混”,就是個以個人的小聰明而故弄玄虛的股市中介。舉四個例子:

一是沒有自我生活的能力。一個成熟的智慧男人,必定的會生火做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丁元英就不會,成箱的方便麵、茶葉和香菸。悟透天道的人肯定的不是這樣。


二是為個極小的面子問題,再次違背職業承諾,幫一個女人操持股票,典型的職業小人做派。這種人沒有職業操守,毫無誠信可言,別說不可能悟透天道了,連怎麼做人都不會明白。

三是主導扶貧做新項目開發並獲得極大成功。如此的跨界操作,能夠獲得非同一般的成功,只能是神話,現實中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說是創作者在硬生生編故事,意淫罷了。


四是作為一個股市經紀人,在三年內不可能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隨意挪用既定的生活費用,沒有計劃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笑話,也說明創作人根本不懂經濟。

⒊貫穿全劇的重頭戲是老套的愛情。這個模式無可非議,可這裡表現的同樣的無厘頭,邏輯關係混亂。一個高職家庭出身又有著國外生活經歷的女孩子,且不說是多麼的聰明、美麗、善良,單是工作性質和教育背景,就不大可能會不管不顧的愛上一個混混,警察與小偷的關係再怎麼微妙,也不至於白痴一樣貼上去,心裡都是有底線的。



佛說:“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很多事情不經歷是無法體會到真正內涵。所以我能夠評價這個劇和這個人,也就是幻化的理想性描寫,故弄玄虛玩深沉,沒有深度可言。


普濟

《天道》是近年來少有的高品質作品,我個人非常喜歡,其中三個重要的橋段就可以概括這部電視劇的精華。

第一個精華的部分是,整劇剛剛開始的時候丁元英和韓楚風在酒店裡喝酒聊天,講到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的詬病。比如中國人喜歡“依靠”: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等大家習以為常的觀念,但是正是因為有條件可以“靠”,所以我們很難形成一種個體的強勢文化。還有“青天大老爺”的文化,老百姓很多時候把自己的命運,放在一位小概率出現的青天大老爺身上,小概率發生了,自己才有可能被公正的對待。

第二個精華橋段是,丁元英的父親得了重病,在家庭討論中,提出養兒防老是一個遠期交易。如果父母養兒是為了防老,那麼父母對於兒女的愛就不是無私的。本劇用了一個,我們過去想都不曾想過的概念解讀親情,所以我當時看到這段電視情節的時候,產生了強大的心理震撼,對價值觀的衝擊巨大。

第三個精華的片段是,丁元英在寺廟裡面跟老和尚坐而論道,成為了整個作品的點題部分。論道的過程其實是為了引發輿論爭端的,讓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對比的論點浮出水面。

每個人強勢文化的理解都不一樣,我對強勢文化的理解就是“心想事成”,想要什麼結果就為這個結果去努力,最後達成目的。而弱勢文化往往是,在想要結果之前,先去找各種各樣的因素,各種各樣的條件以及理由之後,才開始的邁出第一步,甚至最後沒有結果也是因為沒有天時地利人和,是命運使然。



書生講電影



1、《天道》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這部電視劇,代表的是我們的文化被破壞以及外來文化也就是中西文化衝突中,城市精英階層所表現出來的迷茫、軟弱、痛苦、反思等,最後就是城市精英們的文化沉淪。因為只有沉淪的人,才會渴望被救贖。在作者看來,中國文化是弱勢文化,西方文化是強勢文化。為什麼呢,因為環境事實說明的。還沒打從孃胎生出來就開始英語胎教了,都過一些別人的節日等等現象。

2、文化貧瘠導致思想空虛

在這部電視劇裡面,主人公丁元英一遇到精神思想方面的事兒就跑到禿驢廟裡面,找要飯的大光頭猩猩論道,可問題要飯猩猩會給你講一些空,空就是一切。放下,可憐的人們,然後他一邊又積極的把別人放下的揣到自己兜裡,指望這些人指點迷津那就徹底的更加迷茫困惑最後沉落了。從這點看,其作者和金庸大俠有著同樣的嗜好。在金庸的書裡面登封的要飯猩猩樂園,永遠是排第一位。其實這就是會道門下水道文化的製造者,同時失道才讓這些垃圾肆意盛行。

3、大雜燴人生

文化貧瘠的大環境裡,讀書很多,想法也很多,卻都不得要領,為什麼?跟讀的什麼書有關係,如果讀一些離道悖德的妖書,越讀的多越智障,終得正門而入。大半生過去了,雖然表面看著獲得了成功,但是精神深處卻找不到依託,精神空虛,差不多就是精神疾病。有病了找一些雜七亂八的下水道垃圾燉一鍋大雜燴,以為這就是拯救,以為這就是人生。

4、真正的救贖在哪裡?

