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優惠」的「支付」,還是基於「支付」的「優惠」

產品經理的認知,決定一個產品的高度。

通過本質看待問題

有時候,每一個人都可以從理論或者邏輯層面去推導一個問題。不過,很大程度上是看你對這個事情的認識程度有多大。而大部分的人,其實沒有辦法透過事物本質去看待一個問題,更多盲目的去跟風,或者根據表象去判斷

最明顯的一件事情,在股市上面,大部分人根據漲幅的高低來判斷選擇股票,所以,追漲殺跌成為常態。羊群效應一直在大多數的動物身上都是存在的,甚至在我個人身上也有很多。

基於“優惠”的“支付”,還是基於“支付”的“優惠”

而在產品設計方面,大部分了產品經理和運營同學,都沒有理解到:你做出這個方案和設計,本身的限制、缺陷和它極限高度在哪裡?對於很多剛開始的公司和商品,這些不懂其實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階段裡面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最開始不懂的過程當中,你可以去慢慢摸索出來的。

但是,所有的城堡是不能夠建立在沙丘之上的。你可能通過“嘗試”,獲得過一兩次的成功,但是沒有辦法在理論根基上面,紮實的做出來的話,你很難保證持續的成功。瞭解本質的邏輯好處,是讓你持續創造出東西來。

“閃惠”的小小故事

去年年初聽到一個故事,讓我震驚!這個故事,一句話概括:

基於“優惠”的“支付”,還是基於“支付”的“優惠”。

去年年初,一個大眾點評同事跟我講的。點評有個產品經理非常的厲害,就是去做“閃惠”的功能的那個。現在,這個功能改名為“買單”。團購大戰後期,剩下的公司只剩下美團、大眾點評和百度糯米。團購確實很方便,但是,大眾點評希望在團購上能夠更加進步,於是率先推出了一個叫“閃惠”的功能。(PS:為此,放棄自己的外賣業務,戰略投資餓了麼。這是另一個故事。)把整個的團購券的使用方式,更往前走了一步。

基於“優惠”的“支付”,還是基於“支付”的“優惠”

在各種銷售業績上面,這個功能都不錯。大眾點評,在團購這件事情上,也開始有一個回升的狀態。但由於前期輸的太慘,並且投資人的原因。最終,美團和點評合併了。但不得不承認“閃惠”這個功能,做的還是很好的。上線以後,一度的使用量和整體餐飲GMV的增長率都非常的高。在一個月,甚至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面,“閃惠”的交易額就已經達到了日均一個億。

基於“優惠”的“支付”,還是基於“支付”的“優惠”

PS:“閃惠”後改名為“買單”

據我同事當時回憶,這個產品經理私下說了一句話,這個功能,有一個侷限性。“閃惠”是基於“優惠”的“支付”。這件事情會有一個天花板。那更大的是什麼?應該是基於“支付”的優惠,這才是一個更大的空間。因為優惠永遠是一種策略,就是促銷手段,不可能成為一個常態,而真正的支付才是一個更加好頻行為。優惠,更容易去依附於支付,而支付不容易依附優惠。

基於“優惠”的“支付”,還是基於“支付”的“優惠”

有些人不但在理論層面上很強,行動動力也非常強。說完這句話以後,同時功能功成名就以後(同時,美團和點評合併),這個產品經理做了一件事。自己下跳槽,到螞蟻金服裡面,成為支付產品經理。一個更加廣闊的地方,去做他認為更加本質的一個環節。也就是現在大家用的支付寶的商家支付碼入口。

“口碑”的潛行

最近,整個支付寶背後的“口碑“”業務浮出水面。曾經一度,口碑銷聲匿跡。甚至很多人認為口碑被送給餓了麼。直到一天,我接到他們的面試電話,才發現這隻團隊一直在默默耕耘著。這隻團隊一點都沒有減弱,雖然被砍掉APP,去做了大量的基於支付寶的輔助應用。例如,支付寶的口碑頁面,商家管理。有可能商家支付碼也是它們在做。他們在默默耕耘,在不斷用支付寶的小馬甲在開拓市場和商戶。但是,沒有C端入口,原來的口碑APP被停止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無名氏是很難受的。但是,真的能默默耕耘,不斷打磨自己的產品。當一天你的產品足夠的好,就一定會展現出你的魅力的

。以前的搜狗就是曾經的邊緣團隊做出來。

今年的雙12,支付寶已經引導用戶使用“口碑”APP。它浮出水面了~!具體,它的未來如何?就看它後面的動作了

基於“優惠”的“支付”,還是基於“支付”的“優惠”

去年2到3月份,美團和點評合併,成為新美大,佔據整體餐飲市場大概八成以上的GMV。當時,我對於我同事基於“支付”的“優惠”,表示贊同,同時覺得未來很有可能。支付寶在餐飲超過新美大。但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非常長期事情。但是,現實打我臉,最近的內部數據。現在整個餐飲的GMV,支付寶拿走了一半。很明顯,餐飲交易上面,新美大被支付寶反超。而緊追其後的微信,將會成為新一個對手。

在整個餐飲的市場裡,甚至整個團購市場裡,新美大基本沒有犯任何大的錯誤。他甚至打敗了大部分的對手,但是在不同的維度上面,它還是一個團購,更多的是一種優惠策略。但是,另外一個對手在另外一個維度,在一個更加高維度,直接打擊他。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彎道超車,也可以說這是一種高頻打低頻。雖然在理論上,我們已經認這樣的一個假設。但這樣一件事情真實發生在我面前的時候,我還是非常震驚的。

願大家都能成長

跟我講個故事的人,他正好認識這個產品經理。而這句話也是這個產品經理私底下講的一句話。這句話,這個故事,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知道。但是,我今天分析分享出來。高手,不愧是高手,真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認知和理論,還有可怕的執行力。他用自己的一個新產品硬生生地打敗了自己曾經一個非常成功的產品

願大家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努力成長。

沒事,寫寫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