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6.29」京港澳高速衡東段大客車與槽罐車相撞重大交通事故搶險救援細節大公開

2018年6月29日晚20時41分,京港澳高速衡東段由北往南1602公里處,一輛由南往北車牌號為豫Q52298大客車和一輛由北往南牌號為豫CS6852槽罐車相撞,造成大客車上多名乘客被困,槽罐車裝載的環己酮因撞擊大量洩漏,該路段雙向交通中斷,嚴重威脅受傷人員和周邊群眾安全。

衡陽“6.29”京港澳高速衡東段大客車與槽罐車相撞重大交通事故搶險救援細節大公開

事故發生後,在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下,在消防官兵等全體救援力量努力下,經過12個小時的艱苦戰鬥和科學救援,共營救被困受傷群眾6人,搜救出遇難者遺體18具,成功對槽罐車進行堵漏和起吊,排除環己酮洩漏險情,避免了重大次生災害發生。最大限度減少了事故損失,保障了現場近千餘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聞警而動,消防官兵緊急馳援

事故發生後,大客車有大量人員被困,變形的車體內,慘烈至極,鮮血和支離玻碎的屍體遍佈。熱浪裹挾著不明毒氣和血腥味,不安和恐懼的氣息正在從事故現場彌散。事故造成的種種險象彙集交錯,讓這條南北交通大動脈上充滿了焦躁和不安。外加一枚不定時的“毒氣炸彈”,情況十分複雜而危急!

20時48分,衡東縣消防大隊接警後,立即調派3臺消防車、22名官兵趕赴現場救援,同時向衡東縣委、縣政府和支隊指揮中心報告,請求增援。

支隊指揮中心接報後,立即啟動搶險救援預案,按照“五個第一時間”要求,迅速增派南嶽、衡山、東山、松木、特勤、石鼓、戰保7個消防大中隊,共13臺消防車、88名指戰員火速趕赴現場增援。

支隊長鄧波、副政委曾智安帶領全勤指揮部分兩批遂行出動,副支隊長朱建鵬坐鎮支隊指揮中心調度指揮,同時第一時間向總隊指揮中心、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報告。

衡陽“6.29”京港澳高速衡東段大客車與槽罐車相撞重大交通事故搶險救援細節大公開

領導重視,齊心協力指導救援

國家、省、市各級領導得知險情後,高度重視此次救援工作。

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明在應急管理部指揮中心連線指導現場救援工作,要求第一時間搶救生命,採取有效安全措施,嚴防發生次生災害。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許顯輝、省安監局局長李大劍、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周賽保、省安監局副局長羅德龍;衡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廖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柯、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鬍志文率領省、市兩級安監、交通、環保、危化、衛計等相關力量到達現場,指揮救援工作。省消防總隊總隊長萬志祥、政委盧安生、副總隊長宋利軍、潘一平等分別與現場視頻連線,指導救援工作;防火監督部廖奇部長帶領總隊全勤指揮部赴現場指揮。

跑步前行,首批力量趕往現場

首批救援力量衡東、南嶽大中隊5臺消防車、30名官兵經過朱亭服務區發現,北往南方向交通非常擁堵,通過隔離帶看到車道上堵滿了社會車輛,如按正常路線行駛抵達事故地點,將耗時更久,為確保第一時間到場展開救援,大隊指揮員當機立斷,立即帶領參戰官兵佩戴好全套個人防護裝備,攜帶液壓破拆工具、無火花破拆工具組等救援裝備,人均負重達40kg跑步趕赴事故地點。

人群擁擠,車輛擁堵,有人退縮,有人前進。一條搶險救人的生命線,在消防官兵鏗鏘有力,快速挺進的步伐中,漸漸暢通。21時40分左右,這支跑步前行的消防官兵成為首批到達現場救援力量。

現場處置,精準研判科學決策

首批救援力量衡東、南嶽大中隊5臺消防車、30名官兵到達現場後,通過詢問現場交警和知情人,得知槽罐車裝載化危品為環己酮,槽罐車洩露處有汩汩液體溢出,流淌在地面瀝青上,迅速揮發成高濃度蒸氣,刺痛著現場每個人的呼吸道。現場指揮員立即決定先行疏散事故點周圍車輛內人員,同時疏散大客車旁能自由行動的人員。

21時50分左右,支隊全勤指揮部率領衡山、東山、松木、特勤中隊到達現場。進一步偵察瞭解,發現大客車和槽罐車橫臥在北往南1062公里處的車道上,大客車車頭損毀嚴重,車身多處破裂;槽罐車車頭與罐體脫落,駕駛樓被擠壓成僅剩40cm厚度,罐體前側左下部約有30X30cm的不規則裂口,後部油控泵位置有直徑約為15cm的孔洞,罐內環己酮約600-800kg,周圍有強烈刺激性異味。

衡陽“6.29”京港澳高速衡東段大客車與槽罐車相撞重大交通事故搶險救援細節大公開

支隊長鄧波通過與全勤指揮部瞭解和再次查看現場後,果斷決策:按照“破拆、救人、稀釋、降毒、抑爆”的戰術指導思想展開救援:

