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東台「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今年87週歲的崔廣明老人,家住東臺市弶港鎮,他十來歲就在新四軍海防團建造紅帆船,到渡江戰役前夕,他參與建造了30多艘船。退休後,崔老始終割捨不下這“紅帆情”,已經做了80多條紅帆船模型,眾多模型讓人稱奇叫絕。

這麼多年來,崔廣明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讓他的紅帆船有個好的歸宿,更好地發揮革命教育作用。為幫助老人完成心願,鹽城邊防支隊民警多方協調資金補助,組織民警捐款。 近日,“崔廣明家庭軍史館”建成,老人多年夙願終於實現。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老人來到邊防派出所,正在修繕自己2007年無償捐獻給派出所的“海防團1號”船模。

崔廣明出生在東臺市弶港鎮的一個木匠世家。很小的時候,父母將他送到鎮上的一家船行當學徒。從此,崔廣明每天起早貪黑地跟著師傅,揹著工具箱往返於漁港碼頭學習修船、造船手藝。不過,弶港地處根據地,是日偽軍反覆進攻掃蕩的重點區域,崔廣明師徒很快就沒有了安穩日子,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江蘇鹽城弶港邊防派出所民警和崔老在家門口一起升國旗。

為粉碎日、偽軍的瘋狂掃蕩,打擊海匪的嚴重騷擾,時任新四軍一師師長的粟裕作出了“建立沿海根據地、組建海上武裝力量”的決定,組建了我軍第一個海防大隊。後來,在海防大隊的基礎上組建了海防團。不久,海防團擴編為海防縱隊,下轄海防第一、二、三團。

1943年夏天,崔廣明的師傅被時任新四軍海防二團團長的孫仲明請去,受領釘造維修海船的任務。同時,包括他的父親、哥哥在內的六七十名船工,也接到新四軍交派的這項任務。崔廣明就跟在大家後面幫忙,這一干就是好多年,期間還加入了民兵組織,一邊站崗執勤,一邊釘造維修海船。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在崔老家庭軍史館裡,江蘇鹽城弶港邊防派出所民警正在聆聽老人為其講解“日軍入侵龍王廟”的真實故事。

崔廣明和大家風裡來雨裡去,設計、釘造出一艘艘三帆、四帆和五帆木質帆船。1949年春,弶港的32艘海船參加了渡江戰役。帆船從江蘇泰縣(現姜堰)出發,將人民解放軍運送過江。隨後,又參加瞭解放舟山群島的戰鬥。穿越硝煙彈雨的片片紅帆,迎來了共和國的誕生。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江蘇鹽城弶港邊防派出所民警和崔老共同為家庭軍史館揭牌。

和平年代,崔老與紅帆船的故事仍在延續。崔廣明始終活躍在“叮咚、叮咚”的排斧聲中,由他親手設計的風帆木船始終保留著紅帆船平底、方頭、多帆的特徵,這些航行在東海、黃海、渤海的漁船有的成了捕撈高產“狀元船”,有的成了海上軍訓船,有的成了後勤保障船,出色完成了軍訓、執勤、捕撈、運輸等任務。他先後被上級評為民兵訓練標兵、民兵積極分子、五好民兵,榮獲三次模範稱號。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87歲高齡的崔廣明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傢伙活”,正在趕製一條紅帆船。

從弶港漁船修造廠退休後,崔老依然割捨不下這“紅帆”情。他說,與子弟兵情同手足、生死相依的往事一刻也忘不了。2000年4月19日,崔老在自己的70歲壽宴上宣佈:要著手創作紅帆船模型,讓後人永遠記住這段歷史。

近日,在崔老兩間白牆灰瓦的簡樸民居里,再次響起他那鏗鏘有力的排斧聲。崔廣明說,為了再現當年運輸線上的紅帆船,他購置了造模型船所需的各種材料,加班加點用了八個月的時間,造出十艘精緻的“紅帆船”,船上應有的設備一樣不缺,逼真可觀。許多老漁民看後直豎大拇指:“一樣,跟當年的一樣!”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87歲高齡的崔廣明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傢伙活”,正在趕製一條紅帆船。

