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與北三縣將建統一管控規則

來源 :新京報

副中心與北三縣將建統一管控規則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周邊地區交通骨架網絡示意圖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供圖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地區如何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輻射帶動北三縣?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如何建設?記者在正在進行的“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中發現,有專門章節對此作出安排。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將建立統一管控規則。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核減與重要區域生態廊道衝突的城鎮建設組團規模。

焦點1

共建大尺度生態廊道

廊坊北三縣地區緊鄰北京城市副中心,過去10多年實現了較快發展,但也積累了很多現實問題,如職住不均衡、公共設施配套不足、地下水嚴重超採等。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區域協同發展問題,需要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在區域尺度上統籌協商解決。

控規草案提出推動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在地源上相近,文化上也是一脈”,另一方面也是落實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城市戰略定位。

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森林覆蓋率較低,且林地分佈破碎,生態調節能力和穩定性差。另外,部分城鎮組團房地產過度開發、開發強度過大、貼邊蔓延嚴重,侵佔了重要的區域生態空間。

為積極擴充生態空間,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控規草案提出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核減與重要區域生態廊道衝突的城鎮建設組團規模。著力擴大區域環境容量,重點在潮白河和北運河之間共同建設大尺度生態綠洲,構建複合生態系統。另外,為突出文化傳承,彰顯地域特色,控規草案提出構建山水林田湖草城村交融的整體空間意象,重點對潮白河和北運河沿岸地區進行精細化設計,形成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焦點2

協助北三縣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層次較低,處於產業鏈低端,地均產出效益低。另外,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互動不足,未形成產業發展梯次,產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廊坊北三縣地區對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制約了地區產業的轉型升級。

為此,控規草案提出積極對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符合廊坊北三縣產業定位的適宜疏解項目轉移,協助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堅持協同互補,提高廊坊北三縣地區對區域的服務保障功能,積極發展養老、康復、休閒等產業,形成區域差異化功能分工。

焦點3

緩解跨界通勤壓力

據悉,廊坊北三縣地區公共配套短板突出。中、小學大班額現象普遍,公園綠地和公共文化設施比較缺乏,無大中型體育設施。為此,控規草案提出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促進北京公共服務資源向廊坊北三縣地區拓展延伸,協助廊坊北三縣地區形成功能完備、佈局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目前廊坊北三縣地區跨界交通銜接不暢,主要依賴公路,跨界通勤壓力大。控規草案提出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讓更多廊坊北三縣地區居民通過速度快、站距大的軌道交通出行,發揮京唐城際和平谷線等軌道交通的作用,減少對小汽車出行的依賴,緩解跨界通勤壓力。

統籌預留區域大型基礎設施廊道,強化水、電、氣、熱區域協同發展。為此,控規草案提出構築堅強可靠的區域生命線保障網絡。針對區域地面沉降、活動斷裂、防洪等共同災害問題,控規草案提出加強區域防災減災的聯防聯控。

■ 對話

副中心與北三縣要“共管”“共享”“共發展”

新京報: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與廊坊北三縣實現統一規劃?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王凱: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三縣地理相近,文化同屬一脈,只有一河之隔。經過多年發展,在功能佈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緊密相連。因為地域上一體,規劃上首先要統一。

首先是生態,生態是最基礎的,所以將生態作為一體化來考慮,是保證該地區高品質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其次是功能,因為隸屬於兩個不同的行政區,所以溝通不夠,這次規劃做了比較多的工作。比如產業,通州未來的主導功能是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等,過去北三縣較多的是房地產和一般製造業,這次在產業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北京城區的高新技術和通州以及北三縣相協同,這樣的話兩邊都帶動起來了。另外就是公共服務,因為北京是首都,配置要求較高,協同發展以後,特別是交通條件提高以後,一定會有人來。一方面能夠讓京津冀東部地區,特別是北三縣的老百姓享受高品質的公共服務;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公共服務均等化。還有交通,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其實住在北三縣,過去很多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以行政區為邊界,這次以城市群的角度打破行政區劃,在交通上做協同化考慮,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新京報:北京和河北廊坊北三縣如何實現共同發展?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教授、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李曉江:京津冀協同發展,治理北京“大城市病”,不能北京中心城區疏解後,在北京外圍地區又圍成一個“鐵圍子”,這是空間上特別不合理的現象。既要讓北三縣發展,又要讓北三縣服從京津冀的發展大局和北京治理“大城市病”這樣一個大局來適度發展、恰當發展,所以我對城市副中心和北三縣發展提了“共管”“共享”“共發展”三個詞。

首先要優化區域佈局,在空間開發、土地開發、城市發展、產業發展方面要建立“管”的概念,大家一起齊抓共管。其次,要共享,畢竟北京和周邊地區有巨大的發展落差,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公共服務、社會發展,差距非常大。北京幫助北三縣,通過支教、聯合辦醫等辦法,讓北三縣快速提高公共教育和公共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水平。在這樣一個共管、共享的基礎上共同發展。一定要把握髮展的內涵和內容,這種發展要能夠解決北三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致富,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時又和北京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互相促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