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想選一枚印石,我給你準備好了攻略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篆刻印石不僅是篆刻家的必備材料,也是書畫家文房一寶,一方方篆刻精美的印章和一件件雕刻優美的石雕作品,歷來被文人雅士所鍾愛,收藏之風經久不衰。這其中,壽山、青田、昌化、巴林四種印石最為著名。

印石的選擇標準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1

印石的質地

關於印石的選擇標準,以石的質地分,人們一般把它們分成三種類型(主要是從透明與光澤角度考慮的):

一種稱為“凍地”,在燈光或日光下成透明或半透明;另一種稱為“軟地”,這種軟地在通常加工後表面反光,肉眼觀察如同瓷器的表面,有光澤和滋潤的感覺;

再一種稱為“硬地”,在一般加工後的情況下,石材表面不反光或有微微光澤,給人以粗糙感。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2

印章形狀

印章形狀一般以兩大類型出現,一種是加工成正規型,方、圓、扁(長方形)等;另一類為不規則型,均稱為隨意章或隨形章。在這兩大類形式中又可分為有鈕、薄意、圓雕等。

3

印章的品種及命名

印章石材由於它們的產地不同,而且又在質地方面有“凍”、“軟”、“硬”等三種,所以它的品種命名,可謂多若繁星。根據我國主要四大產區,即福建壽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內蒙巴林等統計,四區產地均有品種100多種品名。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品種的命名有的是以色相命名,例如:“荔枝”、“魚腦”、“桃紅”、“牛角”、“虎皮”、“白果”等;有的按地名或坑名命名,例如:“高山”、“坑頭”、“鹿目”、“旗降”、“封門”、“周村”等。

且在一個品種中有的又分許多品名,例如:“田黃石”又有“黃金黃”、“桔皮黃”、“桂花黃”、“白田”、“黑田”等十幾種品名;又如雞血石,按紅色多寡分別命名為“大紅袍”、“小紅袍”、“頭頂紅”以及按石質顏色有“劉關張”、“雪裡紅”、“藕粉底”等。

福建壽山的田黃石號稱“石帝”。文人雅士篆刻家們,將“田黃”、昌化的“雞血”、青田的“燈光”稱之為:黃、紅、青印石三絕。但也有人評定印石優劣以“細”、“凍”、“潤”、“膩”、“溫”、“凝”所謂“六德”為標準。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4

印石的實用性

實用性,顧名思義是指印材成章(產品)的實用含義,包括下列諸多因素:經濟性,即價格能為廣大應用者所接受。使用性能,也就是能否經久耐用。穩定的物理性能,要有良好的絕熱和抗腐蝕的性能。對紅泥(紅油)油脂吐納功能,即必須具有較好的吸吐印泥紅油的功能。材料來源的廣泛性。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5

印石的工藝性

工藝是指材料的加工性能以及加工後的性能等。例如:透明度、折光率、硬度、顏色等等。一般來說,印石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柔而易攻,這是它的突出的工藝性的描寫。工藝性是取決印石材料各品種的取捨程度的關鍵因素。作為印章諸多原材料中的瑪瑙、玉、鐵等都敵不過印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這些材料工藝性差,不易加工或加工後色與質發生不良的變化。而印石不但易加工,且加工後更可愛。工藝性在印石中一般說來“凍地”為先,其次是“軟地”,再次是“硬地”,但“凍地”中也由於石材的產地不同,表現出的工藝性能也不盡相同。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6

印石的欣賞性

欣賞性,是指印石具有的自然美,包括色、質、紋、形。印石的自然美包括石質本身物理性能和天然成形(造型)兩個方面:透明、折光以及自然性五彩繽紛的顏色及組成畫面和使人沉思的各種幻想的自然景象,還有內部肌裡形成的蓬勃生機的生物遺蹟所構成的造型與景物等等,這些都使人沉浸於欣賞的境界之內。欣賞性裡還可以包含著排它性,也可以說這是印石的又一特性,排它性簡單地說是“獨一無二”的意思。可作為防偽重要手段。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簡言之,凡是能將上述三性融會貫通為一體的印石必定是好的,優良的。一枚印章不論其正規形的方(圓等)章或不正規形的閒章(隨形章),如果能自然完美將上述三性結合起來反映給人們視覺或感覺,則必定是一件完美藝術品性的珍貴優秀印章。

怎樣辨析印石

辨析印石的性質、真偽,傳統的方法是“聞、問、看、撫、磨、刻”這“六字經”。同時,這也是辨別石品的關鍵。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聞”,即知識見聞;“問”即詢問、學問,這是辨析印石的基礎

鑑別印石,光憑道聽途說或一知半解的知識是不行的。例如,青田山坑石中的“半山”與白芙蓉石中含有“老虎沙”(細紗集合點),而“半山”性脆、質略松,而芙蓉“藕尖白”相對質緊密而顯得更密一些,精於印章鐫刻著,用刀角觸石一試便知。所以,要多聽多問,勤學好問。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看”和“撫”,是辨析印石的關鍵

“看”,指觀察印石的著色、花紋形態,因為各類印石由不同色澤的礦物質構成,所受地質運動的作用也不同,色彩和花紋總不會是一樣的。同一產地的印石有其共同的特徵,而不同產地的印石一般來說差別總是比較明顯的。掌握了印石這些共性和個性特點,印石那在手裡,一看便知。“撫”是指手感,憑手感辨別印石的硬度、重量、質地、粗細以及油潤乾燥與否。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磨”和“刻”,是辨析印石最可靠的檢驗方法

“磨”,指制印工藝的技術,即磨平、磨光。印石的質地、肌理中是否含沙、含硅酸鹽(印石中的硅酸鹽含量略高,呈現出短纖維狀態的石屑,但光從外觀上看是發現不了的),只有打磨、琢刻之後,才能得知。“刻”,指檢驗印石是否適宜篆刻、雕刻。當然,最好能練就手撫拈量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更適用於購買時挑選。

听说你想选一枚印石,我给你准备好了攻略

其實,評定一枚印章的價值,首先就是看質地,因為舊時文人多用較好的印石制印。印石種類很多,大而言之,壽山、青田、昌化最為常用,品味高低各異。其次是看章法篆刻(包括邊款),名家制印之所以倍受青睞,也就因為他們的作品中,運刀有獨到之處,方為珍品。再次是看印鈕雕刻,看它是否生動、自然。還有就是看印主,看印主在社會、歷史上是否有名望。以上四者,只要具其一,便會受古董商或收藏愛好者垂愛,更不用說四者具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