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天生就是個心機婊

襲人天生就是個心機婊

《紅樓夢》第五回講到賈寶玉神遊太虛的時候,看到了紅樓兒女的判詞。在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上,第一個是晴雯,此時尚未正式出場,暫時不說。第二個是襲人,今天我來試著分析一下這個被賈母指定為寶玉貼身丫鬟的女性。

先來看襲人的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判詞旁邊畫著一簇鮮花,一床破席。很明顯,這是“花襲人”的意思。

單從判詞來看,以曹公“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思路來分析,前面兩句說的是一個人的秉性,後面說的是命運。

紅樓雖未完,但從襲人判詞裡,我們隱約可以得出她最終的人生歸宿。應該是委身給了一個戲子,因這“優伶”二字;且生活窘困,因“一床破席”。但生活應該算是比較安穩,因“一簇鮮花”。既然“優伶有福”,自然是“公子無緣”了,就是說,她最後沒有跟賈寶玉。但誰都無法預知後事,其實一開始,襲人是想一輩子跟了賈寶玉的,且通過她的一些舉動,我判斷,襲人根本就是個心機婊。

《紅樓夢》第六回一開始,說了寶玉在秦可卿房中做夢醒來被襲人發現遺精的事兒。這本來沒什麼,但對於第一次經歷的少男少女來說,自然不好意思。這個事的發現者自然是襲人,她本是個聰明女子,又長寶玉兩歲,已經漸通人事。看到寶玉這樣,其實已經明白的差不多了。既然明白的差不多了,作為貼身丫鬟,再問的話就有點越禮了,但襲人還是逮著機會追問了寶玉。

寶玉心裡羞愧,求襲人不要告訴別人。襲人正好抓住這個機會。襲人亦含羞笑問道:“你夢見什麼故事了?是哪裡流出來的那些髒東西?”這話在我看來就是明知故問,襲人本來已經猜的大差不差了。褲襠裡溼了一大片,但不是尿,但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是從哪裡流出來的,是什麼。襲人裝作不知道,且“含羞”問,這說明襲人是在故意引誘寶玉把夢裡的事說出來。即便不說,其實襲人早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了。

寶玉與襲人分享了夢中警幻所授雲雨之事後,襲人是這麼反應的:羞的襲人掩面俯身而笑。一個“羞”字,一個“笑”字,說明了襲人此刻的心理活動是“欲拒還迎”的。她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回事,但又有些女孩的害羞。這就為下面倆人“嘗禁果”埋了伏筆。

襲人天生就是個心機婊

襲人是寶玉的貼身丫鬟,寶玉還小,襲人在寶玉提出偷嚐禁果的時候,心理活動是這樣的: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

對於襲人的心理活動,我個人的理解是,襲人絕對是個心機婊,賈母即便有此意,但寶玉尚小,況且越是倆人以後可能成為夫妻,越得謹守禮節。襲人向來行事穩重,不然不會被賈母指定為寶玉的貼身婢女。但在面對男女這樣的大事的時候,她竟然很輕易的就說服了自己!按照賈母和王夫人的脾氣,如果發現襲人與寶玉偷偷幹這個事,一定會罵襲人是狐媚子勾引寶玉吧?畢竟寶玉那時候還是個孩子。

寶玉心思非常單純,就是覺得挺好玩,也挺舒服,就想找個真人試試。但襲人心裡想到的一定不是寶玉的“初試雨雲情”那麼簡單,極有可能有更深層的心理,比如“生米煮成熟飯”。這樣無論寶玉以後娶了黛玉還是寶釵,甚至湘雲,她都絕對是通房大丫鬟,甚至升格為妾,自己的一生也就有著落了。沒有這種心思怎麼做得了賈寶玉的貼身丫鬟?

實際上,自“初試雲雨情”之後,她與寶玉形成了某種默契。從眼前來看,書中已然說明:自此,寶玉視襲人更與別個不同,襲人待寶玉更為盡職。前一句,相當於是襲人有了最牢靠的保護傘,在丫鬟中的地位更是無人可及。後一句很值得玩味,襲人待寶玉更為盡職。這個“盡職”是否仍舊包含了“男女之事”呢?我想,既然有了第一次,後面一定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因為第一句也說,寶玉視襲人與別個不同,這個“不同”也很值得玩味。除了高看一眼外,與別的丫鬟的不同之處還有哪些呢?“男女之事”算不算呢?

襲人天生就是個心機婊

所以,如曹公所說,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她的聰明在於會用“溫柔和順”的性格掩蓋自己“深謀遠慮”的算計,會用自己的“善解人意”把自己緊緊地拴在寶玉身邊。襲人是個心機婊,她的這些表現跟寶釵如出一轍。只是寶釵沒有襲人那樣的近水樓臺,且她的首要目標是選秀進宮。縱然寶黛釵再親密無間,再心生愛慕,但寶玉的第一次還是被這個叫襲人的心機婊給奪走了。

當然,在那個時代,沒有點小聰明,作為丫頭奴才的襲人們,日子是不好過的。他們必須得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靠近可以讓他們委身一輩子的那個人。寶玉之所以對襲人百般依賴順從,其實不僅僅是襲人在日常生活和各項事物上的大方得體,關鍵他和襲人各自都佔有了彼此的第一次,而第一次往往是最令人難忘的。

襲人是個心機婊,但她並沒有壞心,她只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職務之便,順水推舟地滿足了自己主子的要求,反正早給晚給都是給,你就是不給,別人也以為你早給了。不過,我想,如果林妹妹知道這事,估計又要大哭一場了吧。

我個人的理解是,曹公的筆法思路是一以貫之的,並無突變,故看一個人,不一定非要通篇衡量,窺一斑而知全貌,有時候一件事就足以給一個人下定論了。若貪大求全,非要把一人前後所做之事一一列舉比較,反倒容易陷進去,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就只寶玉和襲人初試雲雨情這一件事,就可以得出襲人的品性了,後面的所有不過是她品性的具體表現罷了。寶玉襲人初試雲雨情的時候寶玉最多九歲十歲的樣子,襲人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那麼小就開始學會了算計,果然是個天生的心機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