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岩溶區,探訪別有洞天的陰河

地面河流潛入地下之後稱陰河,也叫地下暗河或伏流,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種,常常形成於地殼上升、河流下切、河床縱向坡降較大的地方。在深切峽谷兩岸及深切河谷的上源部分,是我們尋找陰河的最佳場所。例如,在我國雲貴高原的灰巖地層發育區,常可見到正在形成陰河;在北方地區也可見到大量的溶洞,有的長達幾十公里與上百公里……這些都是古老的地下陰河存在的遺蹟。

來到岩溶區,探訪別有洞天的陰河

溶洞探險 胡彬/攝影

地下暗河是由地下水彙集而成的地下河道,具有一定範圍的地下匯水流域,往往有出口而無入口,存在可溶岩和充足的水源補給,是形成地下暗河最基礎的必要條件。其中,陸地上的可溶岩主要是指石灰岩。石灰岩最初形成於海相化學沉積岩。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可溶性石灰岩經過多次構造運動抬升至地面,在地殼變遷中,石灰岩體形成了大量斷層裂隙。其次,地下構造破裂面,是暗河開始發育的前提;而足夠的水面高度差,則是形成地下暗河的動力源。另外,高溫多雨的熱帶及亞熱帶氣候最有利於暗河的形成。我國南方降雨量大,水源補給充沛,並有大面積的石灰岩地層存在,因而形成和發育了大量的地下暗河。

來到岩溶區,探訪別有洞天的陰河

廣西溶洞 凌睿/攝影

近代的地下暗河經歷了長期溶蝕與岩溶地貌發育,形成大量溶溝、溶孔、溶洞等,共同組成了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脈狀地下網道。在這些地下水網絡中,水不斷地溶解石灰岩,溶洞規模逐漸擴大並相互連通,形成了類似於地表河流一樣的地下河流系統。

來到岩溶區,探訪別有洞天的陰河

貴州省織金洞,被國際知名的地貌學家威廉姆稱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觀”。 常璐/攝影

在貴州黃果樹瀑布,一條5公里的地下暗河,足足穿過30多個山頭,連接起90多個溶洞,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有些地下暗河在進出口僅3~4公里的距離內,水面落差就可達250~300米。由於坡降大且侵蝕力強,地下暗河有時甚至能穿透石灰岩中的非可溶性岩石,繼續向前延伸。雲南六郎洞的地下河與著名的廣西地蘇地下河系,流量大、流速快,甚至可用於發電。

來到岩溶區,探訪別有洞天的陰河

山澗小溪 常璐/攝影

地下暗河和伏流是岩溶地區重要的水源。在可溶岩山區的地下水補給區,大量的地表河水滲入地下,並向大的構造網絡彙集,造成大片的缺水地區,在排洩區(含水層的地下水向外部排洩的範圍)集中形成大的暗河和大泉。因此,我國的大型地下水水源地均處在岩溶水的排洩區,如山東的大武水源地,成為重要的工農業生產保障。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劉曉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