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羣,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位於革命老區安徽省定遠縣倉鎮的王小廟烈士陵園,安葬著1200多名新四軍無名先烈,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全國最大的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三批“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王小廟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群所在地,是江淮丘陵地帶極為常見的荒崗野嶺,以前共有174座墳塋,埋葬著700多名新四軍無名烈士,佔地10.6畝。1997年年初,當地政府修建了一座象徵174座無名烈士墓、高17.4米的無名烈士紀念碑,傅奎清將軍題寫“無名烈士紀念碑”碑名。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後來,當地民政部門又將散落在全縣11個鄉鎮的496位無名烈士遺骨重新安葬於此,共安放著1200多名無名烈士的遺骨。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據《定遠縣誌》記載:“民國31—34年,新四軍二師衛生部設在觀寺鄉東南官塘陳村,醫院下設三個分所,一分所設在官塘劉村,3分所設在馬廠村。多為站雞崗、黃桐廟等戰鬥傷病員轉送到這醫治,醫治無效犧牲的就安葬在王小廟。”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據新四軍老戰士、南京軍區原政委傅奎清將軍回憶:定遠是淮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地區。當年,新四軍二師與淮南地區的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粉碎日偽軍數千人以上規模的“掃蕩”和進犯多達200多次。但是,我們也付出了大的代價,傷亡2萬多人,犧牲縣團級以上幹部40餘人。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新四軍二師六旅衛生部長、雲南省衛生廳原廳長郭光華老人曾這樣回憶:王小廟無名烈士都是在淮南抗日根據地戰鬥中因傷後不治而死亡的烈士最集中的地方,時間是1942年至1945年間。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按照郭光華老人的回憶,僅在定遠縣佔雞崗戰鬥因重傷不治就犧牲了100多位同志,黃桐廟戰鬥中抬到醫院無法治療而犧牲的約600人,這些同志都埋葬在王小廟。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當年為新四軍官兵制作棺木的木匠、馬廠村村民劉忠樸老人生前回憶:戰士們犧牲後,開始時每位烈士都有一口棺材。犧牲的戰士多了,就挖一個土坑放一具遺體。後來,一個坑放兩具甚至幾具遺體,最多一個坑放12具遺體。這些烈士,由當地老百姓抬到王小廟東北側的一片荒嶺中埋葬。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據知情人透露,戰士墓前立有一個木頭做成的小牌子,牌子有30釐米長,5釐米寬,上面寫有烈士的姓名、職務、部隊番號。

剛開始,這些墓牌保存較好,但由於日寇掃蕩,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加之長久的風化,所以牌子不見了,也就不知道烈士的名字了。

國內最大的無名烈士墓群,埋葬1200名新四軍烈士,3人看護40多年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第一位自發義務看守墓地的老人,是家住墓群附近的新四軍老戰士楊文秀。沒事時,他就帶把鍬去墓地添土除草,驅趕牲畜,老人一直堅持20多年,如今楊文秀已經去世。

劉玉雲老人從1998年正式進入烈士陵園看護,後來,67歲的梅發勝老人也義務看護烈士墓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