一是現場警戒由消防、交警、路政負責,疏散圍觀群眾,嚴格控制人員出入,禁絕火種,對高速公路實行雙向交通管制。

二是稀釋降毒。衡山、東山中隊組建2個水槍陣地和1個遙控移動炮,利用噴霧水槍對現場周邊擴散氣體進行驅散、稀釋、降毒,遙控移動炮對槽罐車車體及流淌的環己酮進行泡沫覆蓋。

三是破拆救人。衡東、衡山、南嶽、東山4 箇中隊各成立2個破拆救人組,按照“先重後輕、先易後難”的原則對被困者進行施救。

四是堵漏抑爆。松木中隊成立堵漏小組,待罐體被泡沫全部覆蓋和檢測濃度達到堵漏條件後,利用木楔堵漏工具和捆綁式堵漏袋對洩漏處堵漏。

救援全程由石鼓中隊、松木中隊2臺大功率水罐車進行不間斷供水,戰勤保障大隊空氣呼吸器充氣車和飲食保障車為現場供氣和提供飲食保障。

爭分奪秒,英勇頑強化險為夷

與死神賽跑的時間,分秒必爭。此時的事故現場,車道上刺鼻性氣味致人眩暈,車輛碎片殘渣一片狼藉,事故車輛嚴重變形,施救空間十分狹小,高溫、毒氣以及爆炸危險等嚴峻挑戰考驗著消防官兵。絕境中,微弱的呼救聲迸發出求生慾望。

只要有生命,參戰官兵便完全忘記了自己身處險境。為儘快救出被困者,救援攻堅組迎著環己酮蒸汽濃烈的刺鼻毒害氣味,強忍車體內部30多度的持續高溫,冒著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危險,輪番上陣進行救援。

由於事故槽罐車環己酮洩漏量大,加之高溫後迅速蒸發擴散,倘若在救援中產生火花,極易引發爆炸危險。千鈞一髮之際,前線指揮長鄧波支隊長果斷下令,加大現場噴霧稀釋強度,利用撐頂、擴張和無火花工具對6名被困者實施救援。

經過2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成功將6名被困者救出。傷者救出後,全勤指揮部立即調整作戰部署,命令1個破拆救援組和當地醫護人員佩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對大客車內可見被困人員再次進行生命體徵確認,確認被困人員均無生命體徵後。攻堅組人員在噴霧水槍的掩護下進入客車內部對遇難者遺體進行清理,共清理出遇難者遺體18具,救人工作圓滿完成。

果斷機智,現場攻克堵漏難題

在實施堵漏的關鍵階段,因槽罐車與地面接觸嚴實,對罐體前方洩漏點堵漏未能成功,又一次巨大考驗擺在參戰官兵面前,如不能以最快速度實施堵漏,環己酮連續洩漏必將危及現場長時間作戰官兵生命安全和影響後續清理恢復交通工作。

全勤指揮部當日值班領導曾智安主動請纓,與堵漏組人員靠近洩漏口,先用棉絮對洩漏口進行臨時封堵,經過近1小時的不懈努力,臨時封堵完畢。

現場指揮部遂即決定對受損車輛進行起吊,30日4時20分左右,大客車被吊起並拖離現場。

6時35分左右,槽罐車被吊離地面約30公分,在噴霧水槍掩護下,堵漏小組利用捆綁式堵漏袋進行成功堵漏。現場指揮部決定在水槍稀釋下進行倒罐,8時左右,倒罐完畢。

衡陽“6.29”京港澳高速衡東段大客車與槽罐車相撞重大交通事故搶險救援細節大公開

8時30分,槽罐車由平板車拖離現場。

生命至上,嚴密防範徹底排險

整個事故的處置過程中,參戰官兵始終堅守“科學施救、安全第一”原則,嚴格樹立“全程危機”的理念,按照最複雜、最難、最嚴的要求,從最不利、最壞處作打算,採取了較為全面和細緻的措施:

一是嚴格落實警戒措施。

二是嚴格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三是嚴格落實安全操作規程。

四是嚴格落實洗消作業。

安全措施嚴密到位,有效地防止了次生災害的發生,確保了全體參戰官兵、工作人員及周邊群眾的生命安全,為成功處置此次事故打下了堅實基礎,贏得了黨和政府、人民群眾的高度讚譽。

群眾有難,甘為赴湯蹈火;

臨危受命,方顯英雄本色。

此次事故救援中,在各級領導、技術專家的指導幫助和相關聯動單位的積極配合下,衡陽市消防支隊全體參戰官兵努力克服環境複雜、天氣炎熱等困難,面臨毒害腐蝕和隨時可能發生的燃燒爆炸危險,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科學決策、連續作戰,歷經12個小時的緊急救援,成功處置這起重大交通事故救援,有效防止了毒害腐蝕、燃燒爆炸、高濃度引發人員窒息等次生災害,彰顯了消防部隊作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專業化、實戰化作戰能力,為搶救和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