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世民碰到的不是頡利帶領的突厥而是成吉思汗帶領的蒙古鐵騎,貞觀盛世還會有嗎?

子龍戰羅成

此題腦洞甚大。

拿著7世紀的突厥和13世紀的蒙古騎兵相比,我們無法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遊牧民族也在不斷進步,那麼13世紀的蒙古騎兵無論如何也比7世紀的突厥騎兵要強悍很多。

所以,如果將突厥和蒙古來個對調,那麼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唐朝面臨的北方壓力,將會更大,而且很有可能,唐朝的“貞觀盛世”根本就不會實現。

之所以這麼說,“靜Yes”的理由是:

1、突厥並沒有想象中強大

公元7世紀,突厥勢力達到極盛。

此時的東突厥達到了控弦百萬的龐大規模!每次入寇邊關,往往都是四五十萬騎兵的龐大陣容!以至於《新唐書》都不禁驚呼道:“北狄之強,古未有也!”

但是,突厥真的很強悍嗎?

非也,在這四五十萬大軍中,真正的突厥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用於作戰的軍隊則被稱為“控弦之士”,由附庸部落的輔助兵員構成,這就意味著突厥軍隊雖然看起來很多,但是實際上大部分都是雜牌軍,所以戰鬥力並不會比唐軍強。

而突厥之所以能夠這麼囂張,和中原地區的動亂分不開關係,為了佔據局部優勢,同時防止突厥在背後捅刀子,中原政權爭相討好突厥,以至於突厥可汗他缽面對東魏和西魏祈求其支持時自鳴得意地說:“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耶。”(《周書》卷五零《異域下·突厥傳》)。

而作為一個草原政權,突厥從來沒有真正統一過,其內部結構和匈奴時期很相似,看似強大實則暗流洶湧。很快,隋朝建立後,隋文帝根據突厥內部的紛爭,大力煽風點火,促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

所以,突厥絕對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這也是唐朝可以迅速消滅東突厥的原因。

而蒙古則是真正的強大。

首先,經過了幾個世紀的發展,到成吉思汗時代,蒙古已經找到了增強凝聚力的手段,在這樣的組織下,蒙古成為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對周邊政權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此外,經過幾個世紀的漫長髮展,蒙古騎兵的裝備水平比突厥更是強了好幾個層次,這是蒙古騎兵可以席捲亞歐大陸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頡利可汗比成吉思汗差了好幾個層次

在《亮劍》中,曾經對將領對軍隊的作用闡述得一清二楚:“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著它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麼?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傳統與性格,是由這種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與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領袖的個人能力決定了整個軍隊的實力。

那麼在這一點上,頡利可汗就比成吉思汗差多了。

頡利可汗繼位時,突厥兵強馬壯,因此頡利可汗連年入寇,燒傷搶掠,和唐朝交戰也有勝有負。

作為一個高起點的可汗,頡利可汗並不滿足於做一個部落的共主,他曾經不顧突厥現實,盲目學習中原的先進制度,最終搞得草原上民怨沸騰。

在對待中原的問題上,頡利可汗缺乏大局觀,聽信王世充使者的話,要迎立隋朝的皇帝,和唐朝為敵,這讓突厥在中原地區更被人厭惡。

李世民初登大寶,頡利可汗率40萬大軍南下,在渭水和李世民形成對峙。而這次南下的結果是,頡利可汗得到了無數財寶,然後就引兵北去。

沒有憂患意識,沒有大局觀,最終讓頡利可汗一敗塗地。

相比之下,成吉思汗雖然也是貴族,但是早早衰落,所以成吉思汗經過了很多磨練,在起點上也比頡利可汗低很多。

然而,正是因為起點低,所以成吉思汗愛護子民,瞭解民生,因此組建了最為強悍的騎兵力量。

在對外擴張上,成吉思汗不斷向金國進攻,同時打壓西夏,取得巨大成果。

而且,最能體現成吉思汗大局眼光的,是成吉思汗制定了借道宋境迂迴消滅金國,通過吐蕃、大理迂迴消滅南宋的統一天下之策。

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蒙古汗國最終成為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

唐軍很強,但很長時間內只能和突厥打成平手,而蒙古軍隊比突厥要強太多,所以唐朝一定是難以抵禦的!

這樣的情況下,北方邊患不止,“貞觀盛世”也就無從談起!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貞觀之治還會有,但是“天可汗”就不一定是唐太宗了。

戰爭比的是什麼?七條:

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主孰有道?

唐太宗時期對內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民眾久經亂世後人心思定,人民凝聚力很強。

將孰有能?

唐初名將輩出,李靖、侯君集、高士廉、尉遲敬德、李勣……

天地孰得?

