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環衛汽車格局重塑推手:大混戰+高科技

森源

2018年5月18日早報,加拿大化肥公司Nutrien發佈消息稱,5月17日已經與我國鋰業巨頭天齊鋰業簽署轉讓智利最大鋰礦生產商SQM約24%的股權協議,總金額涉及259億多元。

新能源環衛汽車格局重塑推手:大混戰+高科技

從各方面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洗牌戰影響的範圍已經非常廣,上至原材料,中至鋰電池,下至整車製造,硝煙味漸濃。這也正是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的三大因素之一,擴充實力的,添加業務板塊的,精準強化細分領域的,各顯神通。

01

併購熱起,“千帆同競”與時間賽跑

如果說,天齊鋰業收購SQM的股份,算得上是“補強”的一種併購模式,那麼格力集團擬收購長園集團20%的股份,基本上就能歸屬於“跨界”併購之列了。

而作為環衛專用車生產廠家河南森源重工公司早早就開始了研發新能源環衛車輛的工作,目前已經涵蓋了洗掃、灑水、抑塵、垃圾轉運等全部的環衛服務領域用車,車輛人性化設計,具備突出的競爭優勢。

森源環衛自制底盤,質量輕、耐腐蝕性強,超強的續航能力,滿足了駕駛者對車輛動力的要求。純電動抑塵車、洗掃車、垃圾車、清洗車,滿足您環衛服務相關領域用車。標準充電樁4小時即可充滿,一次充電可連續作業4小時。

02

“上中下”齊飛,產業生態鏈加速構建

以2018年4月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例,裝機總量超3.7GWh,同比增長300%多,非常可觀。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錳酸鋰電池等均有份額,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可見生態體系正在逐步完善。

另外,同是4月,充電樁數據也迎來了好消息。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發佈的結果,公共充電樁較上月新增62%以上。而從技術和運營上來看,快充技術越來越成熟,充電耗時越來越短,充電樁使用率越來越高,都有助於補上生態鏈中最重要的一環。

隨著環保越檢越嚴,柴油環衛車排放標準也是越來越高,所以往後天燃氣汽車也就成了一個曲勢,天然氣汽車以天然氣為燃料提供動力的汽車。

2016年公司開始天然氣環衛車輛的研發工作,目前環衛灑水抑塵、垃圾收轉運、吸汙系列,天然氣環衛車輛均已投入市場銷售。天然氣的甲烷含量90%以上,是很好的汽車發動機燃料。天然氣汽車的優點有燃燒穩定、可減少發動機油耗量等。

03

高科技融入,“新能源+”走上時代前沿

市場熱度攀升,競爭激烈度自然也會上漲;而產業鏈和生態圈的完善,是行業崛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在這兩個因素之外,高科技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影響在“變局”中也是舉足輕重的誘因。

前進需要推動力,新能源汽車受政策引導和市場照拂,緊接著就面臨新一代高科技的洗禮。平臺化、模塊化、輕量化趨勢不可阻擋;智能化、集成化、系統化開闢未來;網聯化、共享化、數據化大勢所趨。

在這樣的浪潮之下,謀變是順水推舟之舉,求存、求新、求異都有了更明確的奮鬥標籤。如此一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又添加了一個“不得不”的理由,加速邁入了規劃——實踐——再規劃的探索階段。

2018,“動能轉換年”,這個名稱自有其深意。佈局的時間很多,佈局的關鍵節點並不多,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上,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是時候該變,也不得不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