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古代人口變化歷史

陝西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心地帶。全國行政政區稱陝西省,簡稱“陝”。陝西定名於西周初年,當時奴隸主貴族周公、召公時把陝原(在今河南省陝縣西南)以西的廣大地區劃歸召公治理,故稱為陝西。直到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國割據分立,這裡成了秦國的天下,所以又簡稱“秦”。作為地方行政區的行省,始於北宋,之後歷經變革,至清朝末釐定為現在這樣的省界,沿用至今。

陝西古代人口變化歷史

一、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前1134—前221)

陝西的人口數,在周以前無確數統計,因周之前尚未完全脫離畜牧生活,各部落遷徙不定;自周統一各部落氏族並滅商後,農業逐漸發達,社會始臻安定,我國之經濟區與行政區始有劃定,國內人口開始上升,因而周王朝設有比、閭、族、黨、鄉、遂之制,這些基層組織之設立,既便於統治管理,也便於人口統計。

至於春秋戰國時期,陝西的人口數,仍無史料記載,但可以用社會經濟學的原則推引而得。假使狩獵經濟社會,供給的生活資料每平方公里土地可資15人生活,而農業經濟社會每平方公里的耕地則可資百餘人生活。依此推算,春秋戰國時代的陝西人口可能在200萬左右。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前221—581)

秦代先後建都雍城,櫟陽、咸陽以及統一全國的偉業,均在陝西這塊土地上發生和完成的。據梁任公估計,秦時全國人口大約為3,000萬【注:見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四十四冊。】。秦代人口從總量上講,肯定比周代人口數要大得多,但當時人口的傷亡也是很大的。自秦孝公至秦始皇十三年期間【注: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及六國年表。】,破六國兵,斬首達100餘萬,大屠城13次,其中,5次屠殺人口達90多萬。

秦末漢初,因累年兵災饑饉,人口也是有減無增。據《漢書》功臣表序載“大城名都,人民散亡,戶口可得而數,才十二三。”《漢書·食貨志》載:“漢興,接秦之弊,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藏,白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至漢惠帝后,國內始得休養生息,人口方有增加,經“文景之治”,“天下殷富,粟至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注:見《史記》卷二十五,律書。】武帝初年,漢代社會經濟達到最高峰【注:參見《史記》食貨志。】,人口也隨之迅猛增加。到平帝時“百姓資富,雖不及文景,然天下戶口最盛矣。”【注:見《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自惠帝初至平帝初,約190年,陝西人口的增長同全國人口一樣,大抵增高一倍以上。其中重要原因有二:其一是當時皇朝獎勵早婚多育;其二是西漢積極發展農業。高祖首倡重農主義;文帝施行重農政策,減免田稅;武帝時下詔曰:“方今之務,在於力農”。以趙過為搜粟都尉,實行代田深耕。改進生產工具和農業技術,普及畜力耕作。開發農田,興修水利。朔方,西河引河川溉田,關中開渠灌田,農業產。量顯著增高,社會經濟得以繁榮,人口自然日益增長。

至於東漢時期,陝西人口大幅度減少。其因一是國都東遷於洛陽;二是人口與土地之比例失調;三是自然災害頻仍,人民無以為生;四是戰亂死亡,廣大貧苦農民不堪忍受剝削和饑荒而起義。綠林、赤眉幾股起義軍,都曾在陝西境內活動,“赤眉、樊崇等數十萬人入關……遂燒長安宮室市裡,害更始。民飢餓相食,死者數十萬,長安為虛,城中無人行”【注:見《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經過20餘年之兵革,經濟之凋敝,社會之凌亂達到極點,人口大減。雖光武帝至和帝八十餘年,經濟恢復,但桓帝至靈帝時(184)由於土地兼併,百姓力屈,不堪覆命,直至黃巾起義與鎮壓起義的戰爭遍及整個北部中國,人口傷亡很大。東漢末年至三國紛爭期間由於戰爭、飢餓、瘟疫不僅人口死亡率高,且生育率大降。壯年男子多斷頭,育齡婦女多被俘虜或充婢妾。因此,這期間陝西人口的確數無法估計。

自晉篡魏滅吳,天下重歸統一,太康之後人口又漸增殖,這是社會比較安定,人口生育增高,死亡率降低的必然結果。反之,降至魏晉南北朝,社會動盪戰亂頻仍,人口生育率隨兵士數量增高與家庭離散等因素而減低,人口死亡率則亦因之而增高。陝西人口自然趨於下降。

三、隋唐五代時期(581—960)

