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由文牧野執導,甯浩、徐崢共同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上映以來,票房已然超過了10億。該電影上映後,超過二十萬人在豆瓣打分,基本是零差評,分數達到了9.0分。

《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程勇,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其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說得太現實了,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說出了多少普通家庭的心聲,聽了真的會流淚。

《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很多小夥伴們在看完《我不是藥神》之後,都感嘆道原以為是喜劇,結果卻讓我笑著流淚。該片反映了我們目前社會的生活現狀,看病難,買藥難的。小夥伴們都持著支持的態度。

然而也有部分網友表示,它是“擲汙物”,為了美化一個走私侵權販賣假藥的違法之人,同時刻意迴避真吃不起藥的真正重要原因,甚至最後作為功績列出來,等著感恩戴德的稱讚。

《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其實小編覺得這部電影裡並沒有對任何一個人物刻意美化,也沒有刻意的醜化,而是總體上平淡的陳述而已。除了病人的其他人,他們做的也不是要置人於死地的事情,只是各司其職。如果把它理解為“擲汙物”,那也只能說是見仁見智見醜惡了吧。

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更是在觀看完《我不是藥神》之後,特意寫了一首歌曲《夜是秋夜明》來表達對該影片的觀後感。他說道一直以為,有關人性的表達都不易,或是太過嚴肅,或是表達了但是又不容易接受。《我不是藥神》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良心這個我們平常不會輕易提及的東西,一點一點地捧到我們面前來,讓我們無處可藏,但又讓我們開心地接受它。

《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歌曲必須為固執已久的人性解圍。《月是秋夜明》是看過電影之後的音樂觀後感,我希望通過不同的角度、快慢的節奏、電子與模擬樂器的對比,來描繪一個老生常談的關於風花雪月的主題。但它又不止於此,它可能使我們對安於現狀和為何進化有更深的認識,它也可能使我們在笑過、哭過之後,面對清風朗月,能繼續尋找自己的解藥。

徐崢也在第一時間在微博回應了音樂教父羅大佑,他說道:喜歡這首《夜是秋月明》,感謝羅大佑老師。希望秋夜明月照人間,春花開時人猶在。

《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小編也特意去聽了這首歌,確實非常不錯,不虧是音樂教父,《月是秋夜明》能從音樂的角度來解讀《我不是藥神》。推薦小夥伴們可以去聽聽,非常不錯。

《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要小編來說觀後感,那就是影片《我不是藥神》真的太好看了,可能這是這幾年拍的最好的國產了,類似於素媛那種的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了。你們覺得呢?

《我不是藥神》讓人飆淚,音樂教父羅大佑觀影后還特意寫了一首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