唐可不像南宋一樣只有半壁江山,唐自初年其就據有中國北方,蒙古騎兵突擊的戰術,只要不到地勢平坦地區,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參考蒙古軍隊更強盛時期進攻南宋四川,在山地丘陵地區,僅僅憑藉堅城長期被圍困的王堅都能打敗蒙哥汗。

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唐軍剛剛經歷亂世,爭鬥力沒有任何問題。唐太宗時期府兵制已經發展到巔峰,負責訓練士卒的折衝府遍佈全國。

這要比蒙古騎兵的組織更嚴密。

綜上所述,即使成吉思汗帶著他的騎兵穿越了也不可能消滅唐朝。

但是北方有如此強敵,唐太宗也不可能像對付突厥一樣,他消滅不了成吉思汗,那麼“天可汗”也就不是唐太宗了。


吳勘

成吉思汗固然是天才的軍事家,但人家李世民也不差,可以說,在整個中國歷史的歷代帝王中,李世民的軍事才能都是數一數二的,沒人能夠否認,李唐天下其實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將李世民和成吉思汗所處的時代進行比較,李唐天下雖剛剛建立,但是從隋朝所遺留下來的版圖來看,較之地處東南一隅的南宋和金國以及西夏國要好很多。



李世民奠基大唐之初,名將如雲,也絕不會遜色於成吉思汗的兒孫,加之成吉思汗攻城略地沒有後來的大炮,其實也會收效甚微,唐朝初期可是沒有直接能炸穿城牆的巨型大炮的。再者,成吉思汗的軍事成就還是離不開漢人的投誠和鼎力相助,如郭侃之於拔都等等。那麼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一點,就是其廣納天下英才的手段和能力,如此一來,縱使成吉思汗勇略無雙,那裡還有傑出的漢人為之出謀劃策。



貞觀盛世除了李世民本人的出色治國,還與當時的社會發現歷程有關,中原經過五胡亂華後的南北朝混亂時期,正是民眾大力休養生息的時機,生產力自然而然會大步向前,不是一個成吉思汗能阻止的了的。


觀聞錄

:有人說蒙古面對的都弱|,大唐時周邊都強,扯淡!強弱都是相對而言!你若本身弱則周邊弱國也不弱;你若本身強則周邊強國也不強!說南宋弱那麼金國強?但若說金強那怎麼又被蒙古滅了?若說金也不強那南宋為何不去滅金?就算有人可笑地說的當時東方各國集體衰退(其實根本不是,),那難道蒙古不是東方各國之一嗎?怎麼他反而就不弱?唐朝是比較強:,但戰力遠不如蒙古軍,當時唐也讓吐番搶佔了大片山河(如四川、青海等,現在所謂的大藏區就是從那時形成的.連吹上天的神將薛平貴也是讓人家吐番打死的)。請問成吉思汗在世時誰敢去打他們?見了成吉思汗逃還來不及呢!李世民手下有良將?那是因為你不瞭解蒙古軍(你能叫出幾個蒙古大將嗎?),成吉思汗手下很多大將能獨自滅幾個國,而李世民手下只能打打內戰,有時徵徵周邊國家都往往和人家打成反反覆覆的拉據戰,更別說鋪天蓋地地去遠征歐亞了,根本沒那個本事。唐朝英雄是有,但很多都是在文學中被神化的人物,歷史不是文學。在世界名人錄中成吉思汗是首推人物,而李世民則尋不見影,恐怕只有國人以為李世民了不起而已(當然在中國史上他是不錯,但在世界史裡他基本屬名不見經傳的人)。


阿戴200447232

頡利可汗時代突厥騎兵和成吉思汗時代的騎兵在體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生活在苦寒之地,對自然環境適應性強些。主食牛羊肉奶。當時突厥騎兵控制東到興安嶺西到裡海地區,幅員萬里,帶甲之士百萬。比匈奴鮮卑柔然強大多了。隋文帝派能一箭雙鵰箭術的長孫晟成功分化瓦解了突厥帝國,李世民各個擊破活捉頡利可汗,蘇定方滅了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大唐玄甲軍還是非常歷害的,幾萬唐軍可打敗幾時萬突厥騎兵。到成吉思汗時代也是靠快馬彎刀騎射打天下,火器部隊是攻堅利器。戰場上還得靠冷兵器解決。而且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口不多,在徵花拉子模時才湊了二十萬騎兵詐稱六十萬。蒙古騎兵有萬戶,千戶和百戶組織嚴密些,戰鬥力肯定比突厥兵強悍。但是兵者,詭道也。行軍打仗講天時地利人和為將者膽略,唐靖李靖,李勣,蘇定方和裴行儉都是以謀略著稱的將領。蒙古人和草原狼學的分進合擊,長途奔襲戰術是唐將玩過的,頡利就是這種戰術抓到的。所以唐軍可以輕鬆勝過蒙古騎兵。


