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就喝茶別做小動作!有人認爲這個居然是禮儀?

喝茶是一件趣事,有很多人幾乎天天都離不開茶。喝茶也即是喝水,其實也就是一件平淡無奇的小事。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喝茶成為了一種所謂“生活方式”,把喝茶這件事大張旗鼓搬到檯面上來說,似乎就有點造作了。


喝茶就喝茶別做小動作!有人認為這個居然是禮儀?

無論如何辯解,喝茶始終只是一件小事。有人喜歡在喝茶之前佈置出來一個超凡脫俗的氛圍,讓喝茶這件事變得很有儀式感,這個其實和喝茶無關。喝茶即茶杯碰到嘴唇,茶水進入口腔順流而下那一刻。其再多的鋪墊,無外乎是渲染出你對喝茶這件事的熱愛,並不能說喝茶就應該這樣!

喝茶前的儀式感,確實能夠充分說明你對喝茶這件事的喜歡,因為你肯為小小的愛好花上很多時間、精力甚至大量金錢,但是這些儀式並不是喝茶的必要流程。為喝茶做的物質上的準備,如精美的茶具器物,主觀上來說影響的是個人,而有些喝茶的行為,卻把喝茶這件事給搞複雜內涵了。

喝茶就喝茶別做小動作!有人認為這個居然是禮儀?

敬茶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叩指禮”吧。說到禮儀,敬酒和敬茶是一種禮儀,但是“叩指禮”並不在敬酒和敬茶的禮儀範圍之中。敬茶和敬酒的禮儀,簡單的方式即主人或客人向對方說“請”即可,或者順便帶上“請”的手勢;再者就是端起杯子或站立,微微低於對方杯麵,再說“敬”或者“請”等寒暄套詞。

然而“叩指禮”在今天日常喝茶的生活場景中比比皆是。如果說你喝茶喜歡整個精美的套詞器具,這個只能充分說明你喜歡這些器物,個人興趣上的愛好也一般影響不到別人。但是“叩指禮”這個小動作,卻像是病毒一樣彌散在喝茶人的席間,一傳十十傳百,讓人摸不著頭腦。

喝茶就喝茶別做小動作!有人認為這個居然是禮儀?

喝茶

相傳“叩指禮”還有它的歷史典故,說是乾隆微服私訪下江南時到一間茶樓喝茶,地方知府聽聞忙趕到茶樓暗地護駕,悄悄在皇帝茶桌邊上角落位置坐著。皇帝自然看出此人知府身份,但為了不向周圍百姓暴露身份便沒有寒暄,只是盡主人之儀向知府倒茶。知府見狀誠惶誠恐,又不便於跪地叩謝,於是想出以手指叩桌面三聲,代向皇帝行了個叩首禮。

如今的所謂的“叩指禮”可謂是豐富多彩:有同時兩指關節部分叩桌面兩下表示“五體投地”,那是向長輩、上級行的禮;叩桌面三下和九下,代表著“三跪”、”九拜”是對特別尊敬的人行禮;同時兩指指尖輕敲擊桌面兩次表示抱拳作揖,是平輩之間的禮儀;單指指尖敲擊桌面一下是長輩、上級對晚輩和下級行的禮……

喝茶就喝茶別做小動作!有人認為這個居然是禮儀?

叩指禮

喝茶就喝茶別做小動作!有人認為這個居然是禮儀?

叩指禮

喝茶就喝茶別做小動作!有人認為這個居然是禮儀?

叩指禮

“叩指禮”是否行的合適,甚至被看成是一個人的“道行深淺”的問題。實際上明白人看到這裡肯定笑了,這哪裡是禮儀?明明是欺負我讀書少……所謂的禮儀,必須建立在不卑不尊、自然合理的前提之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適當的禮儀是需要的,但是不能讓禮儀成為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