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探底

加速探底

一線投資 劉炟鑫

指數不斷探底,一批又一批的進場短線抄底資金被吞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本週連白馬股、藍籌股都在泥沙俱下。全球資本市場的目光都在關注週五中午12點美國對中國商品第一輪加徵關稅的情況,所謂不破不立,指數回落到2600點區間後,激發了場外部分資金的抄底熱情,迎來V型逆轉。

近期不斷有投資者測底,我們總結過去幾次公認的熊市市場底部有以下幾個特徵:一是大盤跌幅足夠大、時間足夠久,才有可能見到真的底部。如2005年,上證指數從2245點跌到998點,跌幅達到56%。2008年,大盤從6124點跌到1664點,跌幅達到73%。2015年從頂部5178點計算,跌幅已經達到45%。二是市場底部的整體絕對估值足夠低。2005年998點對應市場平均市盈率是18倍,2008年1664點對應市場平均市盈率是14倍,而目前的平均市盈率是16倍,已經處於歷史底部估值區域附近。三是低估值的個股數量要足夠多。998點的時候,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個股佔比為49%。1664點的時候,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個股佔比為63%。現在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個股佔比為39%。四是歷史底部都是大面積跌破淨資產。998點的時候,跌破淨資產的個股對應比例為16%。1664點的對應跌破淨資產的個股比例為10%。現在跌破淨資產的個股對應比例為6%。以上數據統計,只是一個概率分析,目前市場,雖然各項指標都到了低位,但距離歷史上最恐慌階段還有點距離。五是歷史上,2008年出現過周K八連陰,1992年出現過周K十連陰,其他時間都是周K七連陰,或者八連陰見底反彈。滬市周線上出現八連陰以上(包括八連陰)的形態組合非常之小,只有三次,一般周 K連陰之後,也會有周K連陽反彈,會有對稱的行情。所以加速探底後,會有一個緩衝期間。

除了從以上所羅列的數據分析,還可從邏輯上分析,2005年引發熊市的原因是宏觀調控收緊,全部A股淨利潤增速從2004年的26%降至2005的-5.7%。加上管理層啟動股改,引發恐慌。2008年股災催化劑是美國次貸危機,宏觀政策在2007年開始收緊,2008年全部A股淨利潤增速從2007年的49%降至08年的-17%。2015年的股災,主要是突然禁止配資引發。

技術面上,一是滬指日、周K線已經處於六線即5、10、20、60、120、250日、周均線之下,明顯的空頭排列,大熊市格局。二是滬指年線操盤線當值2374點,是本輪熊市市場底部規律終結位置,在漫長的下跌趨勢中,或有幾個結構性的反彈行情成立, A股市場20多年的規律顯示,每次行情都是依託著年線操盤線展開。三是A股大盤日周K線的MACD全部呈綠色區域,行情依舊弱勢。滬指依託5月30日與6月18日對應最低點的連線趨勢線下跌,弱勢反彈後再次下跌。

當前中美貿易戰進入實戰關口,效應都將在股市中作出反應。滬指已進入重要週期關口,日、周、月K線,均面臨變盤時間,形成對2638點的考驗。在滬指、深成指或創業及中小扳指的估值均進入歷史低位時候,不應該盲目割肉,耐心等待反彈降低成本。投資者可從中長期角度關注和挖掘個股操作機會。重點考慮中報業績較好、三季報業績增速有保障的優質上市公司。

加速探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