18年來,崔老獨立完成了80餘條紅帆船模型。這些模型所用的木料,都是他自掏腰包買來的。“為再現新四軍蘇中海防團在弶港海域打擊日寇的英勇壯舉,我畫出21艘船的模型草圖,做出來需要近三個立方米的木料。”崔老說,家中積蓄所剩無幾,只有一畝幾分田,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我想了很多辦法,硬是憋著一口氣,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把它們製作好了。” 現如今,飽含著崔老滿腔心血的紅帆船模型大部分均被無償捐獻給了各地的博物館。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執勤間隙,江蘇鹽城弶港邊防派出所民警單淳充當義務講解員,為遊客講述紅帆船的故事。

除了製作紅帆船模型,崔老另一個愛好就是與幾個老朋友打打牌、敘敘舊。可自從弶港邊防派出所官兵在村頭建起了“漁民之家”後,老牌友都被吸引過去了。牌友見面的機會少了,崔老的心裡犯起了嘀咕:“幾個小年輕怎麼可能懂得弶港鎮二千多戶漁民的心思,幾個兵娃子能搗騰出什麼名堂?”

一天,老牌友把崔老連拖帶拽地拉到了“漁民之家”。剛一進門,崔老就感受到了邊防官兵的良苦用心。幾間廢棄廠房佈置得井然有序,進門懸掛的是幾幅形象生動的漫畫,介紹漁民該如何勞逸結合、科學致富,左邊第一間是陳列室,從實物到圖片,展示著弶港漁民從早期的簡單生產到現代雷達導航科學捕魚的全過程,而裡面的放映室,老式的白布大銀幕上放映的《血戰臺兒莊》一下子就勾起了崔老當年造船服務新四軍海防團的回憶。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江蘇鹽城弶港邊防派出所民警都會來到家中陪崔老嘮嘮嗑。

“回來的當天晚上,我怎麼都睡不著覺,覺得自己可以為邊防官兵做點什麼。”崔廣明說,他第二天就抬著親手製作的1.5米長的“海防團1號”船模出現在弶港邊防派出所,他把自己近一個月的心血無償捐獻出來。如今,這艘紅帆船模型也成為邊防官兵和“漁民之家”的紅色教育素材。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江蘇鹽城弶港邊防派出所民警打掃完崔老家庭軍史館的衛生後,把室外的紅帆船搬進室內。

記者瞭解到,從“海防團1號”進駐弶港邊防派出所以來,每一批來所的官兵都要參觀這艘紅帆船,聽老兵講述弶港紅帆船的故事,接受紅色文化洗禮。

單淳是2014年2月入警的大學生。入伍前,他也曾經聽父親說起過崔老的故事,知道老人最大的心願就是再造紅帆船模型,成立家庭軍史展覽館給下一代年輕人看看,讓子孫後代銘記那段血染的歷史。

來到弶港邊防派出所後,單淳三天兩頭就往崔老家跑,聽崔老講述當年為新四軍修造帆船的故事。在走訪中單淳發現,崔老家是老式房子,年久失修,再加上地處海邊空氣潮溼,老人保存在家裡的紅帆船模型、木雕實景普遍受潮,有的已經壞了。

了不起!東臺“紅帆老人”自辦家庭軍史館

在崔老家軍史館裡,江蘇鹽城弶港邊防派出所剛分配下來的學員王興亞和崔老觀看央視紀錄片《紅帆船》。

單淳心裡想著給老人這個小小“展覽館”搬個家,為此,他開始往居委會、當地政府跑,給崔老協調資金補助,還發動所裡的官兵捐款。新展覽館建造期間,單淳和同事還一直抽空幫忙,總算趕在今年的“八一”建軍節前建好,讓崔老的寶貝們搬進了“新家”。

“我的願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為這些紅帆船找到新的歸宿,你們幫我做到了。”不久前,崔老帶著剛剛入伍的孫子與邊防民警們並排站在紅帆軍史展覽館前,眼含熱淚,久久凝視,感動地說。(章善玉 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