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價格比房價高 九部門終於出手整治了!

《論語·學而》中,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意思是慎重隆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緬懷去世的祖先,自然會培育出忠厚老實的百姓。亦引申為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動機和初衷,並且能想到這樣做的後果,那麼民風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錯事。

所以“喪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裡,一直都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但時至今日,卻已是另一番場景:

一方面很多農村地區陋習難改,很多家庭“死要面子”,為辦喪事大肆鋪張浪費,一場喪禮,3天宴席就吃掉16萬元;另一方面很多大城市紛紛出現“天價墓地”,據今年清明節前夕統計的數據,上海高端墓地每塊近30萬元,全市均價每平方米超過6萬元;在北京,一些所謂“風水好”的墓地,價格多在每塊15萬元。雖然不必舉辦鋪張的葬禮,但城市人還是驚呼“死不起”。

還有些地方流行修“活人墓”,人還活得好好的,墓地就給修好了。據媒體披露,湖北省通城縣共有7.8萬名60歲以上居民中,95%以上的人都建有活人墓,八成60歲老人都在修墓。通城全縣範圍內,大概一共有約8萬座活人墓,且在公路邊、農田裡隨處可見,簡直是讓人瞠目結舌……

而亂象背後,還隱藏著“暴利”的殯葬行業。新華社此前發文指出,根據多家殯葬企業的財報顯示,這些企業的墓地銷售業務多年來利潤率都保持在八成左右。

對此,民政部近日印發了《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方案》指出,民政部等九部門決定從2018年6月下旬開始至9月底,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

《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合力整治違規亂建公墓、違規銷售超標準墓穴、天價墓、活人墓,炒買炒賣墓穴或骨灰格位等問題,強化殯葬服務、中介服務和喪葬用品市場監管,遏制公墓企業暴利行為,整肅殯葬服務市場秩序,嚴格落實監管執法責任,推動建立殯葬管理長效機制,促進殯葬行業健康發展。

《方案》還明確了專項行動的重點整治問題:

一是公墓建設運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未經批准擅自興建公墓設施(含骨灰塔陵園、地宮等);公墓未依法辦理建設用地手續;未經批准擅自修改公墓建設規劃、擴大建設用地面積;除依法向逝者健在配偶等特殊人群預售(租)墓穴(墓位)、骨灰存放格位並確保自用外,向未出具死亡證明、火化證明或遷葬證明的人出售(租)墓穴(墓位)、骨灰存放格位;建造、出售(租)超規定面積墓穴(墓位);違反價格管理規定,按規定實行政府定價、指導價的墓穴(墓位)超標準收費,出售(租)墓穴(墓位)、骨灰存放格位中實施價格欺詐、價格壟斷等違法行為農村公益性墓地違規出售(租)墓穴(墓位),從事營利活動;宗教活動場所與商業資本合作,擅自設立骨灰存放設施,違規從事營利活動等。

二是殯葬服務、中介服務及喪葬用品銷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提供殯葬服務、中介服務及銷售喪葬用品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強制服務收費、只收費不服務行為;違規經營、欺行霸市行為等。

《方案》明確,全國所有殯儀館、殯儀服務站(中心)、公墓、農村公益性墓地、醫療機構太平間、宗教活動場所骨灰存放設施均納入此次專項整治範圍。各地可依據地方法規和本地實際,進一步細化需要整治的重點問題。

《方案》明確了工作步驟和進度安排。6月下旬制定方案,動員部署。7月-9月上中旬全面自查,紮實整改。9月中下旬開展督查,調研評估。9月底前總結報告,完善制度。

《方案》要求,各地要圍繞專項整治中發現的問題,突出重點,標本兼治,持續抓好整改深化工作,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市、縣級民政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殯葬領域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通報,並探索建立殯葬領域不良企業或單位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規範管理的長效機制。

《方案》還要求,大力宣傳殯葬改革先進典型,曝光一批違法違規典型,用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幹部群眾,引導樹立厚養薄葬、節地生態、移風易俗的殯葬新風尚。

至於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