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放:「幼升小」政策下的假離婚怪事何時休?

近日石家莊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在執行“幼升小”政策時要求:父母和孩子3個人的戶口必須在一處才能上片內學校,否則只能接受調劑。為了孩子在片內入學,一些夫妻二人中有一方戶口沒在片內的,為此去辦了離婚手續。7月4日,石家莊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則回應稱:“我們的政策只寫著‘隨父母’。”(7月5日《中國青年報》)

文件中提到的“隨父母”,就是指“父和母”而不是“父或母”,就是說,父和母一個都不能少,即“上片內學校,父母和孩子三人戶口缺一不可,否則就要接受調劑”。“父母雙方戶口,必須全在一起,如果有一方的戶口不在這裡,需要調劑入學,調劑的原則是如果就近的學校有空餘學位,就在就近的學校,如果學位已經滿了,調劑到相對較近的學校入學。”

那麼,像報道中家住石家莊橋西區的王虹(化名)在給孩子報名時,就遭遇了“她和孩子的戶口在該小學片區內,但孩子父親的戶口在外地”的尷尬。而且,像她這樣的家長,僅在場給孩子報名的就有好幾位,一對夫妻因為孩子被調劑入學還在現場吵了起來。“一位老年婦女就給他們出主意:辦個‘假離婚’,就能順利在片內入學。”這位老年婦女告訴王虹,她的兒子和兒媳就是這麼做的。

那為啥不採取孩子“隨父母一方”便可順利入學的政策呢?石家莊的這個入學政策看似太“奇葩”,難怪逼著學生家長忙著假離婚。而且,在河北省的其他地方,義務教育招生以區縣為主,不同區縣和學校的政策不太一樣。“有些學校就要求孩子戶口必須隨父母雙方,也有些學校要求隨父母一方即可。”那麼,為何石家莊這麼特殊,非要採取逼人家離婚的政策呢?只要查看孩子是否在規定的片區內,或真與“父或母”一起生活,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雖然優質教育資源有限且不均衡,但也不能採取這種極端限制措施,給孩子的正常入學帶來麻煩。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於是就靠“奇葩”政策去“堵”,這究竟是在為群眾服務,還是人為給群眾製造麻煩?看來,石家莊教育行政部門該好好反思一下了,尤其是在管理理念上,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群眾的需求,而不是僅靠“奇葩”政策搞得人們心情焦慮,甚至為了孩子能順利入學搞假離婚。

而石家莊的幼升小政策執行引發爭議,導致戶口異地夫妻扎堆離婚,還不僅限於石家莊,還有比石家莊更“奇葩”的。日前,福建龍巖市新羅區不少家長開始審視今年年初發布的《新羅區2018年小學招生工作實施方案》。一個“和公公結婚從而讓子女獲得公辦小學第一批錄取資格”的話題,引來眾人圍觀和熱議,因為龍巖新羅區的這個入學政策,就存在著“和公公結婚就能入學”的漏洞。

石家莊在幼升小政策上逼人假離婚,而龍巖新羅區的這個政策是更加離譜的鬧劇。“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也是人性的弱點。“你有限購令,我有離復婚”,即是網友總結出的民間應對樓市調控政策的“絕招”。而你有“父和母”之令,我就有假離婚後的“父”或“母”的應對。入學被視為一件人生大事,尤其在中國,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來說,還有什麼比孩子入學更重要?

而僅僅批評家長搞假離婚顯然不夠,正所謂“好制度使人變好,壞制度使人變壞”,政策也是一樣。別總抱怨有人愛鑽政策的空子。如果制定政策時不細緻甚至拍腦袋決定,假離婚或“和公公結婚”這類咄咄怪事,恐怕還將上演。對此不僅發問:政策漏洞導致的入學假離婚何時休?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立場,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