隋統一天下,“國泰民安”,丁口滋蕃,隋煬帝大業五年(609),陝西人口總數達到了373萬,但因隋煬帝屢次對外征戰並大興土木,更兼天災流行,人口復又減低。義寧二年(618)五月李淵在長安受隋恭帝之禪,國號曰唐。但唐代從開國武德初年至貞觀初年(618—627)十年左右,又因連年征戰,農產歉收,人口仍無增加。貞觀三年至乾封元年(629—666)37年,經過休養生息,人口才轉上升。《貞觀政要》卷一載:“至貞觀三年,關中豐熟。……又頻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嶺表,自山東至滄海,皆不齎糧,取給於路。”太宗之後繼之高宗,國內仍繼安定,人口繼續增高。《資治通鑑》卷199載“是歲(永徽五年)大稔,洛州粟米鬥兩錢半,秫米鬥十一錢。”高宗自乾封元年(666)後,因災旱與用兵高麗及土蕃,國內空耗,人口又由增而減。《資治通鑑》卷203載:永淳元年(682)四月丙寅條:“上以關中饑饉,米鬥三百,將幸東都。”五月乙卯條雲:“關中先水,後旱蝗,繼以疾疫,米鬥四百....兩京間死者相枕於路,人相食。”高宗李治死後,武后臨朝稱制,至中宗復位,直至睿宗,國內農業復遭歉收,人口徘徊不前。直至開元、天寶約40餘年間,由於政治昇平,經濟繁榮,人口始猛烈上升。杜甫《憶昔》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中唐以後,災亂頻仍,安祿山亂後.生產凋敝,人口銳減。《舊唐書·黃巢傳》載:“時(中和年間)京畿百姓皆砦于山谷,累年廢耕耘,……穀食騰踴,米鬥三十千。”《資治通鑑》天覆二年(902)條載:朱全忠兵圍鳳翔,“是冬大雪,(鳳翔)城中食盡,……市中賣人肉,斤值錢百,犬肉值五百。”可見唐之末年,秦地天災人禍頻仍,人口大量減少,勢為必然。至於五代十國時期,歷時54年,黃河流域人口死亡率加速上升。

四、宋元時期(960—1368)

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後,至仁宗時共約百年,國內和平,獎勵農業,遣師度民田,課民種樹,更修三白渠,灌溉農田,至神宗時,人口增長達到高峰。之後,則逐漸減低,其原因是外患日迫,糧食缺乏,賦役重加,結果人口生育力降低,死亡率上升。據《宋史·食貨志》載:“人民流離,父母妻子不相保,……國家自陝西用兵以來,賦役繁重。”宋代因有遼、夏之患,國家逐年擴大軍隊,趙匡胤開國時(960)有兵20萬,開寶時(968)增至37萬,真宗天禧時(1017)增至91萬,仁宗慶曆時(1041)增至126萬。國家官員數目亦益見增加,真宗時官吏一萬餘員,仁宗時達二萬餘員【注:見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出版社1940年。】,重兵冗員,食之者眾,生之者寡。農村經濟加速衰落,國家財政空虛,民生日困,人口與糧食的矛盾日益加深。北宋末年,宋江、方臘等農民起義的爆發正是這種社會矛盾的反映。此外,金人對宋王朝的壓迫日急,徽、欽二帝被虜後,國內處於大亂之中。迨至南宋,除金人擾亂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封建統治階級殘酷鎮壓,戰爭傷亡,人口大減,戶族稀少,耕地荒蕪。加之後期土地兼併,水旱蝗災連年,南宋時人口日益萎縮。

元蒙入主中原,疆域之大,超越前古。勵精圖治,注重農桑,國內人口上升。但因元代遠征耗費,財政睏乏,大量土地被蒙古遊牧貴族所佔領或被僧侶貴族所佔領,人民無法生活,乃起義暴動,貧苦農民韓林兒首在中原起義,劉福通等人從之,繼之,長江流域各地人民均起反元,戰爭連年,人口大減。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此時,陝西人口已減至不足50萬人。

五、明清時期(1368—1911)

明代戶口統計以洪武年間較為可靠,當時政令嚴謹,戶口遺漏較少。《明史·食貨志》:“太祖籍天下戶口,置戶帖、戶籍,具書名、歲、居地。籍上戶部,帖給之民。有司歲計其登耗以聞。及郊祀,中書省以戶籍陳埴下,薦之天,祭畢而藏之”。其視戶籍之重如此。“洪武十四年(1381),詔天下編賦役黃冊,以一百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後以丁糧多寡為序,凡十年一週,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廂,鄉都曰裡。裡編為冊,冊首總為一圖。鰥寡孤獨不任役者,附十甲後為騎零。僧道給牒有田者,編冊如民科,無田者亦為騎零。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冊,以丁糧增減而升降之。冊凡四,一上戶部。其三則布政司、府、縣各存一焉。上戶部者冊面黃紙,故謂之黃冊。年終進呈,送後湖東西二庫庋藏之。歲命戶科給事中一人,御史二人,戶部主事四人釐校訛舛。其後黃冊只具文,有司徵稅編徭,則自為一冊,曰白冊雲。”足見明太祖時,戶口制度是比較嚴密的。但太祖之後,情況又變了,戶口脫漏為多。工部右侍郎周忱謂民戶脫漏原因:“投倚於豪門,或冒匠竄兩京,或冒引賈四方,舉家舟居,莫可蹤跡也。”

