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趕赴吉安峽江縣開展暑期「三下鄉」調研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央農村會議精神和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扶貧, 7月3-6日,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暑期三下鄉”經濟調研服務二隊在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慶言和團委書記劉彩雲的帶領下,赴吉安市峽江縣開展為期四天的經濟調研實踐。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赶赴吉安峡江县开展暑期“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

此次經濟調研以“點贊三農新時代,奮鬥減貧正青春”為主題,就峽江縣的經濟發展及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經濟調研,探索峽江新農村建設之路,構建經濟發展新理念。7月4日,峽江實踐服務隊在當地政府負責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峽江工業園,園區位於玉笥山腳下,形成以醫藥化工、針織日用為主,建材、食品加工企業為輔的產業格局,集聚效應明顯。近年來,峽江縣的領導班子在黨中央的指引下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策應省、市“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大力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呈現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峽江工業園區形成生態型、園林式園區雛形,對縣城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凸顯。次日,在當地鄉政府的陪同下,營隊來到峽江新民民族村,走訪農戶家庭,瞭解其精品果業的發展。據介紹,峽江縣金坪民族鄉新民村現有343戶986人,包括京、侗、壯、瑤、傣、苗、彝7個少數民族。近年來,該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統戰部等單位的扶持幫助下,因地制宜啟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工程,將目光從傳統果業轉向精品果業,推動水果品種改進。千畝優質果品基地種植了油桃、葡萄、翠冠梨等600餘畝,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精緻農業、觀光農業“一個都不少”,使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為峽江的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帶頭作用。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赶赴吉安峡江县开展暑期“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

第三日,營隊從金江鄉廟下村出發前往參觀萬寶水庫。據當地負責人介紹,萬寶水庫於1959年建成,距峽江縣城38公里,主要經營水利灌溉、水產養殖、水力發電等產業。峽江縣政府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工作,積極引進菸草種植,壯大特色產業、培育文明鄉風。緊接著,營隊在當地負責人的帶領下參觀了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它是一個以發電為主,兼具防洪、航運、灌溉等效益的控制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其壯觀之景令隊員們紛紛感嘆。它充分利用贛江水能資源,緩解了峽江城鎮供水緊張、環境惡化等威脅,為居民生產生活提供所需水源。最後,營隊參觀了峽江有機生態農業建設,當地以科學發展觀為宗旨,堅持綠色生態種植,引進技術發展有機農業,逐步實現農業朝著生態發展方向建設,促進新農村人民脫貧致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峽江縣近年來的新農村發展之路正是這句話的最美寫照。在十九大強調農村振新的時代背景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融入峽江經濟建設發展中。江農經管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秉持著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深入社會、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宗旨,通過調研實踐讓更多農村地區探索出新農村發展建設之路,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江西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團委 供稿)

更多相關新聞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共青團(gqtjxsw)”和微博“江西共青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