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鎮龍川街(揚州江都)

仙女鎮龍川街是一條古老的街道,這條街過去曾叫“大街”或“老大街”,街道呈東西向,長達3華里,由一條線上的東、中、西3段街道組成,稱為東大街、中大街、西大街。現解放路西段過去叫“新街”,東段又叫“義學街”。路面以條石鋪就,下有汙水排放道。由於其形狀像一條彎彎曲曲的長龍,又緊靠古老的運鹽河,因此而得名“龍川街”。

仙女鎮龍川街(揚州江都)

清康熙以後,仙女廟逐漸成為江蘇省最大的木材中轉市場和著名米市。龍川街沿河一帶,米行林立,停泊在河中的舶糧船“連舫逾萬艘”,長達數里。龍川街上運米工籮擔接籮擔,號子聲終日不絕,5個碼頭的擺渡船來往如梭。每日出江大米五六千石(一石為150斤),高峰時達一萬餘石。隨著米木業的興起,帶動了龍川街商業的繁榮。街邊店鋪如林,綢布、菸酒、茶食、鹽醬、藥材、銀樓、南北貨、京廣貨、銅錫器、花粉、錢莊、皮毛、盆桶、嫁妝等業俱興,酒肆、客棧、當鋪、茶樓應運而生。民國初期還出現了推銷洋貨的“五洋”(指洋油、洋火、洋燭、洋鹼、洋菸)業,整條街上約有商號200多家,購銷旺盛,熱鬧非凡。民國二十五年(1936)三元橋建成後,行人無需渡河,到龍川街非常方便。龍川街的菜市口,一派繁忙,經常出現行人摩肩接踵的擁擠現象。

龍川街較為發達的是布業與南北雜貨店。民國間,有布綢商號20多家,較大的布店有榮昌號、泰源、源盛等,其中榮昌號是行業老大,年銷售額為20多萬銀元,居同行業之首。民國後期南北雜貨店最發達,時有41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經營大戶以批發為主,兼營零售,其中德昌號最大,有資金3萬銀元,僱工30多人。嫁妝店則集中在南大街。

仙女鎮龍川街(揚州江都)

章臺旅館

龍川街上還以經營土特產名聲遠揚。“同春”茶食店的“蛤蟆酥”香甜脆酥,膾炙人口;“三星閣”的茶食製作精細,外形優美;“同興源”的鹽京江臍,鹹淡適中,外硬內松;在西南街擴建的大同茶食點,改名為大興館,其鹽京江臍同樣有名;“吳正泰”香店、德大醬坊在蘇北地區享有盛譽;“天順興”牛肉店的香牛肉久負盛名;“方太源”炒貨店生產的麻油香溢街頭;“義興祥”銅錫店加工的茶壺、酒壺、手爐、燈盞等刻有人物花鳥,惟妙惟肖;“謝馥春”香粉鋪在蘇北地區首屈一指,民國初年其香粉在全國國貨展覽會上獲三等獎,香珠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銀獎。

仙女鎮龍川街(揚州江都)

仙女鎮龍川街(揚州江都)

龍川街

龍川街有眾多古蹟。王景琦故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該故居門樓有三,兩幢三進,分別由天井以及偏門相連。後進為木結構樓房,門廳以水磨磚對縫砌成。整體建築緊湊嚴謹,構造精緻。王景琦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舉人,以知縣分發廣東,辛亥革命後為江蘇省議員。此外,王府(王景琦之父王均甫住宅)、章臺旅館、觀音庵等房屋結構基本未變。但因歷經變遷,亦有許多古蹟不復存在,如雙星巷內的兩顆隕石、清中期徽州木商建築的徽州會館、江石溪住宅等已經湮沒。(江川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