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熱映,這部電影的原型是誰?

遊小廚記

近期由徐崢主演、甯浩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火爆上映,全國各處影院排擋緊密,前往觀看的影迷更是一波接一波。其實,這部電影之所以會如此火爆,不只因為徐崢等人的演技擔當,更因為它戳到了當下社會的痛點。而其中那句經典臺詞更是風一般流傳: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程勇(徐崢飾演)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的故事。原本程勇開著一家小店,但後來他竟然碰巧做起了印度仿製藥的獨家代理商。在當時,代理各種進口藥品可是個獲利豐厚的行當,由此程勇大賺,並且他還獲得了圈子裡藥神的稱號。

然而,要購買進口藥的都是些與死神搏鬥的特殊群體,由於長期的超乎尋常的經濟負擔,這些人的家底無論怎樣厚實,到後來都被逼到了貧困的邊緣。面對這一切,程勇靈魂深處大受震動……整部影片鮮明地呈現了病人,藥販子,法律以及醫藥公司等之間的尖銳矛盾,讓人感到震撼深思的,有生存的艱難,人性與道德的拷問,法律的困境,商業倫理的辯駁。

那麼,該片的原型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

影片的原型人物叫陸勇,他曾在江蘇無錫經營一家紡織品出口企業,事業一度風生水起。但不幸的是,2002年8月他卻被診斷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要治療,就必須尋找匹配的骨髓。但匹配的骨髓哪能那麼容易找到,於是在這等待的過程中,陸勇不得不花高價購買從瑞士進口的一種叫格列衛的抗癌藥物。

但鉅額的費用讓人望而卻步,時間久了,誰都無法承受。兩年後,陸勇瞭解到印度有種仿製格列衛的抗癌藥,價錢自然比瑞士的便宜好多,這對於病患者來說無疑是個福音。緊接著,陸勇便把這一好消息分享給圈內的病友們。此後,他便成為了病友們購買仿製藥的代理。

作為一名白血病患者,陸勇深知病友們的苦惱,一方面是可怕的病魔,一方面是高額的醫藥費,為了能讓大家買到有效的藥物,他就曾親自前往印度公司考察辨別真偽。

由於在網上買卡購買進口藥,2013年11月23日,陸勇被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逮捕。第二年的7月,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與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之後陸勇取保候審。不久後,陸勇又被警方控制。但檢察院認為陸勇的行為並不構成犯罪,由此而撤銷了當初法院的起訴,接著陸勇無罪獲釋。

面對各種輿論,陸勇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我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商人,我只是個白血病人,一個普通人而已。


美劇浮世繪

電影《我不是藥神》,由甯浩,徐崢監製,文牧野導演,徐崢、王傳君等主演,該片已經上映就引起了全民熱議,電影點映票房,破億上映首日票房突破三億,豆瓣評分高達9分,是今年來國產電影罕見的高分,上一部達到9分的國產電影還是16年前的《無間道》,《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下面就說一說故事的原型:陸勇

陸勇是無錫的一個小的企業老闆,家道殷實,然而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上“慢粒細胞白血病”這種病出了骨髓移植沒有更好的辦法,再等待骨髓移植過程中要靠一種瑞士產的藥物“格列衛”治療,這種藥非常昂貴,每盒2萬多塊一盒,一年下來費用高達六十幾萬,後來陸勇從其他渠道得知,印度有格列衛的仿製品,藥效基本相同,但價格僅僅200元一盒,於是陸勇自己用這種藥治療的同時又將這種藥從印度買來給其他患有同樣病症的病友,或者指導其他病友從印度買藥,陸勇也因此在病友圈裡被稱為“藥神”。

2013年,陸勇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期間有上千名病友聯名寫求情信,要求釋放陸勇,最終法院撤回起訴,陸勇被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