成吉思汗打只有半壁河山的金和南宋都得用四五十年準備時間,和強盛的大唐帝國較量還沒那個實力。


關東俠客

任何統一的中原王朝都是完虐北方草原部落。北方草原民族對中原王朝有軍事優勢,往往是中原王朝處於分裂狀態。秦漢時期的匈奴,當漢朝統一全國後,匈奴優勢喪失。唐統一中國,突闕優勢喪失。明清統一全國,蒙古優勢喪失。反之亦然,三國東晉戰亂分裂,鮮卑,柔然,氐,羌,羯,等對中原王朝有軍事優勢。南北朝分裂時期,高句麗對中原王朝有軍事優勢。宋,金,西夏對立時期,契丹,女真,蒙古先後對中原王朝有軍事優勢。所以說,李世民的唐朝統一中國,對北方的任何草原民族都有軍事優勢。無論是誰,都打不過統一的中原王朝,十個成吉思汗也不行。打仗打得是綜合國力,任何時期都是。


187591627

首先,蒙古內部要比突厥內部團結得多。突厥是一個相對鬆散的部落聯盟,其中鐵勒(有人認為就是《敕勒歌》的“敕勒”)、薛延陀等部落時降時叛,而突厥內部的東西之爭(突厥習慣於在西域一帶設立小可汗管轄各部,這就導致了突厥很容易分裂成兩部分)經常出現。而蒙古統一之後,成吉思汗就打亂了部眾,將部眾按照萬戶、千戶、百戶、十戶重新組織,平時放牧,戰時出征,部眾由於分散,基本沒有叛亂的可能。

其次,蒙古軍隊的技術也要比突厥人先進很多。突厥人缺乏攻城的技能,所以需要漢人工匠的支持:“頡利可汗攻馬邑,以(高)開道兵善為攻具,引之陷馬邑而去。”

最後,從頡利可汗在“渭橋之盟”時看到唐軍就“大懼,遂請和”而失去了南下中原的大好時機來看,他恐怕也不是成吉思汗能比的。


直江信綱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但是,千萬不能拿十三世紀的蒙古騎兵來打七世紀的大唐騎兵,這不公平。若如此,用大宋的裝備武裝大唐之兵,由天可汗李世民帶領,可打的蒙古找不著北!

所以,很好比。

一,若七世紀中原王朝如南宋,雖由李世民復生,亦敗也!

二,若十三世紀中原王朝如大唐之統一,由天可汗李世民帶領,成吉思汗亦如頡利可汗,授首也!

如此推論,在中原王朝大一統,再由天才統帥,就算中原王朝國力尚弱,亦可打退,甚至滅了北方之強敵也!

故,若成吉思汗在七世紀,碰到大唐李世民,下場如頡利可汗矣


勇哥說彩

這種關公戰秦瓊的問題,正面分析回答也沒有什麼意思,我假設的再逼真動人,也不可能當證據去證實什麼!


我的看法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每個時代都有他的特定環境和背景,才造就了那些傳奇人物。李世民、成吉思汗固然都是軍事奇才,但同時他們也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下的優勢!

此一時彼一時,李世民早生數十年,也可能因為隋朝還沒有病入膏肓,而難有作為!成吉思汗若晚生幾十年,又會如何呢?時代在改變,條件不是一塵不變。
要論真正比較的話,我最佩服毛澤東,當時那樣的國情,一副爛攤子,誰能想到中國的今天?建國後面對美國那麼強大,還能打贏抗美援朝多國部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雷襌

先說下結論:蒙古會提前退出歷史舞臺!

首先,中國古代,每當中原政權處於君主開明政令一統的時期時,北方遊牧民族大多都是處於被動狀態,劉邦被圍幾乎是個特例了,但匈奴仍然沒有優勢,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了。中行說都能清楚的看到,如日中天的匈奴跟軍事上未崛起的漢朝實力差別。國家間的對抗,軍事雖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標。

其次,剛剛統一的唐帝國處於什麼時期?除了民生較為凋敝外,其它哪個方面都是頂級存在。李世民本身雄才大略,且手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士兵們也是精兵強兵。反推逆襲有難度但卻不大。

還有,有人說蒙古的科技比唐朝發達,裝備有代差什麼的。。。真是無語了,蒙古人雖有應用火炮火槍但仍然處於冷兵器時代,蒙古人騎的仍然是戰馬而不是飛機坦克。冷兵器時代的科技鴻溝沒多誇張,蒙古人的熱兵器除了剛開始能佔點便宜外,後面被唐朝山寨甚至是再超越很簡單。讓一群放馬的漢子去跟懷有極大進取心的文明人互飈科技,傻子都知道誰能笑到最後。

最後,蒙古軍隊以騎兵為主,步兵相對垃圾。唐朝軍隊可是兩手抓兩手同時硬,而且唐朝不缺戰馬。你蒙古突然橫空出世,那對不起了,你就是高句麗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