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源地名的由來

渾源是山西省大同市下屬的縣級單位,因為北嶽恆山在其境內而赫赫有名。關於渾源州的地名由來,你又知道多少呢?

渾源地名的由來

渾源自古有“龜城蛇街”之稱。意思是城垣並不是普通的四方形,而是如龜狀的八邊形;街道也不是橫平縱直狀,而是多彎曲的斜街,如蛇行一般。“龜城蛇街”的說法由來已久,據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載:“渾源州城,安東中屯衛中前二所守。唐徒治時所築,其形如龜。”據明萬曆版《渾源州志》載:“城創自後唐,脈從東南來,結為丘,如龜形,城象之。雉堞屈曲,宛若負書狀。”由此可見,渾源從唐築城時便有“龜城”之說。而渾源這個城的名字,最早也是從唐代開始出現,

渾源地名的由來

渾源縣境在西周時就以恆山鎮屬幷州。春秋時屬代國。秦始皇始置縣,稱為崞縣,屬雁門郡。這個崞縣不同於忻州地區的崞縣,也就是現在的原平市。後來渾源改稱平舒,屬代郡。西漢時,平舒縣廢,復置崞縣,屬恆山郡。王莽新朝期間,改為崞張縣,仍屬常山(即恆山)郡。東漢恢復崞縣名,三國沿襲之。北魏時遷都平城(即今大同),為京城內地,改名石城縣,屬神武郡。天興元年,改稱崞山縣。東魏時,改為廊州。北齊時,又改為北顯州。

渾源地名的由來

隋初,北顯州改稱平寇縣,後又改回崞縣。唐時始稱渾源,為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這是渾源這個名字第一次被定名,五代晉縣隨州入遼仍為渾源縣。金貞佑二年(1214)於縣置渾源州。明清時俱稱渾源州,均屬大同府,以後的渾源州就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