除了自救,沒人能救他。要自救就要從下水道里鑽出來,從文化的廢墟中站起來,迴歸本源,重回華夏文明,找到自己的根魂魄,不再以一個文化無根無家無魂魄的精神流浪兒審視並自居。這樣後自然就不會再尋求救贖。因為他不再是一個文化病人,找到了自己文化的家,從此不再流浪,也自然有了快樂。


崇儒

《天道》主人公丁元英是一個“典型”的受傳統文化薰陶出的知識分子。他顛覆了以往認為固守傳統文化人物的迂腐形象,而是領悟到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善於活學活用的一個人物。

看劇照:

是“明白人”(劇中介紹丁元英的話)是魔鬼?



丁元英的口語與行為中常常夾雜著佛道儒的語錄或思想,對傳統文化不瞭解者往往只看到他的神奇,卻難以理解為什麼。這也是這部劇當時並不賣座反而近年來隨著大家對國學愛好而越來談論越多的原因。



劇中的丁元英是孤獨的,他是一個站在高處看著芸芸眾生而又覺得無能為力的角色。就如最後他任憑芮小丹走向危險而不去阻止,即使電視劇給出的解釋也是那麼蒼白,但理解的又有幾人?



其實悲劇從一開始就告訴大家了,片子開始介紹丁元英“說他是鬼可以,說他是魔也可以,就是不能把他當人”就下了定義,丁元英是一個被現代這個崇尚西方思想社會難以理解的“智者”。


對於這部電視劇的認識,就借用劇中丁元英常引用的經典語錄“言語道斷,一說既錯”來結尾吧。


附錄幾句《天道》語錄,大家賞玩:




天道TD

“天道”是一個可以提高格局的電視連續劇。

劇中丁元英是靠生活修行悟道,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常人無法理解,他對事情能看到本質,所以對事情的發展能準確預見,而芮小丹也許算得上顯現了“本自俱足”,本就走在道上隨性而行。

純粹、精神至上,有著天堂般感覺的愛情卻是一個悲壯的結局,過於美好的東西也許總是不會長久只能歸於記憶珍藏,丁元英的預見也無法阻止生離死別,好象能看透生死的丁元英也悲傷到大把吐血。

充滿禪道味的“天道”,我們能悟到,我們的見識未必是對的,甚至常常是與真相相反的—-無明眾生。“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不必固執已見,不必覺得自己看清的就一定是真相啊。

劇中的一場扶貧之事是芮小丹向丁元英要的一份禮物,常人看去是公德,丁元英卻覺得只是劫富濟貧不太厚道,攪亂了一個有序的市場,把一個幾百人的好企業拉下水卻只是為了一個小村子的脫貧,結局雖然是和合的美好結局,但代價卻也不小。

關於扶持,正如有時候有人伸手去幫助一個必然要倒的企業時,是責任感?是公德心?還是我們對善的執見?也許真相是--這樣的幫助只會讓這家企業延長痛苦的日子,讓人失去了重新出發的勇氣和機會,政府有時不是經常這樣做嗎?可見真正的慈悲和行善要有高智慧。

有空可以好好看看這部電視劇。





超級思享網

神講神話當鬼話聽,無論多深刻都是曲高和寡,因為聽不懂!比如易經?人講鬼話當神論,因為是同類,於是就有了膜拜,比如那個耍蛇的!天道之所以被眾人追捧,得益於網絡的發達和自媒體的泛濫,翻翻有幾個大V天天給你扯天道?

天道如今被推到這麼高的位置,得益於豆豆通過一個合情合理的故事把我們並不曾關注的核心問題刨析清楚了,什麼佛理佛教及基督教義,羅圈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及其資本論,進而涉及到國家體制、人民民主問題,這些都是普羅大眾都不曾涉獵的東西,作者用簡單的易予理解的方式和語言,取其核心價值呈現給讀者觀眾,用最淺顯的道理詮釋人性的弱點,假入通篇給你講馬克思列寧主義你聽得進去才怪,通篇侃聖經我估計你我腦殼都有包,就好比我們剛接觸股票一樣,什麼買空/賣空,什麼基準風險/基本風險,等等專業術語,一看一臉蒙逼,看看百科明白一點,經過高人再詳細闡述……哦,原來如此,如此而已!

