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在自立爲漢中王后,採取這些措施,蜀漢或許不會那麼早亡

當年劉備靠著與孫權聯盟,通過赤壁一戰擊敗了軍威正盛,剛剛得到荊州的曹操。此後劉備乘機佔領荊州南部四郡,並以此為根基,逐步蠶食益州。隨後,劉備與曹操兩軍對峙,爭奪蜀漢咽喉漢中。最終鎮守漢中的夏侯淵於定軍山被老將黃忠斬殺,而曹操親自率領的大軍也被趙雲攔下,曹軍不得已敗退,劉備奪下漢中。同時蜀中將領孟達與劉備的義子劉封二人也趁勢奪下了上庸與房陵。劉備見局勢大定,當即自立為漢中王。

如果劉備在自立為漢中王后,採取這些措施,蜀漢或許不會那麼早亡

可以說,劉備從最開始寄居在荊州劉表處,到如今佔據了部分荊州、益州、漢中與上庸等地,他的身份與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的蜀漢整體實力已經勝過東吳,達到了蜀漢的巔峰時期。雖說蜀漢此時的體格比起曹魏陣營而言尚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了掰掰手腕的資格。然而或許是接連的勝仗使劉備喪失了理智,他竟然不顧國內空虛,民怨已深等客觀情況,急於求成,讓關羽出兵北伐。

如果劉備在自立為漢中王后,採取這些措施,蜀漢或許不會那麼早亡

北伐之處,形勢一片大好,關羽在樊城一戰威震華夏。但此時的東吳感覺到了蜀漢勢大的危機,於是孫權暗中與曹操聯盟,同時讓呂蒙白衣渡江,切斷關羽後路,導致關羽最終兵敗身死,而蜀漢佔領的荊州領地也盡歸東吳所有。後來劉備登基稱帝,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發動了夷陵之戰,卻在此戰中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最終病死在白帝城。就此,蜀漢徹底斷送了一統天下的希望。

實際上,如果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如此規劃,蜀漢不會那麼早亡。

對外,他應該重新與東吳交好,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出兵協助東吳奪取江淮地帶。畢竟當年劉備爭奪益州,孫權也曾出兵攻打合肥,牽制住了曹操的大軍,兩人禮尚往來,有利益關係,才能讓聯盟持續長久。還要與北方少數民族較好,特別是涼州的羌胡二族常年受到不平等對待,又是被武力鎮壓下來的民族,自然對曹魏陣營頗有不滿,可以藉助這部分力量,對曹魏內部實施有力的打擊。

如果劉備在自立為漢中王后,採取這些措施,蜀漢或許不會那麼早亡

對內,劉備需要廣施仁政,讓百姓休養生息,進一步提升國內的經濟與農業水平,同時鼓勵人們多生育,讓因為戰亂而減少的人口得到補充,緩解青壯年勞動力急劇流失的情況。正如當年朱元璋徵求學士朱升對他平定天下戰略方針的意見時,朱升所說的那樣“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如果劉備在自立為漢中王后,採取這些措施,蜀漢或許不會那麼早亡

筆者認為,如此一來,蜀漢逐漸興盛,外可抵禦曹魏的進攻,內可逐漸發展,由此一來,蜀漢還能再綿延數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