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理財就是理人生

芼芼雨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是一個生活在小城市最普普通通的工薪階層,作為上班一族,好像都面臨著類似囧境,戰戰兢兢工作許多年,乃至是管理層或者白領,收入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所增多,但隨之的是開銷也不斷加大,想投資股票高風險高收益的品種,風險太高,又沒有太專業的知識和時間,又不甘心拿著為數不多的資金存定期,日漸消瘦。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對理財的認識!

  

財富的積累並非是一場智商120的人一定能擊敗智商90的人的遊戲。在理財上,收入幾千塊錢,未必不能投資理財,而月入過萬的人,月光的也大有人在。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觀點,理財不是有錢人的特權,窮人也能理財,那麼想要理財又該如何開始呢?

筆者身邊有這樣兩個朋友,一個在上海工作,人精明能幹,工資也不少,一月也有一萬左右,這雖然不能算多,但相比普通工薪階層,也不少了,至少也能結餘一點吧,然而每個月都是月光族,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對自己的資金一點沒有規劃,就是吃喝玩樂無所不能,有時候還得救急救急。

另一個相比反而有些呆木,也在上海工作,工資還沒他多,平時花錢呢就比較節儉了,也很少去浪啊什麼的,閒暇時間呢就多學習,理財,或者找些兼職,反正就是不閒著,開源節流可謂表現的淋漓盡致,月月都能賺不少的那種,憑著自己出外打拼這些年戰戰兢兢的工作,勤儉節約,開源節流,還賺了不小的一筆錢,前兩年開了家火鍋店,到現在也是有車有房一族了,生活現在也是有滋有味!【房子家人全資,開店家裡補助了一點,車是自己買的】

通過上面兩個朋友的案例,不難以看出會理財和不會理財的人差距好大。我總結出了上班族理財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記賬,對自己收入開支明確瞭解,開源節流

   所以呢,為了避免月月光的尷尬,還得從記賬開始,你的月薪、負債、積蓄、固定支出日常消費都要詳細記錄,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消費慾望。特別要建立一個理財檔案,對一個月的收支情況進行記錄,看看“花錢如流水”到底流向了哪,看看哪些是必不可少的開支,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開支,哪些是不該有的開支。然後逐月減少“可有可無”以及“不該有”的消費,然後呢要考慮中長期目標(子女教育金,養老金等),家庭重疾和意外保險等,以及當月必須要支出的房貸車貸等等。

2、合理配置或利用現有的資源。

既然對於自己的收入開支明細都瞭解了,那麼閒餘的資金就得用上,知而不用非理也,可以用收入的一部分來做基金定投,還有一部分拿來活期儲蓄作為以防萬一的支出,剩下一部分來做剛性的支出。而且必須合理的安排每一個部分的比例。

3、投資的實戰

知道了自己的投資本金,並且選好了投資標的,並進行了合理的配置,那麼最重要的就是開始踐行。無論是實業投資還是金融理財。這也是整個人生投資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

做到知行合一,也是最難的階段,前面做了再多工作,如果這裡出問題,那是肯定不行的!在踐行的過程中需要持續不斷的投資,執拗的執行,最終才能成功。

相對於上班族來說,本來上班上的好好的,突然自己去開店什麼的,進入一個新的陌生的領域、環境,而且還是未知的, 可能往往望而止步。 那做投資吧,不少人這麼想。這是對的,但是投資也看情況,比如做股市,多數人都是做短線,進進出出,反覆追高、被套,再割肉,再追高……。

即使手頭有好票,往往也拿不住,倒是手續費、學費一起交了不少。

與其在股市中“半桶水”搖搖晃晃、被莊家戲弄,還不如直接成為莊家,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以機構的方式來間接投資。轉成基民,恐怕就好得多,既省時省力,又能降低投資操作的風險。但買基金也同樣切記不追漲殺跌,不會選基金,就選擇一些寬基指數或者業績優良的長線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有哪些優勢呢:1、分散進場風險;2、長期複利效果;4、省時、省力、省心;5、強制儲蓄,不當月光族。

基金定投的最大特點是可以不去考慮時點的選擇問題,通過長時間定期定額的投資來攤平投資成本、分散市場風險,從而提升長期獲利的機會。基金定投小額、靈活的投資形式,可以免除單筆大額投資承擔的心理壓力。價格走高時,買進的份額變少;價格走低時,買進的份額自然增多,長期不斷累積,可以有效攤低投資成本與市場帶來的風險,輕鬆面對市場波動。相比單筆投資在股市震盪時可能出現的較大風險,基金定投通過以上方式有效分散市場風險最終能達到收益的目的。

理財就是理人生,你今天的態度決定以後得未來。 不是你能夠掙到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錢,你能讓錢怎樣努力地為你工作,這就是理財。 在人生這場投資中,和理財一樣。我們需要明確認識人生投資的本金是我們的注意力,投資目標是能夠使注意力投資收益最大化,根據自己的原則,確定自己去投資的標的併合理配置注意力分配,最終落實到踐行,並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教訓和改進。才能走向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