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的妹妹劉愛蘭,曾親眼目睹姐姐就義過程,7天滴米未進!


說起劉胡蘭,人們首先想到的評價就是“生得偉大,死的光榮”,這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一個普通家庭。

1947年1月12日,這是人們民悲傷的一天,在這個北風呼嘯、冰天雪地的日子裡,劉胡蘭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犧牲時,劉胡蘭她還不到15歲。她的大無畏,視死如歸精神幾十年一直感染著中華兒女。

圖片中的女子叫劉愛蘭,她是劉胡蘭一母同胞的妹妹,長相十分相像姐姐劉胡蘭,當年劉胡蘭英勇就義時妹妹劉愛蘭曾親眼目睹了姐姐犧牲的過程,她望著帶血的鍘刀,一次次的暈倒在現場,姐姐犧牲後,妹妹劉愛蘭身心備受打擊,七天七夜滴米未進……那一年劉愛蘭12歲。

由於生母早逝,劉胡蘭即是姐姐,又像媽的在照顧妹妹劉愛蘭,所以姐姐一直是劉愛蘭的精神依託。劉胡蘭犧牲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劉愛蘭都無法走出痛苦的深淵。因為和姐姐長的很像,劉愛蘭決定化悲痛為力量,以舞臺劇《劉胡蘭》扮演姐姐的方式,懷念姐姐,希望能將姐姐的精神發揚光大。圖為劉胡蘭生母的墳墓,妹妹劉愛蘭每年在清明,忌日的時候就會前來祭奠。

圖為晚年的劉愛蘭在生母的墳前祭拜。

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是姐姐劉胡蘭犧牲的場面一直在劉愛蘭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她將痛苦一直埋在心裡,不敢面對,每當姐姐忌日時,她只有插上一瓣心香緬懷姐姐,直到2014年,晚年的劉愛蘭在女兒的攙扶下,才有勇氣第一次來到姐姐劉胡蘭姐墓地祭奠。

來到劉胡蘭墓前,妹妹劉愛蘭百感交集,往事一幕幕的眼前拼湊,還原。每當她再次觸摸那段往事時,傷痛就深深地刺痛她直至骨髓,她不發一語,默默的站在姐姐墓前,也許沉默是最痛的一種祭奠方式。當看到姐姐劉胡蘭的墓地有成群結隊的人來祭奠姐姐,劉愛蘭老人淚流滿面,人們沒有忘記英雄。

由於年輕時常常扮演姐姐的形象,每一次的演出對妹妹劉愛蘭來說都是咀嚼痛苦,漸漸地,劉愛蘭患上了神經衰弱,長期失眠。晚年的劉愛蘭生活平靜而又知足,她還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傳姐姐的事蹟上,她希望姐姐劉胡蘭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