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超級軍事強國—古羅馬!

古羅馬是古代繼亞述,馬其頓之後的又一個超級軍事強國。不斷的對外征服使羅馬由原本意大利北部的一個“七丘之城”逐漸發展為龐大的帝國,國土疆域從東部的阿拉伯沙漠一直延伸到西部的不列顛島,地中海幾乎成了帝國的內湖。羅馬之所以如此厲害,是與它建立的軍事制度息息相關。

古代超級軍事強國—古羅馬!

羅馬軍團是以軍團為作戰單位,每個軍團由10個大隊組成,約有4500--5000士兵,其中包括300名騎兵,大隊下面還有小隊,每個小隊有2個百人隊。早期羅馬士兵是從公民中動員來的,有一定標準,要求他們有“警覺地眼睛,高昂的頭,寬闊的胸膛,強健的肩膀,有力地胳膊”。當兵只是盡義務,開始,是士兵自備武器。步兵使用的常規武器是重標槍和短劍。遇敵時,先投擲標槍,然後衝過去用短劍格鬥。後來,羅馬人為擴大兵源,開始招募職業軍人,武器和一切需要都由國家供應。

羅馬軍隊對士兵進行非常嚴格的訓練。正規訓練項目是讓士兵熟練的使用武器,參加增強體能的各種運動,還要練習使用掘壕工具和迅速構築營壘。為何他們能夠輕鬆承受戰爭重負荷?他們的演習和戰爭幾乎每區別,稱為“不流血的戰爭”,而真正的戰爭稱為“留學的演習”!

古代超級軍事強國—古羅馬!

羅馬軍隊開始也使用方陣,但是意大利地勢崎嶇,不適合用方陣。隨著武器改良,逐漸形成由大隊組成軍團的作戰體制,這樣士兵可以充分發揮格鬥的優勢。

羅馬步兵作戰時採用三列隊陣法,根據年齡大小和作戰經歷,將軍團士兵分三列。第一列是年輕的新兵,第二列是30歲左右的壯年士兵,第三列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年紀最大,戰鬥經驗豐富,往往在關鍵時刻,他們才參加戰鬥,這時戰局勝負就靠他們了。

羅馬步兵都帶有短劍,第三列的老使用長毛,前兩列士兵用重標槍。羅馬軍隊軍紀嚴明,士兵如有臨陣脫逃的在鞭笞後被砍頭。

古代超級軍事強國—古羅馬!

每到夏天,羅馬士兵會脫去上衣,展示身上的傷疤,光潔的皮膚被認為是可恥的。

由於羅馬的軍事體制相當完善,士兵受過嚴格的訓練,所以在幾百年的征戰總是穩操勝券,但是也打過敗仗,比如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羅馬軍團被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擊敗,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羅馬元老院立即採取應急措施:任命獨裁官,將全國17歲以上的青年全部應徵入伍,連奴隸都被買出來打仗。這時,漢尼拔髮現,他面對的是一個無法戰勝的對手。

羅馬後期,羅馬人的從軍積極性降低,軍隊也逐漸由效忠國家變成效忠將領。

古代超級軍事強國—古羅馬!

公元410年,羅馬城被攻破,這是800年來第一次被攻陷。幾十年後羅馬帝國滅亡,但是羅馬軍團的基本體制和戰術風格在歐洲還被沿用了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