為這劇痴迷的不要忘記一個事實,天道里主人公的背景、地位、學歷、知識、閱歷,單就學歷一項能企及的恐怕不多吧,那可是1995年啊。

試問有幾個通讀過聖經的?有幾個通讀過馬克思的?……咱就是個開飯館的,開超市的,或者各行各業的,大公司小公司的,一個開好了開2個接著345678個,這就是實事求是,神魂顛倒搗什麼亂哦


鏡像生活館

《天道》這部王志文、左小青聯袂出演的電視劇。本人看了不下5遍。確實是部很不錯的電視劇。

但是還談不上經典。本劇劇情一般,情節也並無太大起伏,扣人心絃橋段。

但是此劇本人依然推薦,是因為劇中人物的臺詞非常深刻。小到生活點滴,大到文化信仰,無不入骨三分。值得回味,值得琢磨。

其中有兩個小段的臺詞讓本人印象比較深刻。

第一段,是在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回國當天。和好友在酒店房間吃飯喝酒時候的一段話。丁元英是這麼說的:現在有人動不動就拿民主開方子,以為一民主中國就什麼都萬事大吉了。真那麼簡單嗎?如果真那麼簡單,我不覺得共產黨缺乏那樣的胸襟,一個政黨也無法阻止社會發展的趨勢。有的人一邊罵,一邊伸手找你要民主。他有主嗎?他的那個主,歸根結底還是你要為我做主的主。

第二段,是丁元英的父親病危,直至去世。他和他的兄弟姐們的一段對於人性的對話。丁的妹妹問他,哥哥,如果爸爸治病還差1萬。但是家裡砸鍋賣鐵已經拿不出1分錢的話,你會怎麼辦。丁元英回答:那就讓他去死。辦到什麼樣不是標準,盡心盡力就是標準。

當然。此劇中還有很多精彩的,讓人反應強烈,相互討論,辯論的臺詞。總的來說,是部蠻有深度的作品。

希望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看。祝大家開心。


歲月靜好4272979

《天道》,這部電視劇我看了不下八遍,書看了不少於三遍,每次看過都有更深刻領悟,能夠相提並論的電視劇只有《康熙王朝》《上海灘》,對於人性的貪、嗔、痴描述的淋漓盡致,什麼是格局,什麼是大人物,什麼是小人物。

芮小丹的死我倍感挽惜,從來沒感覺到生命如此脆弱,愛情如此純潔,小丹說給她一個神話,不要讓她們的回憶只是在床上。什麼是神話,什麼是人性,沒有生活的洗禮和滄桑是沒有資格談論。


盡人事知天命26208248

豆豆的三部小說,都是用於承載表達思想的,而不是給你講故事的。

我最初看了幾遍,都總覺得哪裡有不對勁的地方;文筆好像一般,細節描述非常少,感覺很糙,很乾巴的感覺,有些細節不是完全能經得起推敲。

後來算是看明白了,我覺得豆豆根本就不是一個作家,她是有著自己對社會,對宗教,對人性又著獨特見解的一個人;她想表達她的這些思想,她的這些理念;所以才寫了這些小說。小說只是架子,只是為了把枯燥的思想描述顯得更加有意思一些,更加落地一些的手段而已;她本身是沒有那麼在意的。就像《天幕紅塵》中葉子農的愛情,描述極少,勞務移民也罷,老九槓子面也罷,也只是為表達因果關係,見路不走的思路而設定的故事情節而已;換成其他的案例也是一樣的。 《天道》也是如此,想說的是文化屬性,想理清楚的是儒釋道、上帝、救世主和社會關係之間的亂麻一樣的關係,炒股,王廟村的神話只是為了驗證落地這套思想的設置的場景;芮小丹的出現也只是作為旁白為了更加清晰深入解讀解釋這套理論思想,總不能設置丁元英自己說吧。

當從這些角度去看的時候就非常清楚了,作者想展現想探討的是思想,是弱勢文化屬性,是儒釋道上帝真主的思想基礎,而不是具體到哪個人物,哪個情節,畢竟只是小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