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民警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勸回輕生女子:這是第二次唱歌


“我在電話裡說了要招待她吃豆花飯,肯定會履行承諾。”

說這話的是老朱——四川省瀘州市公安局龍馬潭區實戰指揮中心民警朱代軍。

7月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率先報道了老朱通過唱歌、許諾請吃飯等方式,讓一名割腕欲跳江的女子放棄輕生念頭的事情。

老朱說,大家只看到他在打電話勸解,“實際上從市局到派出所,大家都在關心她,我只是其中一員,做好我的本職工作而已。”

五旬民警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勸回輕生女子:這是第二次唱歌

工作中的老朱。澎湃新聞 王鑫 圖

輕生女子報警:幫我記下遺言

6月29日15時06分,瀘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一臺電話響起。

“麻煩你找支筆好不好,我耽誤你十分鐘的時間。”電話那頭,一名女子帶著哭腔喊道。

接線民警一頭霧水,向報警人表明身份。報警人接著說:“我麻煩你記下筆錄,曉得不,我要死了。”

該女子說出了她的遺願:請求民警轉告她的兒子,長大後到河邊給她燒點紙。

有人要跳河輕生!

但瀘州河流眾多,有長江干流、沱江、赤水河、古藺河等。民警趕忙安撫報警人的情緒、詢問她所在的位置。

在龍馬潭公安分局7樓實戰指揮中心,坐在第二排左起第二個位子的老朱也很快注意到了這條警情。

當時,54歲的老朱已經工作了7個小時。按照工作安排,老朱要在上午8點半之前與頭一日值班的民警做好交接,然後連續工作24小時。除了上廁所外,不能離開實戰指揮中心,吃飯則是由食堂師傅打包送過來。

很快,老朱接到線索:這名女子很可能在龍馬潭區小市街道範圍內的沱江邊。

隨即,指揮中心指派小市派出所和紅星派出所民警處警尋找輕生女子。

“當時的情況是很危急的,我們掌握的信息很有限。”老朱說,儘管知道該輕生女子姓石、29歲、家庭構成、當天所穿服裝特徵等基礎信息,但石女士身在何處、狀況如何等關鍵信息,警方尚不掌握。

“當時的情況是很危急的,她(石女士)說自己割腕,萬一她失血過多失去意識就遭了。”老朱回憶。

隨後,石女士又聲稱自己在龍馬潭區的胡市鎮。指揮中心又將指令傳達到胡市派出所。

五旬民警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勸回輕生女子:這是第二次唱歌

老朱(左)和實戰指揮中心的同事一起工作中,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

派出所:只留一人“看家”,其餘全部出去找

胡市派出所所長廖豔告訴澎湃新聞,她是在15時50分許接到的指令。

“所裡11個人出去了10個,兩臺警車也全部派出沿著沱江邊和瀨溪河邊尋找。”廖豔說,全所民警根據掌握到的信息,在石女士可能在的地方來回搜尋了兩遍,也走訪了附近群眾,但依然沒看到石女士的影子。

那天,瀘州市最高氣溫達到36℃。廖豔介紹,外出搜尋的民警沒顧得上喝一口水,每個人的後背都是溼的,個別民警還差點中暑。

但民警著急的是,如果再找不到石女士,天黑、手機沒電、流血過多,這些不利因素加在一起,情況將不容樂觀。

廖豔帶著石女士的婆婆,又前往石女士可能在的地點搜尋。再次搜尋無果後,廖豔帶著民警返回派出所。

此時最大的希望,寄託在正在與石女士通話的老朱身上。老朱說,他前後共與石女士電話溝通了三次,總通話時長為2個多小時——這也是老朱從警18年與輕生者溝通時間最長的一次。

五旬民警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勸回輕生女子:這是第二次唱歌

胡市派出所所長廖豔(右二)向醫護人員詢問石女士的傷情。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平安龍馬潭”

龍馬潭警方整理了老朱的部分“金句”:

“喂,我給你說了,馬上天黑了,蛇要出來咬你哈,你自己到公路邊上來。”

“晚上哈,那個蚊子要出來,轟炸機!嗡嗡嗡飛,然後‘嘣’一哈(下)粘在手上,血給你抽(吸)出來。”

“我招待你吃飯、吃豆花飯,你只要叫旁邊人接電話,我來接你。”

“你兒子來找你了,不是有句話嘛:(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啊,這個時候你不想你媽媽了?”

19時30分許,該女子終於打消輕生的念頭,並在老朱的建議下走到胡市派出所。

經派出所民警瞭解,石女士與婆婆因日常瑣事產生矛盾,一時想不開,買了5瓶啤酒(三瓶玻璃瓶裝、兩瓶罐裝),獨自到沱江邊一處人煙稀少的桂圓林。喝完酒後,石女士將玻璃瓶打碎,用玻璃碎片劃傷了左手手腕。

之後,石女士想跳江自殺,但還有“遺言”想讓人轉達,於是撥打了110。

好在石女士的傷口只有1釐米長、且未傷及動脈,經過醫生治療後,石女士已無大礙。

石女士通過民警轉述稱,她的行為給民警添了不少麻煩,很感謝民警的關心,但這事畢竟不光彩,她暫時不想接受採訪。

妻子:第二次聽到他唱歌

得知石女士平安,老朱總算鬆了一口氣。

連續說了這麼多話,口乾舌燥的老朱喝了同事幫忙倒的大半杯水,從座位上站起來活動了下筋骨。

“這樣的事情對一線民警來說,太普通不過了,就是(通話的)時間長點。”老朱說,石女士的事情處理完後,他又開始忙其他的工作,直到第二天上午下班。

自稱五音不全的老朱也坦承,為了安撫石女士,他想盡了各種辦法,甚至唱起了歌來。

老朱的妻子王詠菊告訴澎湃新聞,自打她認識老朱後,這還是第二次聽到他唱歌:“我們剛開始耍朋友(談戀愛)的時候,有一次唱卡拉OK,他唱了潘美辰的《我想有個家》,就唱了第一句,還把我帶跑(調)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聽他唱過歌。”

老朱說,他的確很少唱歌,但只要能穩住石女士的情緒,讓他多唱幾句他都願意。

老朱本打算給石女士打個電話,把請她吃豆花飯的承諾兌現了。但轉念一想,還是等石女士家裡的事情處理好了,完全走出來之後再約。老朱說:“豆花飯是瀘州的一大美食,價錢也不貴,我請得起,管飽。”

龍馬潭分局政工室主任王俊傑介紹,像朱代軍這樣的民警,該局實戰指揮中心還有4位。他們的年齡均超過50歲,從警25年左右。

老朱1982年入伍參軍,先後在昌都、拉薩等地服役,當過炊事員、通訊員,兩次前往軍事院校深造,擔任過汽車連某排排長、裝備處助理員等職務。2000年從部隊轉業後,老朱成了瀘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民警。此後,他被分到魚塘派出所、小市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2011年,老朱來到了現在的工作崗位。

“他們從事的不僅僅是接聽群眾報警電話,還要分析警情、進行研判。因此,需要他們經驗豐富、有派出所和群眾工作經驗、清楚每一類警情的處置原則和職責範圍,知曉如何給群眾做好解釋工作。”王俊傑認為,朱代軍安撫石女士的方法適當、效果也非常明顯,值得該局年輕民警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