從《明史·食貨志》和《續文獻通考》可知明代戶口與耕地成正比例,戶口逃亡愈多,則田地荒蕪愈廣。明代人口流亡量大,計每平方公里耕地面積人口指數的多少,則可測知人口流亡消息。以公元初年西漢為100,則洪武二十六年(1393)陝西人口指數為47,弘治六年(1493)為76,萬曆六年(1578)為94。其間雖略有提高,但仍低於公元初年。(參見表三—2)

明代陝西人口增減,大概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自洪武二十六年至景泰七年(1393—1456),共63年因推行屯田,休養生息,“推之於衛所、陝西、山西諸省尤極備焉”【注:見《續文獻通考》田賦考屯田。】。農村經濟迅速復興,成為人口增長時期;

(二)自景泰七年至弘治十六年(1456—1503)共47年屯田制日益破壞,莊田兼併之風漸盛,農業生產遭到破壞,加之連年災害,流民之數日多,是為人口流動時期;

(三)自弘治十六年至隆慶三年(1503—1569)共66年,雖有災害,但民可聊生,人口仍持增長之勢,此時為人口第二次發展時期;

(四)自隆慶三年至崇禎末年(1569—1644)共75年,年無不災,崇禎初年陝西大飢【注:見《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呂坤傳和李自成傳。】,安塞、延安、米脂、佳縣等地饑民食盡樹皮。又吃冷石,民無以為生,揭竿起義,形成以高迎祥、李自成為首的著名的明末陝西農民大起義。此時為人口降落時期。

清代陝西人口有史以來超越前古,清初百年間只計戶,不計口(乾隆以後,始丁口具備),清順治十八年(1661)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全省人口增至7,081,846,九十六年人口增加了1.95倍。而清代,康、雍、乾三朝經濟繁榮,滋生戶口,永不加稅”,人口之激增是可能的事實。自乾隆三十九年(1774)白蓮教暴動,綿延十年之久,該教主要根據地又在陝西及川鄂之交.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肅回民暴動又波及陝西.道光二十六年(1846)、十九年(1849)全國又發生饑饉。咸豐元年(1851)太平天國起義,長達14年之久,曾向全國頒佈“天朝田畝制度”,倡計口分田的均田法,企圖解決人口問題。同治初年(1862)太平軍一部進入陝南、關中,又到陝北,最後從宜川渡河轉戰華北。在太平軍的影響下,關中回民暴動,史稱“回亂”,波及關中、陝北各縣,在統治者錯誤的民族政策之下,回漢互相仇殺,最後在清軍左宗棠部的殘酷鎮壓下始平息。歷時十二年回漢兵民死亡約50萬人,關中人口大減,農村經濟破產。加之光緒年間陝西、內蒙、山西數省長期大旱,造成了歷史上空前的饑荒,人口大量死亡或外流。據清故宮戶部清冊所載:光緒十年(1884)陝西人口數,已由咸豐十一年(1861)的1197.3萬人,下降為809.4萬人,其間23年,人口減少了387.9萬人,平均每年減少16.8萬人。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全省人口長期徘徊在850萬左右。到清朝末年(1911)陝西人口僅有8,074,013人。

六、民國時期(1912—1949)

自從1840年帝國主義勢力侵入中國以來,使中國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廣大人民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處於極端貧窮困苦的深淵。國民黨統治時期由於政治腐敗,經濟凋蔽,民不聊生,人口發展緩慢,高出生率、極低的自然增長率是這一時期的基本的人口特徵。

據統計民國元年(1912)陝西總人口為9,175,799人,之後,因受災荒和戰爭的影響波動較大。民國十八年(1929)陝西遭受特大饑荒,八百里秦川,饑民遍野。據1937年國民黨政府民政廳《統計材料月刊》載,民國十七年(1928)陝西人口數又降為10,757,007人,減少了1,045,439人,加之民國二十年(1931)全省又有瘟疫流行,死亡人口驟增,根據喬啟明、蔣傑《中國人口與糧食問題》一書統計,陝西人口到民國二十年(1931)繼續下降到8,971,665人,與民國十七年相比下降了2,830,781人。大饑荒大瘟疫五年後,即1935年全省人口才逐漸回升。

人口的波動,無疑受戰爭的影響變化也較大。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以來,東北、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難民大批地逃來陝西,有的在西安、咸陽、銅川、寶雞等城市謀生度日,有的到渭南、延安等地農村作棚民、客戶開荒種地。據陳元方《西安人口調查》統計,1936年開始西安人口陡增,1934年西安市人口僅123,200人,而到1936年西安人口猛增到189,800人,1937年猛增到時208,855人。之後直到解放初西安人口一直受遷來人口的影響而暴漲。

由於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的原因,全省整體上看沒有留下完整的人口統計資料,國民黨政府在1944年,1947年兩次人口統計報告中均未統計革命根據地各縣的人口。因此,散見的解放前夕的有關人口資料很不準確。迨及解放後的1949年統計,全省人口已達到13,173,14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