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市「政府+企業+貧困戶」扶貧模式促就業

安顺市“政府+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促就业

近年來,安順市採取“政府+企業+貧困戶”模式,將輸血式扶貧幫困轉變為造血式就業脫貧,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協調下,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打好脫貧攻堅戰。

7月2日一大早,如晴朗的天氣一般,來自鎮寧自治縣募役鎮平橋村的37名貧困戶心裡十分愉悅,因為他們即將統一乘車前往位於普定縣的興偉集團大興東產業園應聘工作,為貧困的家境增添希望。

“很激動也很害怕啊,以前從來沒有打過工,也沒什麼文化,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自己能做的工作。”平橋村貧困戶伍點秀高興地告訴記者,她家以前是靠種李子、莊稼和蔬菜為生,家裡四口人,兩個孩子一個讀大學一個讀高中,開銷很大,聽說有賺錢機會,她第一個報名參加。

此次就業機會從何而來?平橋村村主任陳天明說:“5月份市政協領導到我村進行調研指導工作,根據我村實際情況,提出就業幫扶計劃,並與興偉集團協調為我村精準貧困戶提供200餘個就業崗位。所以通過村支兩委的積極動員宣傳,今天帶領第一批貧困戶到大興東產業園應聘,希望他們每個人能找到合適的崗位,實現持續增收、脫貧致富。”

據瞭解,平橋村是市政協的黨建扶貧聯繫點,市政協一直致力於把幫助貧困戶就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努力使每戶貧困戶有一人就業,每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有就業機會,達到“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上午10點,記者跟隨平橋村鄉親們來到大興東產業園,經過簡單的介紹和參觀後,村民們開始填寫應聘表。

“我以前替別人開過車,希望能找份開車的工作。”“我不識字,但我勤快,我希望找份打掃衛生的工作。”“我不怕苦不怕累,隨便什麼都能做。”平橋村的村民們紛紛表達自己的心願。

經過興偉集團人力資源部謹慎篩選,35名平橋村貧困戶可次日入職,另兩名則因年齡偏大不適合在產業園內工作。

對於上崗後面對的問題,興偉集團董事長助理張著宇說:“首先會給大家提供一些馬上能上手的基本工作,上崗後還會對大家進行文化培訓、技能培訓、素養培訓,不斷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其次我們會提供與其他員工的同等待遇,如食宿,社保等。”

脫貧攻堅任重而道遠,就業扶貧始終在路上。

“下一步,市政協還將繼續與興偉集團以及其他民營企業進行協調聯繫,爭取提供更多的崗位,讓更多的貧困戶積極到公司就業,從而實現穩定就業、提高收入這一目的。”市政協信息科副科長、平橋村駐村幹部李林如是說。

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民營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本、技術、人才等優勢,綜合運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商貿扶貧、教育扶貧、捐贈扶貧等方式幫扶貧困村,不僅展示扶貧濟困的社會擔當,又實現村企互利共贏。

據陳天明介紹,現在的平橋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有了很大變化。不僅在這個深山老林裡開闢了三條“脫貧路”,分別為通往良子、芋頭灣、長衝3個村民組的道路,總長10公里,還在少田地多荒坡的土地上,發展了養蜂產業、李子產業、林下養雞,逐漸改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帶領他們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