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雞的生物學特徵

雞作為鳥類的一員有其固有的生物學特徵,這些生物學特徵是我們進行科學化飼養和管理的理論依。

一、體溫高,代謝旺盛

雞的體溫為40.5-42℃,標準體溫是41.5℃.心跳很快,每分鐘心跳可達300-400次。基礎代謝也高其它動物,雞的基比代計是豬、牛的3倍,安靜時的耗氧量與排出二氧化碳的量也高出一倍以上,雞的生命之鐘轉動得快,壽命相對就短,根據這一特徵給雞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給充分的飼料營養,雞就能產出更多的蛋、肉產品。

養雞技術|雞的生物學特徵

二、消化道短,飼料利率低

雞的消化道短,僅為體長的6倍,而牛為20倍,猜為14倍。因此飼料通過消化道較快,消化吸收不完全。另外,雞口腔無牙齒,不能咀嚼食物。腺胃分泌胃液的消化功能主要是在肌胃中進行,靠肌胃胃壁肌肉把食物磨碎來加強消化。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沙粒會幫助肌胃磨碎飼料,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三、粗纖維消化率低

雞的消化道內沒有分解纖素的酶,所以雞對粗纖維消化率比其他家畜低得多,雞的日糧必須以精料為主。

養雞技術|雞的生物學特徵

四,繁殖能力強

母雞的右側卵巢與輸卵管退化消失,僅左側發達,機能正常。母雞的卵巢能產生許多卵泡,可達1200個。產蛋雞約120-150大就可開產,高產蛋雞年產300枚以上,大群年產蛋280枚以上已實現。一隻產蛋雞一年可生產出為其體重10倍的雞蛋,這些蛋經過孵化,如果有70%成為小雞,則每隻雞一年可獲得200羽小雞。

公雞的繁殖性能也很突出,一隻健壯旺盛公雞兩每天可交配10-15只母雞。有時交配可達到40次以上,並仍可獲得狠高的種蛋受精率。公雞精子適應性強,存活時間長,在母雞輸卵管內可以存活5-10天,最長甚至可以達到40天。

養雞技術|雞的生物學特徵

五、抗病能力差

雞沒有淋巴結,這等於缺少阻止病原體在機體通過的關卡。同時雞的肺臟很小,連接著很多氣囊,這些氣囊充斥於體內各個部位,因此道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可以沿呼吸道進入肺和氣囊,從進入體內、肌肉、骨骼之中。再者雞的生殖孔與排洩孔開口於洩殖腔,產出的蛋經過洩殖腔容易受到汙染。還有雞沒有橫膈膜,腹腔的感染容易進入到胸部的器官,因此,在同樣條件下,雞比鴨、鵝等水禽抗病能力差,存活率低,尤其在工廠化高密度舍內飼養的情況下,對疾病的控制非常不利。

根據以上持點,要求雞場制定嚴格的衛生防疫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減少疾病的發生。

養雞技術|雞的生物學特徵

六、對境變化敏感

雞的聽覺不如哺乳動物,但對突如其來的噪音易受驚嚇、驚恐不安。雞的視覺很覺靈。雞舍進來陌生人可以引起炸群。另外,光照制度和飼餵制度的突然改變,同樣會影響雞的生長髮育和產蛋。此外,環境溫度、溼度和空氣中的有害氣體也會響雞的健康狀況和產蛋性能。因此,要對雞舍的噪音、溫度、溼度、空氣和光照等加以控制。

七、產品營養價值高,對飼料營養要求高

雞的營養價值居於各種畜禽食品蛋白質的首位。一個蛋含有一個新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物質,肌肉中也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為19.3%,每千克肉中約含9.37兆焦的熱能,雞蛋和肌肉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且組成比例非常均衡。由於雞產品營養價值高,而產品需要由飼料轉化而來,因此必須給雞提供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飼料。

養雞技術|雞的生物學特徵

八、具有就巢性和自然換羽的特性

就巢是母雞的一種繁殖本能,表現願意孵卵和育雛。每次就巢停止產蛋15天左右,從而影響產蛋量經過人工的選育,現在大多品種已無就巢性,飼養者可飼養無就巢性的蛋用品種雞。

自然換羽是雞的一種正需生理特徵。是雞羽毛組織衰老和性機制減弱的結果。雞利用這一階段進行有養生息,調整體況,人們根據雞的這一生理特性,採取人工強制換羽,不僅改善了蛋的品質,提高了種蛋的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同時也延長了雞的經濟壽命,增加了養雞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