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打造面向新时代的大国传播

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打造面向新时代的大国传播

当前,全球政治格局正进行着权力的再调整与再平衡,中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应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局势,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任务更加重大。近日,第二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传播进行了深入研讨。

  • 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

中国正面临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进而突破西方话语霸权的历史性机遇。《中国日报》总编辑周树春表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既要展示中华民族的新形象,也要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大国传播话语。由于中国经验超越了西方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反应能力,我们不仅要解构西方的话语体系,还要构建起面向世界、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让中国话语跟上中国发展的步伐。面对新时代严峻复杂的局面,我们要保持忧患意识,通过影响国际主流社会,让世界主流人群认识中国真实的国家形象,进而认同中国发展。

在国际形势发生

剧变的当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面临着结构性转型。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要采取更为积极并具有创新性的策略,努力呈现出一个更为自信而强大的中国国家形象。我们应立足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格局,致力于总结对外传播的实践经验,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为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向世界传播提供战略对策。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认为,国际传播话语建设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建设需要找准突破口,整体上提升传播层次。在这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和共同话语应当成为我们的话语基石。它不但有助于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建立,还有助于突破“二元互斥”的思维逻辑和叙事框架,使中国的国际传播话语获得科学和道义的支持。

  • 形成整体的全球传播理念

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开放的国际传播实践,将有效推动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理论创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郭可表示,在国际传播中,中国国家形象存在“三个不一致”的现象,即真实国家形象与西方媒体上的中国国家形象不一致,比如中国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西方媒体则塑造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媒体以正面为主的国家形象和西方媒体以负面为基调的中国国家形象不一致;期望产生的形象和实际产生的形象不一致。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形成整体的全球传播理念,推动新时代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于运全认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存在信息流入与流出的“逆差”、真实形象与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应当是“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

  • 实施国家品牌战略

一个企业的形象需要管理,一个国家的形象更需要有计划的管理。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教授程红表示,国家形象会影响到个人的身份认同,也会加强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兴趣和理解。比如,20年来阿联酋通过国家品牌的塑造,国际知名度大大提升,进而带动涉外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不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国家品牌战略,中国应采用何种国家品牌战略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提出,在信息化时代,强大的国家传播能力,对内有助于实现全面的政治沟通、有力的社会动员和有效的舆论监督,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政治稳定;对外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和谐的国际舆论环境,服务国家外交等。为此,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传播体系,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正视文化差异,尊重传播规律,坚持客观性原则;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与争辩能力和整合能力等。

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吴瑛还提到,国际会议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构建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因此,应抓住举办重大国际会议的时机,加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

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编发:冯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