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阿里的績效考核制度,以期3-6-1法則出名,旗幟鮮明地獎優罰劣。與以往相比,將特別突出「獎罰分明」,「願賭服輸」, 打破大鍋飯和平均主義,包括公司所有層級在內都將對top30進行獎勵提升,同時對bottom10加強問責。這是對勤奮付出的同事的最大公平,同時也是激勵所有阿里人去挑戰更高的目標。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末有彩蛋!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馬雲曾說:為不懈努力鼓掌,但為結果付薪在阿里巴巴的判斷就很簡單,為過程鼓掌,為結果付薪,結果是屬於獎的範圍,過程屬於勵的範圍。晉升也一樣,如果結果還沒有到,他就不具備晉升的條件,這是整個組織公認的一個判斷。

今天讓我們來了解阿里的各項績效考核制度

1、系統的新人培訓制度

新員工進入阿里之後,都會經歷三個時期的培訓。首先是入職後27天的專職培訓,在這27天之內,新員工將接觸到三大類培訓,即文化制度類、產品知識類、技能心態類,這三者的課程比例分別是42%、28%、30%。

上崗後,新員工還將接受3-6個月的融入項目培訓。一般而言,上崗第一天,新員工將會被介紹給團隊成員,在一個月之內,還將安排團隊聚餐。接下來,在一年之後、三年之後和五年之後都分別有不一樣的培訓內容。

阿里的人才觀念堅信,很多小白兔其實是放錯了位置的明星,因此在阿里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輪崗。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2. 獨特的員工輪崗制

阿里巴巴人才管理中最為外界所知的一點是鼓勵輪崗,這就意味著,一位員工的能力並不是一位主管說了算,而是多位主管共同評價的結果,這就讓員工得到了相對公平的評價。阿里巴巴員工的盤點是隨時進行的,主管可以每天對其員工進行評價,甚至可以記錄下具體事件,而每換一次主管就會獲得一次評價。

每位主管都要給自己的下屬打分,並根據361原則對員工素質進行強制排序,這是阿里巴巴績效管理中特別重要的一點,他們強調的是管理者的責任,就是讓主管不斷地關注下屬。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3. 嚴格的3-6-1法則

阿里巴巴有一套自己的人才盤點體系即30%是最有潛力的,60%是潛力一般的,10%是沒有潛力的。

每年,阿里巴巴都會有30%的人被評為優秀員工,這個比例是有嚴格講究的。一個企業的優秀員工,30%的比例是最適合的。這30%的員工將成為公司的正能量,這部分正能量又會影響著60%的人跟隨過來。

同時,優秀員工和普通員工之間的收入設定了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激勵著60%的員工向前衝,整個人才體系形成一個逆流,不給不思進取的員工留下溫床。此外,這個差距也激勵著最優秀的那層員工不敢去作弊。

相反地,一個企業一旦有15%的員工是負能量,那麼這個企業就會非常危險。負能量員工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在10%以內,適時地幹掉5%最負能量的員工。

4. 文化價值觀傳播者:-政委體系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在阿里巴巴的每個業務部門,都相應地設立了“政委”這個角色,“政委”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播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員工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員工的工資、獎金以及晉升。

阿里巴巴將員工的能力評價分為三層,包括價值觀、專業能力和流程能力。其中,價值觀的審核佔據了基礎能力的75%,其次是流程能力的15%,以及專業能力的10%。阿里巴巴把員工的價值觀擺在相當重的位置.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小結:一個好的激勵計劃,是以員工的需要為方向的。考核是追求公司要的,激勵是滿足員工要的。公司需要什麼就考核什麼,員工需要什麼就激勵什麼。通過滿足員工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個人訴求、需求,獲得員工的認同與能量的給付,最終實現共同的目標。

也許有朋友看到這會覺得阿里那麼大的企業,她的模式也不適應我企業的情況啊,那麼中小微企業如何設計績效考核制度?

可實行KSF薪酬全績效模式:這是一種基於人本增值的加薪方案(數據說話、結果導向、效果付費、價值分割、薪酬分塊。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KSF的設計原理是:

  •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 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已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 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 並形成目標或標準, 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 價值分割,薪酬分塊。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操作設計指引:

一、指標數量:

中高層:6-8個,最多不得超過10個。呈上啟下,動態平衡。

決策層:3-5個。聚焦重點。

操作層:3-5個。項目多、指標少。

二、指標權重:

單個指標,最高權重不超過40%,最小的不得低於5%。

經營類:產值面指標占權重50-70%,價值面指標占權重30-50%。

管理類:產值面指標占權重10-30%,價值面指標占權重70-90%。

在KSF設計中,平衡點是對歷史數據有特別的分析方向:

1、最高點:找到該數據在當年的最高點。

2、最低點:找到該數據在當年的最低點。

3、平均值:對同一組數據做出平均計算。在平均時,可以全年平均,也可以按淡、旺季平均,還可以不斷細分數據進行平均。以便找到更有價值的數據點。

4、集中性、週期性、特殊性:

1)找到數據發生的一些規律,並分析這些規律背後的原因。2)大多數都會有經營的淡旺季。3)由於受天氣或氣候、風俗習慣等影響,一年當中有少數時間的經營特別淡或特別旺,企業可能會放長假或中止經營。

數據分析其實也是一門不小的技術,有時由於分析不當或數據不全,反而影響自己的判斷。

那麼設計KSF,到底要從何下手?以下六個步驟:

第一步:崗位價值分析

這個崗位有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

第二步: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6-8個)

有哪些可量化的數據是企業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營業額、毛利率、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時間等。

第三步: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第四步: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是多少?每月營業額?平均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多少?成本費用率?轉化率?員工流失率?

第五步: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第六步: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設計方案: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生產經理有以下加薪方式:

1.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揭秘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制度,實用易操作,附中小企業學習模板!


本文講述的KSF薪酬模式,在《績效核能》一書中有系統研究和表述,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並附送獨家配套視頻學習資料,前100名贈送諮詢師線上輔導一小時服務,更有機會和本書作者面對面交流。

文:胡老師

曾任世界五百強企業高管,負責企業薪酬績效管理和流程再造數十年;

現為企業問題診斷專家,整日奔波全國,為各類企業把脈,診斷;

數十年KSF薪酬績效實踐者,誓為中國企業薪酬績效改革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